<p>12月3日一大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浏阳市新文学校听课学习。</p> 《蚂蚁搬家》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听课中:</b></p><p>第一堂课,我听了一节由三年级孙道情老师带来的数学课《蚂蚁搬家》,这是一节研究“和倍问题”的课。</p><p>孙老师以生活中的科普知识“蚂蚁搬家”情境引入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找出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而是给学生思考、表达的自由,去分析这个问题中黑蚂蚁和白蚂蚁之间的关系,介绍“和倍问题”。</p><p>接下来,孙老师让学生在学具单上自己画一画,用喜欢的图形表示黑蚂蚁和白蚂蚁之间的数量关系。画完之后,她以一句“蚂蚁能够合作搬家,我们是不是也能进行合作学习?”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小组随即展开了讨论合作。</p><p>在小组展示活动中,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汇报,表述非常有条理,面对台下同学的提问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予以解决。</p><p>在老师黑板板书线段图时,师生共同画图、分析、解答、回顾与反思,环节紧密相连,由题到图,再由图到题,学生非常顺利的解决了这道题。</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听课感想:</b></p><p>我认为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除了学生的表述之外,孙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紧密,在出示问题后非常善于提问,在解决问题中善于在无形中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p><p><br></p> 《好朋友,真友谊》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听课中:</b></p><p>第二堂课,我听了一节二年级陶老师的道德与法治《好朋友,真友谊》。</p><p>陶老师以谈话导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你心目中,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了善良、诚实、尊老爱幼……</p><p>接下来,陶老师带来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典故“徐原指出吕岱的错误,吕岱说徐原是自己的益友”、情境“选班长好朋友没有投自己的票”、情境“小红告诉琳琳一个秘密要求琳琳为她保密,当班主任询问后纠结要不要为对方保守秘密呢?”</p><p>第一个故事听完,老师提了两个问题:</p><p>①吕岱为什么说徐原是他的益友?</p><p>②吕岱有什么可贵之处?</p><p>通过学生表述老师总结让学生明白好朋友既要敢于指出朋友的过错,也要乐于接受朋友的批评。</p><p>第二个故事,陶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p><p>①你能理解子晴的心情吗?</p><p>②王明为什么没有给子晴投票呢?</p><p>③如果你是王明,你打算做点什么来修复这段友谊呢?</p><p>有的同学站在子晴的角度说:我能理解子晴的心情,好朋友没有投自己的票,子晴肯定生气极了。也有同学站在王明的角度:我没有投子晴的票,因为我觉得她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我怕她被选上了做不好又被老师撤职。学生在陈述中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一样的方式去思考,非常善于思考、解决问题。最后,由老师总结好朋友需要明辨是非、有原则,要敢于对不合理要求说“不”。</p><p>第三个故事,老师采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辩一辩:好朋友是否一定要为对方保守秘密呢?</p><p>正方认为一定要为好朋友保守秘密,理由是“你非常信任我才会把你的秘密告诉我,所以我要为好朋友保守秘密”,反方认为不一定要为好朋友保守秘密,理由是“如果他做了不好的事情那我不能替他隐瞒”</p><p>最后,老师让学生一起歌唱《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完成“友谊卡”,为自己的好朋友写上两句话,送去自己的祝福。他们写得非常认真,写完之后,陶老师让他们念一念,有的送去了自己美好的祝福,也有的表达了自己的小心思,有几位同学念着念着还哭了出来。</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听课感想:</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大概是由于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寄宿的原因,同学之间朝夕相处非常有感情,所以在友谊卡环节中才会有感而发,泣不成声。整堂课是安静的,有纪律的。同学们没有聒噪,积极表达,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其他同学表述时能够认真倾听。陶老师的课堂气氛比较融洽,静中有序,教师本人教学素养非常高,她能够在同学表达的时候予以肯定和升华,能在学生面前毫无掩饰的表达开心和安慰,教学语言非常简洁有深度,教态自然大方。</span></p> 思 <p>这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听课经历。除了我平时所思考的教学设计之外,又多了一些思考。</p><p>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素养?</p><p>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多方面能力?</p><p>在思考中进步,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