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实验杯”海口实验中学物理组基地培训活动——大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zhs330

<p>12月1日下午2:40-6:00,海口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开展了融合学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许校,徐芹主任,王小明主任,刘剑主任等学校领导和全体物理教研组的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p> <p>活动分为三部分</p><p>一、2:40-3:20 由教研组长周厚三老师做《融合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讲座。</p><p>二、由李刚老师上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公开课,课题是《共点力的平衡》。</p><p>三、课堂观察与诊断交流(上课教师解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路、科组教师从各个角度观察与诊断本节课、评课议课)</p><p><br></p> <p>素养的评价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景的基础上的,这对老师们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p> <p>讲座完成后由李刚老师上公开课《共点力的平衡》</p> <p>李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诙谐幽默,对学生很有吸引力。</p> <p>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堂表现非常优秀。</p> <p>李老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p> <p>老师们在认真的听课和记录</p> <p>探究共点力平衡环节,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非常高,都在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寻找理论支撑,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该环节大大的促进了学科素养的达成。</p> <p>课后,李刚老师分享了教学设计的思路。老师们开始评课</p><p>王晓璐老师对课堂上的设计性实验环节提出了很多问题,李刚老师一一作答</p><p>杜和蔓老师认为:《共点力的平衡》这一节的内容重点在于共点力平衡知识的应用,而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探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时间的利用上要思考是否值得。学习的效率能否得到保证。</p><p>王婧老师:从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过程来看,学生上课前还没有完成没有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实验,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时有些盲目而找不到方向。张越升老师:李老师的课设计前卫,能很好的突出核心素养,但是学生的探究实验难度较大,说明学生课前准备不太充足。周厚三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课堂轻松而活跃,这样的课堂效率是很高的。李刚老师上课风格语言接地气,看似随意,但逻辑清晰,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很有启发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是一节非常高效的,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非常到位的一节课。本课主要目标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而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什么受力特点与静止的物体相同即合力为零,这需要老师们思考该如何如引导学生。</p><p>下午6:00,暮色已至,活动圆满结束,老师们将会带着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思考继续今后的教学。</p><p><br></p>

老师

素养

共点力

学生

课堂

设计

教学

实验

李刚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