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沟永存的记忆(一)

溪水雅成

<p>  从初为人芽到我的少年时期,都是在离紫禁城一箭之遥的古都北京度过的。先是东华门,后是东安门,出街门我们的这条街往东几步,就是王府井,再往东就是有那氏花园府邸的金鱼胡同。在这么繁华的都市里居住了十几年,直到去了内蒙古丰镇隆庄西沟村。说起来西沟,即让人伤心,又让人难忘。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地方!我在这个山沟里生活了将近6年,从少年到青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有趣儿,虽然说过去了那么多年,但却从不曾忘记过!只要一说起来,在西沟的一幕一幕犹如电影在心里复活了!</p> <p>  那里的冬天真的是好冷啊,风吹在脸上如刀子割。初来时是冬天,我们借住在老乡家,这个6间的大北房,是房东和他的三弟居住的。这6间相连的屋子,分成两部分,三叔住西边两间,老房东住东边的是4间相连的屋子,两间大屋,一间堂屋,另一间是给大儿子住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到来,三叔搬到了那间单间屋住,给我们腾出了那个里外相连的两间屋。</p><p> 我们三个女知青,我,群明(我们是老街坊邻居,几十年的情份)还有张菊京。住最西边的两间屋子,这是个里外间的屋,早先是这家的三叔的屋子,现如今我们三个知青住着。</p><p> 紧挨着6间房的东边是碹的两间窑房,这是房东他大哥的窑房房。我们叫他大爷,他的个头不高,瘦瘦的,两只眼睛特亮,特黑,很有神,显得很机溜。当时他的年龄已有60开外了!有过几次的咯唠,刚来的时候,等到那些些闹哄哄的人群散了的时候,老人家过来看我们,言谈话语中,印象深刻。</p><p> 这个老大爷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他这一生都是在奔波劳碌中度过的,因他个头的矮小,一直都是孤身一人的为了生存四处闯荡,没有过过安生的好日月。</p><p> 有天下晚,他来看我们,还给我们带了几块油炸糕。进得门来,碗放在面板板子上,督促我们,欢欢的,热的哩,吃吧!他的油糕还有两块是带豆馅儿的,甜甜的软软的滑溜溜的,好吃!他拿我们当他的孩子那样,咯哄着,分明使我看到了老人希望与晚辈之间的交融与期盼。我们被感动了,紧忙的让他老人家炕头子上坐哩。不知不觉间,他打开了话匣子,述说着他自己年轻的过往。</p> <p>  哦年轻那阵阵啊,下不了苦力,干不了农活,再咋着,也不能饿着肚子吧,有天下晚,我在咱隆庄街上走着,突然发现前面有个男的靠在那个街的门柱子上,慢慢的出溜下去了,我靠近他,他向我摆摆手,让我过去,我问他甚事哩,他困难的从怀里掏出几个铜子,我明白了,拿过来去拐角那里买了呗子,跟掌柜的要开水,端他面前给他了!他喘着气,喝了几口,慢慢的吃着饼子。我要走,他看着我,让我扶他找个避风的地方,坐下来,他吃的极慢,掰了一块递给我,看他那怂样子,饿了几天了,实在熬不住了,才肯买口吃的救各个的命哩,我能从人家嘴里夺食哩,说啥我也不肯。他全吃光了。我依靠着他,哦们睡着了!天亮了,我揉揉眼,四处看看,他没有家了,过了一会儿子,我要站起来了,他出现在拐角角,他身后跟着个人过来,那人有个40大几的岁数,歪歪头,看了哦半天,说这小子还算机溜,愿意跟我一起出去闯一下咯,那时年轻,没啥出路,又下不了力气,有人要俺跟着,有口饭吃就行,管他娘的让哦干甚了,我立马点头,他让我和他在一起,捣鼓那针头线脑,女人家,娃儿家家的一应用的哩。就这样我跟他学做了他的小徒弟儿。和他去了张家口啊,北京那地势。</p> <p>  鬼使神差的我跟着他走了。</p><p> 他把我带到了北京,就是你们姐几个住的北京哇!他是个捣鼓小买卖的人,也捣鼓点乱七八糟的烂事,甚也做哩,从此以后哦相跟上他,天南地北的哪地势也去,也没有混出个模样来,吃的苦,遭的罪多了去了?有那么一回回,病倒在那车马店里面嗨,没有人问询你,要不是那车马店里有一个干杂活的,偷偷的帮衬俺们,这命早去那“五道庙”里报到去了。甭提了,提起来了吗,就是个伤心难过哩!</p><p> 我们看他陷入了沉思当中,人坐在那里,伤感落寞,立刻岔开话题,他非常的精明,笑着面对我们说“现在好了,有吃的有住的,队里帮衬着,老二家的帮忙做个衣袜裤子啥的,没急着啊,娃子有事就吱声啊!”说完,站起来依里歪斜的蹒跚着就走了!我感觉得出来,他这一辈子,困苦,孤独寂寞。人啊,都不喜欢听别人诉苦的心声,向他那样,无论怎样苦涩的日子自己咽下了!可能他很少与别人聊聊自己的过往,那一切都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了,看到这里的我不由得心里有点可怜这小老头!</p> <p>  这村子里有故事的人不少,紧南头子有个任性家族的哑巴老汉。这个老汉在这个家族里面只身一人,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姐妹,单身一个光棍汉子,住在自己碹的窑洞洞里。</p><p> 这个老汉很有点子意思,见到初来的我们,他高兴,我们打水,因不会使用那个系着铁链子的水桶,水桶飘在水面上,怎么样摆来摆去的总是晃悠,就是不往下沉,水怎么也打不上来。围绕着我们的老乡,尤其是后生小子,乐的前仰后合的,闹我们个大红脸。闹归闹,笑归笑,后生家家的却争先恐后的一起来帮忙。他们手里提溜着铁链子,将水桶在水面上左,右一摆,水桶桶底朝上,头朝下,一下下沉入井底,两手左右分别轮换着一上一下以拉弓似的姿势,提溜到井台上。当时,看的我们是手心痒痒的,接过来立马试试,桶没沉下去,这又引起了一片笑声,让他们开了一回心,我们也笑的不成样子!</p><p> 这个哑巴老汉当时也在井边,他一边比划,一边笑,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挤过来了,枪过链子,嘴里吱哇有声,摇头晃脑,手拿链子,一边看我一下,一边做动作,有人递过话来,哑巴巴老汉教你打水哩!我注意的看了他一眼。他50开外的年纪,中等个子,看起来机密,长的不怎么魁梧,眼很有神。就是不会说话,可惜了!</p> <p>  这个哑巴巴老汉虽然是一个光棍,平时看见他,给人的感觉是此人能干,本人出来进去的,很是利落。我和村里的妇女一起上西梁坡坡干营生,回村时,路过他在紧南头的一间半的碹的窑洞洞,他特开心的让我们去他窑洞洞里坐坐,村里女子说,他家拾掇的利索着哩,进去看看咯哇!</p><p> 他的窑洞洞没有院墙,也没有院门,窑洞前面有很大一片空地,可以看出来的是这片区域的平整出自他的手笔,他自己修的,养鸡,开春抓的猪娃子,现在也有半大了!虽然说是个哑巴又是个光棍,可他那勤谨,利落,给我的印象深刻。窑洞洞开春修饰过,门窗,也很洁净。推开外间的门,他的使用的工具摆放整齐,无论是锹,还是锄擦饰的清爽,这个哑巴巴真的是好特别。女女子们说,我哑巴叔可惬伙了,干净,能干,饭食是甚也会哩,比那些个愣后生家家还强!</p><p> 他高兴的,把我们让进里屋。这个地势因冬天太冷,窑洞里没有火炉子,做饭的灶台不像中原一带在堂屋,而是在住的屋里。他的这间窑房有前炕,与之相匹配的是灶台,旁边是水缸,靠后墙是个红柜子。他着忙的添水,烧火,要做饭给我们吃,我们笑着谢过,答应以后来看他。</p> <p>  有天晚上,不知道咋回事儿,先是听见一,两只村里的狗🐶叫唤,听声音好像打南边传过来的,叫了几声后,村里的狗此起彼伏的狂吠声不断,随后,村里有了动静,我们吓的从被窝里爬起来,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这时,只听见坡坡上有人走动及吆喝声,其间夹杂着家伙事儿的敲打撞击声。我们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忽然听见有人说话:“跑了跑了,甚事也没有了,都回个哇!”,人走动声,说话吵吵嚷嚷的声音渐渐的无声无息了,我们才钻进被窝里,慢慢的沉入了睡乡里。</p><p> 下晌,几个后生仔来小卖铺子买东西,来我们这里坐坐。(凡是来小卖铺子买东西的老乡,都有来知青家瞭瞭,眊一眊的习惯,全村无一例外。)</p><p> 有个后生仔子,绘声绘色的讲着,那个狼🐺是如何讨扰哑巴老汉的!老汉吓的不轻。</p> <p>  那天哑巴巴老汉睡下了,这十五刚过了没两天,月亮一升上来,亮瓦瓦的甚也瞭的机密哩。这个时候西南山梁上有个黑黑的影子,走过来,站在村南边边上,竖着耳朵听着村里的动静。哑巴老汉家里没有养狗,也没有院墙,那匹狼悄没声儿的顺着梁坡坡下到了他窑洞前,哑巴老汉老光棍一个,窗户没有窗帘挡着,他不怕别人看,就怕人家不嬲他!这狼走到他窗前,可能是看见了睡觉的他,狼伸过来脑袋,伸出来舌头(狼想吃他的肉,估摸是不知道那玻璃)添在了窗的玻璃上,玻璃安装的不磁实,发出嘚嘚的响声,哑巴惊醒过来,抬头一看,正与狼脸对脸,只是中间隔着玻璃!</p><p> 这一惊可是不得了,只见哑巴老汉一个鲤鱼打挺从炕上窜起跳到地上,顾不上想别的,推开门,来到堂前就抄起了铁锹,并随手将门顶死(堂屋门是木门,里屋门也是木门,唯有窗玻璃一撞就碎,狼若撞破玻璃进来,那可是定死无全尸哩!)这时候,哑巴老汉才唔唔哇哇,不成语声的吼吼声,响彻整个村南的上空!</p><p> 哑巴老汉奇怪的唔啦唔啦的吼吼声与狗的狂犬声响成一片,被惊动了的村民,没有多大功夫,抄家伙,点火把的,甚至于村北边的住户也抄着家伙连跑带颠儿的赶来了,在强大的攻击下,火把照耀下,狼被赶跑了。大家一齐拥到哑巴老汉窑前,招呼他老出来。最后还是月和老汉上前拍门安抚一阵,门才打开了,原来老汉甚也没穿,一个光溜溜的囫囵身子,浑身乱颤哆哆嗦嗦的靠门站着呢!轰的一声,众人不禁笑出声来,在村南,在火把火光的映照下,在这没有院墙的窑洞洞的场院子里,也算是难得一见的一景吧!</p><p> 这次村里损失了一头猪娃子,还有几只鸡。闹腾了两天,再没来!哑巴老汉给我们,连比划,带唔唔唔唔的说,尤其是他身子缩做一团,一吐舌头圪蹴在地上,表述他当时吓的那样子,使我觉得这个哑巴老汉够聪明伶俐的!可惜了他的哑!</p> <p>  队里看俺跟着妇女队今儿东梁,明儿西坡的奔波跑动着,把俺安插在了菜园子里,陪着两个老汉给社员种菜吃。这就近距离接触着了德和老汉和文胜老汉两个老头子。</p><p> 这个文胜老汉长的人高马大,两道浓眉直插鬓角,有60岁了!他的窑洞洞在我家坡坡上面,有个哑巴婆姨,婆姨不生养,过继了村里李老汉的小儿,(李拴不的小兄弟)他家养的大老黑这条狗 ,因我总喂它,成了我的看门狗,总卧我门前,我是个女娃,却喜欢这狗。</p><p> 和两个老汉在菜园子种菜,别有一番风趣,打工歇的时候,我给两个老汉卷纸烟。常常是他们一边吧嗒着烟锅子,我卷着烟卷,一边听他们讲古。讲过好多,我只清楚的记着土匪抢烟膏子,这件事儿。我挨着老汉坐着,他眉心子皱着,胡子拉碴的抖动着,字从他嘴里吐出来,像极了吐烟圈子,一串串的,听的我汗毛孔都竖起来了!</p><p> 不记得是哪个年头了,婴粟花的花骨朵结苞,采摘下来,那个时候,家家都一样,种它,能闹点零花钱不是?单单的大烟膏子熬好了,他们来抢啊!</p><p> 黑天半夜的,天黑布拉机的,甚也看不见的时候,(指的是十五和十五之间的那几天,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顺着那山梁梁,下来,进了村子,整个村子被他们围着,家家都有土匪守着,甚也要哩,让你拿烟膏子过来,“甚,没有家,”头头立刻让跟来的人把你绑上,用棍棍拨垃着你的脸,问“拿出来吧″,没有啊!立刻就打上来了。不怕打,是吗,拿绳绳拴住往房梁子上挂着,继续问,有的老乡硬扛不给。头头让灶火里点着了,拿着产媒的火铲烧的通红,继续问,有没有?讲到这里,老汉满眼里噙着泪花花,他难过的说不下去了!我一下子警醒了,这老汉怕不是讲古,他的经历啊?肯定是他的亲人,要不然他不会那么样的难过哩。扛不住了,到了这一刻,打也挨了,家祸祸的不像个样儿,一火铲子下去,撩肉皮的味就出来了,再硬的人,也乖乖的就范啊。</p><p> 东一家西一家的村里乱成了一锅粥。坐一起商量,挖窟窿藏起来,可也躲不过去,后来闹放哨的,有动静就跑山沟里了,藏起来,好在没闹几年,他们改了方法,到贩烟的那里闹腾去了!</p><p><br></p> <p>  后来,生产队从公社领回来了两只羊,一公一母是新疆的细毛羊。这是上级发给每个生产队里的羊,意思就是将内蒙的羊的品种改良一下,陪养出自己的细毛羊。这两只羊不能和一大群里面混放,要单独放养,我被队里面照顾,有幸成为了一个放养娃,女羊倌。</p><p> 我吃了饭,往村南走,来到羊圈。</p><p> 老羊倌和小羊伴子正在从羊圈里轰羊从圈里出来,他们走了,我过去找那两只羊,因为不能混圈,单独的关在那里。我过去,解开门栓,放出来往西山梁坡上去了。新疆细毛羊和内地的羊大不一样,个头大,公羊的两只角又弯曲又硬,他们自己找草吃,我只是跟在它屁股后面走。</p><p> 下晚,小羊伴子来了,说是明天上午去集上,和我商量,让羊一搭搭放,我说那能行吗?小羊伴子说,队里让你放养,是照顾你哩,不用单独放养。你和大爷一起出去放羊,我去集上,后晌回来。开始我还犹豫,后来我同意,这么说定了。</p><p> 第二天,我和大爷一起去轰羊,,村里不成文的规矩,羊群赶出羊圈,从村南头走到北头,各家各户散养的羊,自己从自己家里跑出来,跟着羊群走出村子。大爷走前头,我断后!</p> <p>  放羊的羊倌一年一换,有时也不换,那看有没有争抢,没有争抢,去年是他,今年还是他。这个羊倌50出头,因放羊,脸晒的黑乎乎的,将羊赶上山头子,我发现一片地方,那地方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不过没有种东西,我正奇怪,羊倌大爷过来了,圪蹴地上,敲打着他的烟袋锅子,我着忙的看那块地,被那平台上的一些东西吸引了注意力,羊倌老汉说,那地势看着近,走起来,就远了,那地势如果赶上下小雨,闷个一,半天左右,有好东西,“甚好东西”我着忙的问,有两样,一个是蘑菇,另一个是地皮菜。蘑菇熟悉,地皮菜,听也没听过。</p><p> 过了一阵子,我就瞭见远远的羊伴子正往山上爬哩,我站起来招呼他,他看见了我,摆摆手。一会儿,他爬上来了,圪蹴梁坡坡上,放羊老汉问他,咋那快呢!</p><p> 去了一趟,没寻着,再说吧!</p> <p>  晚上羊群入了圈,掌灯时分,羊伴子来串门。我问,地皮菜的事,羊伴子说,有地皮菜的地势多了去了,有蘑菇的地势,就那一搭搭。那里比去街上远,来回不只12里地。很少有人去那里了,你咋想起来问这个,我说今儿我瞭见了,那里看起来不错!羊伴子说,那是因为你是城里人,俺们不觉呼。</p><p> 正咯吵间,又来了几个女子,听我问地皮菜,都说,只要是下小雨的天,就能拣着,咱们相跟上一起去,一会儿就能拣一草篮子。</p><p> 过了几天,真的下了小雨,走到我屋里来招呼上我,几人奔西北坡坡去了,她们有经验,拣的又大又厚实,我拣的没有她们的好,又薄,片又小一点,她们说拣几回,就好了!</p><p> 这个地皮菜外形近似木耳,颜色是深绿浅绿色,晒干了,可存储。吃的时候,泡发了,做素馅饺子包子,好好吃的。那年回北京,我晒了好多,带回去,家人都说不错!</p> <p>  令我难忘的是老羊倌将我想去那个平台看看,想那里的蘑菇尝尝,放在了心上,下过雨的几天后,他让小羊伴子看着羊群,他去了平台那地势,那里表面看着不错,但是表层是石子,沙岩沙浆地,不宜种地,草长的还好,有鸟在那里做巢。</p><p> 不知道羊倌老汉连走带爬的来回来去的,费了多少功夫,将羊从西北坡坡赶回村时候让人给我捎过来。</p><p> 这蘑菇长的又大又白又嫩的,当时我就用这个蘑菇做的清蒸蘑菇头。蒸的莜面窝窝,用蘑菇做的调料沾窝窝吃,真香啊!以后没有任何一种蘑菇能和它比美!</p><p> 有一天,在村里面碰到了他,我对他那么大的年纪,因为我的一句话,让他跑那么远的路,采摘的辛苦让我很不安,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谢他的,心里甚觉不过意。他淡淡的一笑,你个女女子家,来咱这地势生活,不容易啊,俺们看你就和我的女子一样哩,不费什么力气,让你尝尝这东西好吃的味道,也是咱这搭的稀罕物哩!甭客气,女子,出门在外不容易,各人要心疼自己哩!</p><p> 老汉话不多,我被善良的老人所做的事,感动着,不曾忘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