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长城 甘肃 玉门关 阳关

九龙湾

<p>摄影:九龙湾</p><p> 绿水青山</p><p> 黑豆</p><p>文字:九龙湾</p> <p>  汉武帝时期,在河西地区“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就是新设的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郡,“两关”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两关是通往西域的咽喉孔道,出玉门关走北路,出阳关走南路,分别从罗布泊无人区南北方进入西域。</p> <p> 玉门关(小方盘城)</p> <p>  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座落距敦煌市区西北约90公里处,西距罗布泊约150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p> <p>  相传著名的“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p> <p>  说起玉门关,人们便会想到王之涣那脍炙人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却让人难以拒绝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p> <p>  现存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堡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总面积630多平方米。</p> <p>  现存城墙高9.7米,上宽约3米,墙基最宽处5米,上有城墙,城东南角有马道可以登顶。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p> <p>  穿过玉门关,登上小方盘城的观景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耳边狂风掠过,天边灰濛濛没有一丝云彩,只有满目尘土、沙粒与一簇簇的骆驼刺,天地悠悠只此一人,终于明白为何人在边塞,尤为思乡。</p> <p>  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亦即“丝路古道”。</p> <p>  顽强的生存在戈壁滩中的小动物,好奇地观望着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p> <p>  因玉门关外的三垄沙、白龙堆等沙漠、盐碱地带,地形复杂,环境险恶,历来被视为畏途。到隋炀帝设立伊吾郡以后,丝绸之路又开辟了由晋昌到伊吾的新北道,即如今的国道312线。于是,这座汉代的玉门关及附近长城,日渐荒凉。</p> <p> 汉长城遗址</p> <p>  小方盘城北行10公里是汉长城遗址。玉门境内的汉长城,虽经千年风霜侵蚀,仍然屹立在荒荒戈壁之中,风采不灭。玉门境内,汉长城全长70多公里,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公里。最高部分有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p> <p>随着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p> <p>  汉长城遗址特点是,因军事防御之需要而分段建造,故其制不一。大体上是先设亭障,再视地势之需要而筑墙垣,故有些地方有亭障而无墙垣,时断时续,但总体上仍能连成一线,形成一个整体的军事防御报警系统。</p> <p>  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许筑有烽隧一座。这就是古籍中所写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三十华里外都能看到。</p> <p>  敦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连为墙。长城内则低洼地铺盖细沙,称为“天田”,以观察脚印之用,是一种防御措施。</p>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虽历两千年风沙雪雨,有些地段仍坚固如磐,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如矫龙蜿蜒,气势不凡。</span></p> <p> 大方盘城(河仓城)</p> <p>  大方盘城又名河仓城,在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位于小方盘城(汉玉门关)北约10公里处, 因比小方盘城大,故名大方盘城。</p> <p> 伦敦藏唐《敦煌录》有河仓城储军粮的记载,因此人们认为它就是河仓城。据考证,此城建于汉代,是一座储备粮秣的仓库,目前在甘肃仅发现此一处。</p> <p>  驻守玉门关及长城沿线的军需物资从这里补给,旁边的疏勒河应是过去主要的补给交通线</p> <p>  河仓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 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筑南北方向土墙两堵,把整个城隔成了3部分。南、北残壁上留有小洞。 似为通风设备。</p> <p>  每部分均开南门,外围东、西、北3 面加筑两道围墙,第一道围墙断壁尚存。</p> <p>  据载,1943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曾在此城掘得石碣一个,上刻“晋泰始十一年”字样,说明晋代此仓仍在使用。同时,他们还掘出糜子、谷子、大麦等食粮。</p><p> 大方盘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 <p>  图中那个枯树杆是胡杨,胡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生长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p> <p> 阳关</p> <p> 阳关,与玉门关一样,也是汉武帝开辟河西走廊后建立的雄关要隘,是丝绸之路南线之咽喉。</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一般来阳关之前,并不知阳关和玉门关是什么关系,只是在唐诗中知道了这两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名字。一是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知道了阳关,另一是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知道了玉门关。</span></p> <p>  玉门关南行约50公里,穿行在一马平川的戈壁滩,公路是笔直的,远处天边灰蒙蒙的,可以说是天滩一色,深灰色的公路像是两条丝带把茫茫戈壁滩分为两半,隐隐飘向远方。</p> <p>  敦煌郡下辖六县,其中一县叫龙勒,两关均属龙勒境内军事重镇,都是都尉治所,设兵驻守。玉门关和阳关之间有长城连结,阳关以南也有城墙,还有烽燧多处,两关虎踞长城。</p> <p>  今日戈壁滩中阳关镇龙勒村,却有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是在中秋节之前去的,那里绿树成荫,渠水潺潺,葡萄架下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瓜果飘香,仿佛身临西游记中花果山,我们吃过一番水果后又各自选最好的葡萄干塞入车中,把车上的空间几乎占满。</p> <p>  整个河西文明,在来到阳关之前都是在书本的诗句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是从来到阳关之后开始,一样一样的通过诗句想象的风景都会出现在眼前,一望无际的戈壁,孤独的烽燧,去领悟去感受历史的厚度,时光的积淀。</p> <p>  穿过绿树葱郁、渠道纵横的南湖田园,刹那间,就能见到一条叫龙勒山的山梁。相传从前有一匹龙马,朝发咸阳,暮及边关,在这里遗下了宝勒,也给这座山带来美名。</p> <p class="ql-block">这画面不由人想到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古道西风瘦马。</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p> <p>  这一带有三座烽燧,分布在风蚀台地上。有一座烽火台雄踞高处。四面一片空旷荒寂,使这座烽火台更显得雄伟,气势非凡。</p> <p>  有美女在烽燧下弹拨古琴,一袭霓裳羽衣在猎猎西风中飘逸,那意境,不觉让人穿越两千年时空。</p><p> 李商隐在吟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如今少了那千年的风沙贯耳,入眼迷离,然而烽燧依旧,琴音依旧!《阳关三叠》也还在诉着离肠,我们也忆古思情怀,齐看光影消逝,但我们不谈离别,只聊相逢。</p><p> </p> <p> 唐朝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26, 26, 26);">  下了墩墩山,越过一道沙梁,进入南面广阔的流沙中,这里俗称“古董滩”。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唐文物,如箭头、古币、石磨、陶盅、陶片、瓦块、兵器、装饰品等而得名。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不过你现在是不用去想了。</span></p> <p>  向西翻越几道山梁,就能见到真正的阳关遗址。凸凹高低的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零星散落。据介绍: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曾发现大型板筑遗址,经过试掘,连地埂、水渠也明显可见,分布面积有十平方里。可见,这儿在古代曾是个人烟密集、经济繁荣的地方。</p> <p>  这些埋没在风沙中的古代文物,使人依稀看到当年阳关道上信使往返、商旅络绎不绝的盛况以及争战的激烈。</p> <p>  有同学悠闲自得的在葡萄架下小憩。</p> <p> 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从长安出发,到敦煌进行补给后,再分别从北线玉门关、南线阳关两个关口出发。南线商队穿过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p> <p>  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p> <p>  阳关湮没了,现在只能看到黄沙戈壁和新建的景区,为什么我们还要执着地穿越千里去打卡?还不是因为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p> 是非功名转头空,只有经典永流传。</p><p> 如果有机会,请一定要去阳关走一走。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这一首传唱了近1300年、从小就能倒背如流的《送元二使安西》。</p> <p><u>注:背景音乐 《阳关三叠》</u></p><p><u>阳关三叠</u></p><p><u>释义</u></p><p><u>古曲名。又称《渭城曲》。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而得名。后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反复诵唱,逐谓之《阳关三叠》。</u></p> <p class="ql-block"><i>作者简介:郭雁平,网名:九龙湾,1954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九龙湾。曾在呼市某国企工会任职,退休后在王新民影视工作室工作。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副秘书长。</i></p><p class="ql-block"><i>多年来以万里长城为选题行走于长城沿线,拍摄了大量作品。</i></p><p class="ql-block"><i>摄影对我来说只是工具,拍什么比怎么拍对我更重要。不依附,不迎合,不以艺术为目的,只是记录人、岁月、生活。</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