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初冬小雨,寒气逼人。</p><p> 足可不出户,研学一线牵。 </p><p> 大家聚集云端,见屏如面,</p><p>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研“燃”了起来! </p><p> 活动为线,立德为核;</p><p> 切磋研磨,异彩纷呈;</p><p> 温暖了冬日,提升了你我。</p><p> ——崔瑞花</p><p> 12月2日,莱西市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齐聚云端,参加了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专题研讨会2。 </p><p><br></p> <p> </p><p>会议内容:</p><p>一、课堂教学展示</p><p>1.课题:《青春的情绪》</p><p>执教人:莱西四中赵琳娜</p><p>2.课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p>执教人:莱西七中全彩英</p><p>二、互动评课</p><p>三、经验交流</p><p>1.题目:《打造高效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p><p>发言人:莱西三中葛嬉嫔</p><p>2.题目:《育一亩方田,开幸福之花—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幸福教育》</p><p>发言人:莱西七中全彩英</p><p><br></p> 课堂教学展示 <p> 莱西四中赵琳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七年级第四课第一框题《青春的情绪》,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提高了健康生活等基本核心素养。</p><p> 实验中学林娇娇老师从“课前导入,情境设计,知识的理解”这三方面对赵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精彩的点评。赵老师的这节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努力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吸引参与;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质疑互动,全面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p> <p> 莱西七中全彩英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八年级第十课第一框题《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全老师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责任担当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政治认同,社会参与等基本核心素养。</p><p> 莱西四中于娜老师从教学理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全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全老师这堂课分为三个板块,劳动篇、逐梦篇、圆梦篇,从劳动的价值讲到国家目标再讲到人的担当,知识逻辑清晰条理,环节流畅紧凑,课堂结构严谨。全老师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经验交流 <p> 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科成绩,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成绩,就要抓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主线,莱西三中葛嬉嫔老师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了《打造高效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p><p> 葛老师细致入微的给大家提出了六条建议:情感激趣,尝试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结精神,分析学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葛老师的做法对我们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很实用,能让我们教学的“半亩方塘”水更清、景更美!</p> <p>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莱西七中全彩英老师结合自己学校的幸福教育和大家分享交流了《</span>育一亩方田,开幸福之花——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幸福教育》,对我们今后打造幸福教育课堂,引领学生在教育中寻找幸福,感受幸福有很大的借鉴意义。</p><p> 全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和学校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幸福教育,寻找幸福;幸福体验,感受幸福;幸福链接,家校成长。全老师的交流启人深思,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坚持不懈的追求。</p><p><br></p><p><br></p> <p><b style="color: rgb(60, 60, 61);">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道德与法治课堂,希望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落实。</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