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知青征文写的结束语

艾文影

<p>  图为我的同学当年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留影。</p><p><br></p> <p><br></p><p> 【核心提示】2008年,我在一家报社打工期间,策划和编辑了《难忘知青岁月》征文,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就连某些部门编辑相关书籍时,到报社协商想收编进去,被拒绝。但他们不甘心,随即改变策略,提出将报社某位领导吸收为此书的副主编。这位领导被他们“俘虏”,找我商量,说他还年轻,在新闻单位工作,将来评定职称用得上;我因为是退休人员,就不在书中挂名。对此,我心里不服气,不是挂名不挂名,是因为这是我一手策划和精心组织、精心编辑的,让他们轻易摘桃心里不平衡。但由于寄人篱下,违心同意,但提了一个条件,必须在借用的每篇文章后附上出处。出书后,我发现对方违了当初承诺,没有将全部借用的征文加以附注。对此,我在新浪个人博客上表达了不满,引起一阵波澜。</p><p> 事情过去十几年了,但我想到当年策划和编辑征文的情景,心里总会涌起阵阵涟漪。此处,将我当年为征文写的结束语转发于此,既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知青的致敬!</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的岁月难忘的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在《难忘知青岁月》征文结束之际</p> <p><br></p><p>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到农村落户的报道《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在编者按中,引述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自此,一场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有上千万知青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奔赴到边疆,奔赴到农村的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地区也有成千上万名青年学生响应党的号召,加入到上山下乡和支边的大军中。</p><p> 转眼,40年过去了,即使最后一批下乡的知青也已年过半百,多数已经退休在家,过上含饴弄孙的生活。</p><p> 为了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由本报策划、易居·万家装饰公司赞助的“易居·万家杯”《难忘知青岁月》有奖征文活动从今年5月全面展开。</p><p> 征文启事一经刊出,立即在我市广大当年的知青中引起强烈反响。为了赶写征文,他们有的将珍藏多年的日记和照片等翻找出来重新进行整理、翻拍,有的自己或约插友一起到当年下乡的村庄重访,有的找到自己的孩子、亲友帮助撰写、打印和邮发稿件。随后,数百篇征文相继邮寄到采编部。这些征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回忆文章也有诗歌,既有老照片也有剪纸,既有当年的日记也有对征文的反馈来信。为了表达对征文活动的感激之情,为了让编辑能真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有的作者还专门来到采编部,与责任编辑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自从本报开辟老年版3年来,进行了3次征文(另外两次是“拥抱母亲”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但属这次“难忘知青岁月”征文来稿最多,影响最大,反响最强烈。</p><p> 这些稿件,除个别是作者找人代笔以外,其余多数为作者本人亲自写的,有的是从宏观上叙述了个人作为知青的成长经历,有的是从微观上描述了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用朴素的语言真实地讲述了与父母和家庭的亲情,讲述了个人在广阔天地里成长的实情,讲述了与当地农民和对农村山庄、边疆席棚的感情,讲述了知青之间的友情和男女青年的爱情,讲述了知青生活中苦中有乐的快乐心情,赞颂了现代的幸福生活,歌颂了党的恩情。可以说,篇篇都是他们呕心沥血之作,篇篇都是教育和激励年轻一代的宝贵精神财富。</p><p> 从5月5日到12月29日,共刊出55篇文章,18幅照片,5幅剪纸,2封来信,还有记述老知青相聚的1篇。为了配合征文,编辑还参考有关资料,编发了6条相关链接,不仅提供了有关当年知青的历史背景和资料,还提供了各地和有关单位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的信息和举措,为年轻的一代了解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为一些知青的资料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起到了媒介作用。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征文也引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知青纪事》编委们的关注,他们从已经刊发的文章中遴选了部分稿件。</p><p>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无论是建国初期的共青团员赴边垦荒,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都是由当年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的。这些知青,在广阔天地里既吃了不少苦头,也经受了锻炼,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p><p> 此次征文尽管历时8个月并开辟了专版,但由于来稿数量多,版面有限,仍有大量的征文没有刊出。对此,我们要向那些积极撰写稿件但未能发表的作者表示深深的遗憾和歉意。</p><p>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衷心希望广大知青朋友充分珍惜老年的时光,尽情地享受每一天的幸福生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以弥补青春的遗憾和抚平青春的创伤,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p><p> 这次“难忘知青岁月”征文到此结束了,但是“往昔的岁月和真情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下子是消失不了的;即使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的照耀!”</p><p> 最后祝各位知青朋友新年快乐!</p><p><br></p><p> (原载《**广播电视报》2008-12-29C08版)</p><p><br></p><p><br></p> <p><br></p><p><br></p><p>【附录一】我在新浪博客转发此文写的附记:</p><p> 令人气愤的是,我看到我看到市某单位编辑的《**知青纪事》正式出版的书时,发现他们违背当初的承诺,在所选用的文章后面没有完全附注上选自《**广播电视报》“易居·万家杯”难忘知青岁月有奖征文(只在个别文章上附注了),不知他们出于什么考虑和耍的什么伎俩。难道是忘记了吗?不可能!就如他们都已经出了样书还没有忘记不遗余力地到报社去挖掘稿件一样,他们的记性好使着呢,怎能忘记呢?面对如此行径,我只能嗤之以鼻!</p><p><br></p> <p><br></p><p>【附录二】2019年1月29日我在新浪博客恢复我的博客时加的附记:</p><p> 此文当初被我转发到新浪博客时,有关人员发现我的附记引起不满,给报社领导打招呼,向我施压,逼我删除此文。考虑到我当时为打工者的身份,不得不屈从。现在,我早已经离开那里,没有了顾虑,特将此文恢复发表。</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