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课程】有趣的小棒——邹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游戏案例

邹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小班级部

<p class="ql-block"><b><u>一、来源背景:</u></b></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大部分是琳琅满目的体育器械,以及变化多样的玩具,我们选择低结构的游戏材料,让幼儿的游戏变得格外丰富和有趣。因此,我们选择了塑料材质的小棒,让孩子们在充满情景的体育世界中得到各种能力的提升和锻炼。</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小棒作为游戏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属于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通过游戏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因此我们开展了户外自主游戏——玩小棒,孩子们通过摆小棒激发兴趣,并探究中的玩法,体验其中乐趣,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和小棒的趣事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u>二、过程与实录:</u></b></p> 镜头一:与小棒的第一次邂逅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孩子们七手八脚的把箱子里的小棒一股脑全拿了出来,一下子堆放在一起,有一些“乱”。有的小朋友拿着一个,有的小朋友许多小棒。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幼儿从旁边拿来了垫子,把小棒放在柔软的垫子上,发现小棒里面有小小的铃铛,铃铛声非常好听,孩子们一起坐在垫子上,左摆摆右摇摇,一起在摇晃小棒。</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慢慢有了启发,畅畅想把小棒搭在一起,可是塑料材质的小棒并没有连接点,小棒不能很好站立。于是畅畅用两只手扶着小棒一起做游戏。再看看明铭泽和忻言,两个人一起合作,他们想把小棒竖立起来,把两个小棒连接在一起。慢慢的孩子们发现小棒是立不住的,他只有“躺下”才能做游戏。这时,盈朵正好拿的是红色的小棒,盈朵之前应该有过庆祝圣诞节、戴圣诞帽的经验,于是他拿着小棒摆了一个圣诞帽,指着说:“老师,这是一个红色的圣诞帽。”</p> 镜头二:一起来拼搭(一和许多)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孩子们逐渐加入了进来之间,开始有了争执,梦洁手里拿着很多红色的小棒,明叡想把小棒整整齐齐的铺在底下,于是明叡和梦洁之间就展开了一场“争执”,明叡说:“一个太少了,我要多拿一点小棒。”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已经有关于“多少”的初步概念,孩子们通过游戏理解了“多和少”,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场生成教育活动。在幼儿用书主题一次主题二科学领域——一和许多中,教学目标是辨别一和许多在数量上的不同,孩子们在教育活动中了解“一和许多”的区别,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回家寻找家中物品哪些是一个,哪些有许多。在户外活动中,通过小棒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和许多的不同。孩子们利用许多的小棒,开始慢慢合作拼搭出一些简单的图形。</p> 镜头三:玩出快乐(火爆的地摊) <p class="ql-block">  教师陆续的为孩子们添加了新的辅材料——摇铃,孩子们拿到摇铃之后,立即说他是一个棒棒糖,此时我们正在开展主题活动二:香喷喷,甜蜜蜜。此主题教师以幼儿最无法抵制的诱惑糖果作为切入点,幼儿在甜蜜与快乐中走进主题活动。教师借助于来自周围环境中的游戏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体验和思维,让幼儿在教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中同时开展游戏,于是孩子们就开展了棒棒糖售卖活动。</p>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孩子们用小棒和摇铃相结合开展卖糖葫芦、火锅、麻辣烫等经营方式的游戏活动,此主题游戏活动与我国当前疫情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摊经济相吻合,孩子们有过摆地摊,或者是在地摊上购物的经验,利用我们的辅助材料——垫子,从而开展了地摊售卖活动。</p> 镜头四:玩出精彩(拼搭)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拿着小棒开始摆出一个直角形,慢慢地摆出一个正方形,孩子们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不断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一直在摆正方形。每个孩子的占地面积都很大,摆来摆去木棒已经放置不开,和其他的小朋友就连接到了一块儿。朵朵问我:“老师放不开了,怎么办?”于是我看到小朋友们都搭了长长的一个正方形,我就说那看起来像一个很长的房子呀,我们一起来跳房子吧,可是房子没有屋顶,我们给他搭建一个屋顶。于是朵朵拿着两个木棒在正方形的最边缘搭了个三角形,小朋友们的小房子都串联起来了,于是我开始带领着小朋友们跳房子,我一步一步的跳,后面搭建小房子的孩子们都跟着跳了起来,班级中瞬间开展了一种跳房子的民间游戏。</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开始跳房子,有的小朋友是双脚跳,一个接着一个的跳,孩子们很零散,容易碰撞,有的从这边跳,有的从另一边跳。为了增加游戏的情景性和趣味性,我开始变成小兔子跳,一边跳一边说:“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有的小女生跟着我一起变成小兔子,有的小男生变成其他的小动物,也加入了进来。</p> <p class="ql-block">分析:</p><p class="ql-block"> 小班幼儿喜欢重复同一游戏动作,喜欢相互模仿。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模仿中通过视觉观察其他幼儿的行为,从而进行模仿,拼搭出很多格子。作为教师介入游戏时,要根据幼儿游戏的发展状况,幼儿拼格子已经占领了很大面积,为了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增加幼儿的合作性行为。在游戏结束之后,及时帮助幼儿进行表征,把游戏过程记录下来。</p> 镜头五:骨碌骨碌转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零散的在方框中跳来跳去,有时会有碰撞,有安全隐患,于是我和小朋友说:“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吧!”孩子们已经有了跳房子的经验,随后加入了一些辅助的圆形游戏器材,孩子们把圆形器材当做车轮,再建构房子的基础上增加圆形,形成了一个大巴车、小汽车,孩子们排着队在汽车里面走呀走。钰滨说:“我们的汽车轮子好多,走的可快了!”</p><p class="ql-block"> 赫赫说:“我们要看红绿灯的。”于是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唱:“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孩子们已经有过社会领域课程的学习,把教学活动经验拓展到户外活动中来,孩子们的生活知识增加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小汽车这一物品,符合《幼儿资源用书》中的主题“小汽车骨碌骨碌转”。在生活中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都有轮子,骨碌骨碌转的轮子,载着幼儿走向大千世界,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学习中慢慢进入主题。幼儿已经有玩小汽车的经验,已经了解小汽车的外形特,在小房子方格拼搭的基础上,利用新投入的圆形游戏材料,拼搭小汽车,班级中瞬间萦绕着愉悦的氛围。</p> 镜头六:一起来打保龄球 <p class="ql-block">  再加入新的游戏材料后,孩子们纷纷加入“赶小球”的游戏中,玩着玩着,有的小朋友就从大型的玩具区中抬出来拱形门,开始往拱形门里面赶小球,游戏一直进行着,孩子们都往一处集中,然后开始往拱形球赶小球,原来他们是在进行比赛。</p> <p class="ql-block"><u>三、分析与反思:</u></p><p class="ql-block"> 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之间会产生交往,从而让幼儿理解和懂得了交往策略。建构游戏一直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他的操作性强,氛围比较自由,幼儿可以在户外自由搭建。教师把户外游戏和教育教育学活动相结合,生成游戏链,利用小棒的不同玩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性。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乏新意,孩子们只能玩拿着小棒玩耍,逐渐的在游戏中可以搭建一些物品,搭建房子之后,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其他材料,演变成小汽车。孩子们的自控能力逐渐增强,对游戏中出现的困难还缺乏有意识寻求自我解决的调控能力,寻求教师的帮助较多,老师应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老师作为一名儿童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我们应更多地将游戏放手给孩子,给儿童创设一个温暖、平等、自由、安全的活动场所,适时的鼓励与推进,提升儿童的经验。让幼儿拥有自由宽松的空间,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些新颖的游戏。在户外活动时,要创造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通过幼儿之间的交往,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利用幼儿已有室内建构区经验开展户外建构。</p>

幼儿

游戏

小棒

孩子

小朋友

户外活动

骨碌

小汽车

开展

跳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