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州庆小长假,在群主三哥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6人走进高黎贡山,踏上滇缅公路,参观爱国华侨领袖梁金山故居,饮水思源,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条伟大的抗战公路,及其为抗战做出贡献的所有人们如梁金山先生!</p> <p>高黎贡山以植物多样性著称,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虽然只走了高黎贡山的一小部分,却第一次见到并吃到当地人称为蜜汁果的野果,草果树也是第一次见,并亲手摘下草果!</p> <p>蜜汁果树</p> <p>很象蜜汁吧?</p> <p>蜜汁果</p> <p>这就是给我们介绍蜜汁果的当地人阿妹!</p> <p>草果树</p> <p>高黎贡山还适合种植石斛</p> <p>史迪威公路全长1730千米。其中印度利多至畹町段长770千米,路线经过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由美军工程兵部队配属中国军队两个独立工兵团,并在当地民工协助下构筑。昆明至畹町段长960千米,路线基本上循沿原来的滇缅公路,由中国战时运输管理局滇缅公路工务局组织改建和抢修,美军派出工程兵筑路机械部队配合。中印公路1942年开始修建,1945年1月中印公路通车,历时两年多。为纪念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卓越贡献,和在他领导下的盟军以及中国军队对缅甸战役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条公路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p> <p>我们脚下的就是滇缅公路!</p> <p>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其地东有形如刀削的等子大山头,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堑”之称。桥倚悬崖修筑,呈东北——西南走向,以两条巨大的钢缆悬吊而成。桥身总长123长,桥面宽5.67米,墩高30余米。</p><p> 随着时代的前进,惠通桥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1974年6月1日,云南省公路工程处经过四年多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在惠通桥下游400米处,建成了滇西最大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拱桥———红旗桥。</p> <p>老虎嘴</p> <p>在云南保山,说起爱国侨领梁金山,几乎无人不知。</p><p>他曾远赴缅甸打拼,积累丰厚家产;他曾为国纾困,捐赠大量金钱、物资用于支援国内抗日战争;他捐资修建的惠通桥跨越怒江天堑,连通滇缅公路,让中缅互惠互通更加便利,也成为抗战时期物资运输的“功勋桥”;他的爱国情怀、桑梓深情至今仍为人们传颂称道。“东有陈嘉庚,西有梁金山”,这是国人对他的怀念,也是对他的赞誉。</p> <p>梁金山故居前留影!</p> <p>三哥三嫂和梁金山先生的小女儿梁有玲女士在故居纪念馆合影留念!</p> <p>梁金山故居南院大门前留影!</p> <p>参观梁金山故居!</p> <p>远眺梁金山先生故乡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方家寨!</p> <p>作家萧乾曾说,中国有千百条公路、数不清的桥梁,然而没有哪一条像滇缅公路,也没有一座像惠通桥那样足以载入史册。在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重走滇缅公路,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也是一种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