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埃奇米阿津(Echmiadzin)原名瓦加尔沙帕特(Vagharshapat),是亚美尼亚十二座古都之一,距离首都埃里温约十八公里,是亚美尼亚的第四大城市。但如今的亚美尼亚,除了首都埃里温之外,其它的城市则更像是一些乡镇。</p> 古老的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 <p>其实,埃奇米阿津这座城市得名于其市内的埃奇米阿津大教堂。这座大教堂是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主教座堂,虽然曾屡次重修,但一千七百多年来,一直是亚美尼亚最重要的宗教圣地,被称为是亚美尼亚的“梵蒂冈”。</p> <p>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并不是一座建筑,而是由其和周边许多的小礼拜堂和神学院等共同组成的建筑群,更有着一座据说收藏着“诺亚方舟碎片”的博物馆。我们去参观游览时,在一个小礼拜堂中,正在进行着受洗仪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感慨,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神圣的时刻。</p> <p>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对其管辖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基督教徒进行过种族大屠杀,受害者数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之众。在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外,树立着一座种族大屠杀纪念碑,纪念和缅怀一战时期死于土耳其奥斯曼士兵手下的亚美尼亚军民。如此悲惨的历史,也造就了亚美尼亚人骨子里的骄傲,他们在强国间的夹缝中生存,可以说亚美尼亚人的血液中,都流淌着一股倔强而不屈的民族精神。</p> 为修女而建的圣贾亚尼教堂 <p>圣贾亚尼教堂(St.Gayane Church)是为了纪念一个名叫圣贾亚尼的修女而修建的,女道长圣贾亚尼(Gayane)就是在这里被当时的国王处死的,罪名是其信仰基督教。在亚美尼亚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之后,修女圣贾亚尼被亚美尼亚教会封为了圣徒,她的坟墓也被安葬在圣贾亚尼教堂的地下室内。据介绍说,圣贾亚尼教堂建于630年至641年之间,只在1652年对教堂的穹顶进行了重新翻修,其他大部分的结构都是从初建时就保留至今的。</p> 圣瑞普茜媚教堂 <p>圣瑞普茜媚教堂(St.Hripsime Church)建于七世纪,教堂里有修女圣瑞普茜媚的墓地,她是亚美尼亚除圣母以外最重要的圣女,是被当时的异教国王求婚不成而杀害的,她也被认为是亚美尼亚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的殉道者。圣瑞普茜媚教堂的建筑优美,可以说配的上主人的绝世容颜。</p> 存世短暂的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 <p>坐落于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附近的兹瓦尔特诺茨教堂(Zvartnots Cathedral)建于641至661年间,现仅存遗址。据说这座圆形教堂甚至比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还要更加地宏伟壮丽,可惜这座教堂于十世纪末被毁,直到二十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之前,一直深埋在地下。</p> <p>这座历史悠久却存世短暂的教堂,在宗教建筑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因中世纪早期建造如此规模的圆形教堂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虽然如今的兹瓦尔特诺茨遗址与杂草尘埃为伴,但时光的脚印却依旧未曾磨灭,玉阶回廊、雕梁画栋,也许,只有背后的亚拉腊山见证了它原本壮丽神圣、金碧辉煌的模样。2000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将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和圣瑞普茜媚教堂、圣贾亚尼教堂以及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合并为一个项目,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埃奇米阿津大教堂是埃奇米阿津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更是所有亚美尼亚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虽然是屡毁屡建,但高耸入云的穹顶就如这个国家一样,从未向命运屈服,始终屹立于广袤荒凉的土地之上,与远方若隐若现的亚拉腊圣山遥相辉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