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初因疫情在家里呆久了,临时决定出去走走。赶紧联系朋友,在即将成行的团里补充了我们两人,出发去江西婺源和安徽宏村及周边。 <p class="ql-block">为了节约出游经费,11月9号我们转道重庆再飞安徽黄山屯溪机场。9号下午抵达<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重庆</span>,找到预定的免费旅馆,放下行李即刻出发去网红打卡地——洪崖洞,在江边顺便拍了嘉陵江千厮门大桥夜景。</p> 洪崖洞内景,里面全是一家一家的商店,晚上以饮食店为主,够热闹的。 传说中的洪崖洞。经过两个小时后我们一行到达洪崖洞,此时天色已晚,不敢耽过时间,赶紧进入这个光彩怡人的层层叠叠的建筑,用目光审视、用手机留影。如愿了见证了,该回旅店了。又是一小时轻轨加上步行爬坡上坎,待到脚趴手软时终于见到了旅店的灯光。 <p>10号凌晨3点到重庆机场7点多起飞,上午到了屯溪机场,在旅游团指定的君悦酒店入住。上午便和朋友们一起去<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屯溪老街</span>看看。话说屯溪老街,其实建筑并不老,屯溪老街在黄山屯溪区中心,全长1272米,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p> 老街的建筑群继承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历史上虽然几经重建,但是风貌没有改变,仍然保留原来的结构和款式,小青瓦,白粉墙,马头墙,古色古香。 <p>老街第一楼?想要告诉大家这是进入老街的第一栋楼房,还是老街的历史最久远的楼房,不得而知。反正争取到这个“第一”会对今后的经营大有裨益。</p> 老街的房屋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p>老街上保存着老式邮筒?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处雕塑,似乎要表明这里一直都是通邮的地方。民国时期,屯溪老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之称。</p> <p>据游记考证,这家徽府菜是老街的当家菜,味道嘛天南地北的人都说好。权当如此,不过我们还是去了网络公认的美食人家,环境不错味道好价格公道,大家很满意。</p> 德阳楼艺术馆座落在黄山市屯溪老街马路口,与著名的私人博物馆--万粹楼栉比相对,以其高翘的飞檐与雍容华美的雕楼画栋成为屯溪老街的中心建筑景观。 屯溪老街河对岸是另一条老街,叫<font color="#ff8a00">黎阳老街</font>,这里的新建造就多了。古戏台前商贩摊位占据了大半个广场,那这戏咋唱呢?看来保护老街不能是一句空话,不然黎阳老街干脆就叫黎阳新街吧。 老街上增添了不少的现代建筑,玻璃幕墙闪闪发光,与老式徽派建筑争抢一席之地。这段徽派残檐断壁哭诉着、抗争着:还我历史!还好已经有了《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或许保护老建筑有了硬气,黎阳老街也会借鉴吧。 11号一早出发去江西上饶市婺源县<font color="#ff8a00">篁岭村</font>参观有地方特色的——晒秋。说是去拍片,可惜游人太多,阁楼上人挤人,拍张片子边上就会出现拿着相机和手机的断臂。 还好,中长焦发挥作用,好不容易有了一张明暗对比强烈的照片。 篁岭,位于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经典的徽派建筑,是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这座村庄距今近六百年,享誉全国的徽州古村。晒秋晒出了当地村民的好心情。 村里的老建筑保存良好,至今还在继续发挥住人和商业的功能,为村民们造福。 最让人难忘的是篁岭的"晒秋"农俗景观,秋季农产品丰富,色彩最为壮观。加上徽派独特的建筑小青瓦,白粉墙,马头墙,古色古香,好一派华东风光。 冬天的篁岭沉静清和。与静寂的山野相比,村庄不甘寂寞。秋晒乡俗,家家户户忙于摊晒、加工传统土特产做年货。屋顶上晒满谷物乡俗,有挂的鸡鸭鱼肉和南瓜,有的晒萝卜丝、红薯片、米脆糕… …"晒"谷物,"庆"丰收,寓意来年大丰收。 火红的柿子与马头墙相映成趣。 <font color="#333333">江西婺源</font><font color="#ff8a00">石城</font>日出,拍摄现场,朝阳缓缓升起,当一束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的那一刻,一颗激动的心砰砰直跳,手指已经按下快门,连拍……连拍,哈哈哈哈,快门开合第15次,终于停了下来。 今早四点起床,一路跌跌闯闯上山拍日出。拍这样的日出景色是多年的愿望,今天拍到了美景,想说容易难开口。 拍摄日出使用5DII主打,6000与手机同时上阵,每部机器拍出来的效果不尽相同,日出时薄雾村庄的总体轮廓出来了。 太阳升高了,照亮了村后的大山,薄雾渐渐散去,村里的房屋越来越清晰了,在阳光的映射下,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与古枫树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 <p><font color="#ff8a00">菊径村</font>始建于宋代初期,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乡。村庄布局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四周高山环绕,一条小溪环绕整个村庄,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被誉为"中国最圆的村庄"。我们到这里已是下午6点过,天色已暗了下来,赶快到村子对面的小山坡拍摄圆圆村庄的全貌。</p> <font color="#ff8a00">察关村</font>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村中房屋部分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步行到河边,看到了古石桥的真面目。相传此桥建于南宋中叶,距今已有800多年,石桥横跨在岚山溪上,全长约42米。桥面中间铺了一道青石板,桥身用不规整的石块砌成,看似漫不经心的石缝里爬满了藤蔓青苔,叙说着先民的智慧和历史的沧桑。其实,这座桥已成了婺源的代言物。 <font color="#ff8a00">万安老街</font>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街道整体沿横江修建,其主街道全长约1000米。万安古镇建于隋朝末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万安老街的部分徽派建筑破损,新建筑风格混乱,老街石板破损严重。上街的建筑基本完好,有部分商铺还在经营,走到下街街尾,老房屋基本破坏罕有人居,部分人家修建的新砖房,与老街建筑风格格格不入。 村里有许多独居老人,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去了,只有老人还在坚守老宅,冬天快到了天气逐渐转冷,他们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大门上贴的对联:步步迎春春回家)。 豆腐干作坊,年逾八十的老人是豆腐坊的传承人,做出来的豆腐干在万安镇首屈一指独一无二。 小巷的中央有一口井,水面高出地面,用木桶打水,一弯腰水提起来了,居民们就在旁边洗衣淘菜,用水很方便。 徽墨名村——<font color="#ff8a00">虹关村</font>,隔着小河观赏村口的千年古樟树,蓝天、清溪、青瓦白墙,咦!这地方有灵气。 这个千年古村的溪畔,屹立着一棵树龄已有1000余年,胸径3.4米,高约26.1米,被誉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关于古樟的年龄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在千年左右,而古樟旁的古驿亭有一副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村里的大街小巷多以制墨为主,所以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至今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小镇上的老人坐在家门前拉家常,说说村里的变化。 虹关村民居大都为明、清徽派建筑,其砖雕、木雕艺术与徽墨的发展有关,他们把墨宛的雕刻艺术应用到建筑装饰艺术上,这是虹关明清古建筑艺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徽州地区的美术学校,让他们的弟子们到南宋建炎年间建村的虹关村来写生,吸取天地之灵,村中之学气。村里有10余名文士,留下传世著作30多部。 古樟树底,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蜿蜒远去。虹关村于南宋建炎年间由詹姓人家建村,至今,村民们还居住在老祖先的宅院中。古老的斑驳的宅墙诉说着它的历史。 <font color="#ff8a00">木梨硔村</font>是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海拔近千米的苦竹尖山腰,是徽州古镇中海拔最高的村落。始建于明末,有村民52户。该村生态绝佳,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 <p>为了拍木梨硔的云海,我们凌晨五点就向山顶出发了,没有向导,一路岔道又多,走错两次山道好不容易到了山顶,还好,太阳还未起床,山间云雾缭绕,阵阵山风迎面吹来让我打了几个寒战。管不了这么多了,赶快架好相机开始拍片。</p> 太阳露出了笑脸,朝霞映红了天空,赶快掏出手机拍了一张108M的片子。风景十分的壮观,只可惜片子太大无法上传美篇(这是缩小后上传,质量略显差)。 来到半山腰,村民种植的江西特产皇菊开满山间。回过头再拍拍云海,此时太阳光照亮了山顶,云海也泛出微微红光,好一幅山村美景。 快下到山脚了,突然一片红叶林让我眼睛一亮,红色与黄色交相辉映,互相比着谁最妖艳。 回到安徽<font color="#ff8a00">宏村</font>住地,晚饭后我们趁着夜色提前一晚去宏村拍摄夜景。宏村的夜静悄悄,微微秋风吹皱一池湖水,月沼湖的夜是宁静的。 <p>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宏村,老天爷很友好这几天都是晴天阳光灿烂。进宏村拍摄南湖照片,用手机拍了6张做接片很壮观,可惜太大不能上传美篇。</p> 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黟县的东北部,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月沼湖半景 来宏村旅游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宏村的小巷,他们顺着小巷走出再穿入另一个小巷,都说宏村就是逛小巷嘛。 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月沼湖,将村里冬夏泉涌不息的天然泉水,引西溪水绕村屋,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储水,供防火、饮用使用。 月沼湖常年碧绿,湖面水平如镜,湖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嘻戏,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p>宏村小街里有许多小吃,这是黑糯米蒸糕,逛饿了可以此充饥。</p> <font color="#ff8a00">塔川村</font>,隶属于黟县宏村镇。塔川的清晨最美,薄薄的雾气笼罩在树上红叶似有似无,农家的小屋若隐若现,红枫丛中忽露出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在金黄叶子的掩映下,就如中国山水画般诗情画意。 清晨的时候,整个村子笼罩在薄薄的雾气里,影影绰绰,朦朦胧胧。前景的塔川乌桕树,经过霜降由绿变黄由黄变红,无时无刻在装扮着美丽的山村。为了拍日出,我们清晨四点起床,天黑黢黢的,村路上的灯发出微弱的红光,风吹过时来回摇晃,村路是有坡度的石板路,打开备用的手电筒照着山路向山顶爬去。 山坡上田地里,到处都有透过阳光的乌桕树红叶与黄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这棵枝杈夸张的老槐树也来凑热闹,使劲的伸展着臂膀。 歙县上丰乡<font color="#ff8a00">姬公尖村</font>,海拔700米,盛产形状独特的"灯笼柿",每年秋天,家家晒柿子,户户做柿饼,喜气洋洋。姬公尖灯笼柿历史悠久,古老的树有400多岁,堪称徽州一绝。 姬公尖村农家户户都有柿子树,立冬过后农民采柿子晒柿子,制作徽州灯笼柿饼,农家门前晒柿子成了一道道美丽风景。 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会种植柿子树,每到秋季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可惜给我们的拍摄时间太短,短短1小时,没有深入村庄听说村里还有好多有特色的拍摄点,留下一些遗憾。 远山深处,有一个叫姬公尖的古村落,每年11月村里大小上千棵柿子树结满了红红火火的柿子。这个时候,你会来吗?来吧!来这里住上几天,好好地拍拍柿子,好好地呼吸甜甜的山野空气,好好地欣赏群山美景,好好地观赏徽派民居,好好地和村民交个朋友,你一定会有美好的回忆。 山里的村民盼望福到春来,明年又是一个好收成,红红火火事事如意。 村民们在加工柿饼,做柿饼的工序还很复杂哦,采摘下来要去蒂削皮晾晒。以前你吃柿饼时肯定没有想到村民的辛苦劳作吧。 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的深渡镇,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徽州阳产土楼建筑群,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 村里的房屋以土楼为主,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 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每一栋土楼之间构出许多小巷,阳光照进巷子,明暗交错十分好看。 <p>小路弯弯连接着栋栋土楼,这是阳产村的纽带,是通向富裕的道路。</p> 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感谢同行的朋友给我俩拍的精彩照片,也让这个行程有个完美的结束。我们期待下一个旅程,因为疫情,应该还是国内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