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宣誓仪式和重温入党誓词的注意事项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

医技党总支  任新明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的由来是党在革命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教育,自我建设的结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们没有入党介绍人,也没有固定的入党手续和特别的仪式便自然转化为党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新党员必须经一人介绍,并经当地党组织审查,多数党员同意,再经该地区执行委员会批准,方可接受其入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时期的入党仪式有两种:一种是“举手表决式”。另一种是“谈话式”,由介绍人谈一次话后,宣布党组织的决定就是入党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严格规定了入党程序:党员入党时,必须有党员介绍于地方执行委员会,并报告区执行委员会,再报告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区及中央执行委员会次第审查通过,始得为正式党员。二大党章的通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的成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党员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进一步规范好党员的言论和行为,我们党对入党手续的规定更为严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4年新党员入党时已经需要填写入党登记表,从书面上明确了入党人的共产党员身份,也使得党组织在对党员进行统计、审查时有据可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5年8月,《中央通告第53号——介绍新党员之变通办法,各团体中党团的组织与任务》规定,新成员入党时必须要经过入党仪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革命失败后,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取消了对发展党员必须举行宣誓仪式的硬性规定,但各地“只要在情况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基本都采用入党宣誓。宣誓前,一般需要由在宣誓现场挂一面党旗,有主持人、介绍人、新党员到场,还要有入党誓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入党宣誓仪式,1927年10月“三湾改编”后,为加强对新党员的教育,毛泽东曾在介绍新成员入党后提议,“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还应加唱《国际歌》一项议程”,于是唱《国际歌》逐渐成为入党宣誓仪式的组成部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个人入党前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现象。入党申请书的出现使原来的“组织找个人入党”转变为“个人找组织入党”,这说明党的地位在群众心中发生了很大变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nbsp; 1949年4月,《中央组织部关于入党手续和入党仪式问题给华北局的批复》中指出:“入党仪式及入党誓词在党章中没有明文规定,亦不适宜再做明文规定。入党仪式仅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含有其他意义。”对其程序和仪式也没有统一规定,因此适用时各种表现形式不尽相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尤其是我们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这时严格党员程序、严把入口关,加强党员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于是党开始把入党仪式作为入党的必要程序看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直到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宣誓仪式”作为入党的必要手续提出来,并确定了统一的入党誓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党中央对入党誓词的重视,也使入党誓词有了党规党法的性质,对每个党员都有约束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时期下,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是发展党员工作必经程序,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入党后进行的一次庄严的、生动实际的党性教育。其中需要注意许多环节,切不可马虎、随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预备党员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体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庄重性、严肃性。表示他们自愿承担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表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筹划、精心安排,通过入党宣誓仪式增强党内生活的仪式感和庄严感,达到强化党的意识,锤炼党性的目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必须在支部大会通过并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举行,不能放在支部大会通过接受其为预备党员的当天会议上举行。基层党委在短时间内连续批准了多名预备党员,可以集中选择每年的“七一”举行预备党员宣誓仪式,但不要为集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而把时间拖得太久,更不能等转为正式党员后举行入党宣誓仪式。预备党员在宣誓前应先不佩戴党徽,待宣誓后方可授予党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宣誓仪式一定要在正式场合举行。可选在党员活动室、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场所举行。仪式要庄重、严肃,场地正中必须悬挂党旗,也可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等进行氛围营造。&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三十条规定,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进行。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参加由党支部举行的宣誓仪式,也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入党宣誓仪式。参加宣誓人员需着正装,党员要规范佩戴党徽。需要说明的是,党小组一般不能组织入党宣誓仪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入党宣誓仪式一定要严肃、庄重。程序一般为: 第一, 宣布仪式开始, 奏(唱)《国际歌》;第二,党组织负责同志致辞;第三,宣布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名单;第四,预备党员宣誓(宣誓人、领誓人面向党旗,举右手握拳过肩,领誓人领誓;领誓人一般由党组织负责人或组织委员担任; 领读完誓词,领誓人读到“宣誓人”时,参加宣誓的人员要依次报出自己的姓名。第五,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代表发言;第六,党员代表或积极分子代表发言;第七,党组织负责同志讲话;第八,全体人员起立,奏(唱)《国歌》,入党宣誓仪式结束。根据实际情况,可对以上程序作适当调整。&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党宣誓仪式和重温入党誓词都是以入党誓词为载体,对党员开展党性教育特别是党员意识教育的重要形式。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的区别不够明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入党宣誓仪式的主体是预备党员,而重温入党誓词主体通常是正式党员,参与活动时间没有限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次,二者的意义不同。入党宣誓时,党旗代表了党,誓词概括了党对党员的政治要求;预备党员通过入党宣誓,宣示了本人的政治信仰,做出了对组织的政治承诺,也完成了自身政治属性的转变。因此,入党宣誓标志着党员政治生命的开始。而重温入党誓词是通过重新诵读入党誓词来重温入党初心,促使党员牢记誓言、恪守承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重温入党誓词对党旗的形式没有特别明确要求,可以是按照规定制作的党旗。在特定活动场所时(如在红色教育基地等),也可以是用铁质、塑质或其他材质按照党旗规格预制好的模拟党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四,在内容上,入党宣誓时,领誓人在领读之前应先旁白:“同志们,请面向党旗,举起右拳,跟我宣读入党誓词”,随即领读“我宣誓”。最后,领誓人应明确领读“宣誓人”是谁,宣誓人也应随之报出自己的姓名。而重温入党誓词时,领誓人领读前的旁白应为:“同志们,请面向党旗,举起右拳,我们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随后,直接领读誓词至结束,而不用再领读“我宣誓”的前缀,和“宣誓人”是谁的落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值得注意的是,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虽可反复参加,但在组织开展时不宜过多过频,不能泛化。必须让每一次活动,都起到砥砺初心、唤醒承诺的教育效果。</span></p> 美篇制作: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