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诞辰100周年

宏忠

<p class="ql-block">父亲诞辰100周年</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亲人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一堂隆重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首先祝父亲,母亲在天堂里快乐幸福!</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九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山西省兴县贺家会村,一九三九年五月参加了八路军,一九四零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党七十余年。经历了抗日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晋北战役、解放战争和新中国艰苦、宏伟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忆往事,父亲谆谆教导我们,革命事业的成功来自不易,你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在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里,随时都有献身于革命事业。电影《侦察兵》里的一幕幕情景就仿佛像使老爸的战斗经历,老爸给我们讲过他化妆成要饭的叫花子,独自一人,闯进了鬼子的地方,迎面碰上了两个鬼子,硬着头皮往前闯,避开了小鬼子,察勘了地形。这里是一处暗垒,那里是一处炮楼,南边是鬼子的宿营地,西边是军火库房,搞的一清二楚后,回到连部汇报给连长。没过几天,就端掉了日本鬼子的这个据点。在抗日战斗中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p><p class="ql-block"> 记得父亲说:他在解放太原牛驼寨战斗被称为"凡尔登饺肉机”攻打牛驼寨等四大要寨中,牺牲了一万六千余名年轻的战士,准备了一万叁千具棺材,竞然不够用,伤亡特别惨重,叫人难一预料到的惨景,在这次战斗中他是被一炮弹皮擦过胸膛,鲜血直流,抬下了战场,当时他认为自己完了,但经过治疗后活了下来。最后他那一个连一百多人,只剩余了三、四个人了。父亲说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身躯奠基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成立后老爸为党的事业,为祖国、为部队的建设日夜操劳,废寝忘食,大公无私,忘我的工作着。只要是过年过节我们家就见不到父亲的身影,只有我们姊妹和老妈是多么的冷淡呀!别人家欢心快乐,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叫人十份羨慕。</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己经四年多了,老妈离开我们己经二十二年多了,他们那慈善,安祥的面容,始终浮现在我们的面前,难易忘怀。</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在这里记念他,就是要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学习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贞不渝,对毛主席、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高贵品质,严于律已,遵守纪律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的革命作风,完成他的未竞事业,告慰他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我们永远想念您们,热爱您们!</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p><p class="ql-block">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p> <p class="ql-block">  晋北战役战役一开始,八路军以巨大的声势取朔县、收山阴、克繁峙、下代县、夺宁武、占原平、进围应县和忻县,同蒲铁路北段全被八路军控制。8月2日中央军委指示,在阳高制定大同战役作战计划。聂荣臻、刘澜涛、杨成武、陈正湘、罗瑞卿、郑维山等参加了会议。会上组成大同战役野战指挥部,张宗逊任司令员、杨成武任副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接着八路军攻克怀仁、口泉、平旺等地。14日向大同之敌发起总攻。以13个团的兵力攻三关,两个旅攻东关。9月2日北关和东站被八路军控制。归绥派的援军,在卓资山被歼。八路军以云梯、挖坑道等战术逼近城池,但终未能攻克大同。是役,人民解放军共解放县城10座。歼敌8,000余人,控制了同蒲铁路忻县以北大同以南段近200公里区域。</p> <p>解放太原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牛驼寨烈士陵园是屹立在东山上的一座丰碑,地处阎锡山重兵把守的“四大要塞”之一的牛驼寨。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是凭险扼守太原的关隘。</p><p class="ql-block"> 1949年解放太原战役中,我军近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占领了牛驼寨,打开了解放太原的门户。1954年在此修建烈士陵园,以缅怀英烈,启迪后人。1988年市政府在陵园的基础上扩建成太原解放纪念馆,并于198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40周年之际竣工落成,成为山西省的革命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山西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坐东向西,占地9.3万平方米,分为碑区、展区、陵园三部分。步入大门即为碑区,区内有造型独特、形似巨大钥匙的碑,上镌“解放太原纪念碑”镏金大字,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碑高49.424米,寓意太原解放的日子,与暗红色的钥匙碑一起象征太原获得解放从此通往幸福之门。题词下悬挂着直径为8米的不锈钢透雕,满面春风的山西妇女肩托少儿,伸张手臂,表达出三晋人民获得新生的无限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碑体内设楼梯、电梯,可直达碑顶。顶设高倍望远镜,可远眺东山全境和太原新姿。</p><p class="ql-block"> 主碑西南侧是一座副碑,形似被炸开的碉堡。碑直径24米,四壁镶嵌着大型浮雕,生动地反映了太原人民解放前的苦难生活和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精神。牛驼寨烈士陵园另在陵园大门西侧有白色凯旋门,形似钢钳,钢钳下合围着一个大理石制成的乌龟壳,称之“瓮中捉鳖”。这三组建筑,相映成趣,如同三个历史的证人,向人们诉说着太原的过去和未来。碑区又新辟了徐向前元帅纪念广场,广场后部肃立着高4米的徐向前元帅铜像,十分刚健威武,后面衬以高4米,长50米,反映元帅主要战迹的大型浮雕5幅,以歌颂元帅的丰功伟绩。</p> <p>在解放太原牛驼寨战斗中</p> <p class="ql-block">  父亲说:他在解放太原牛驼寨战斗被称为"凡尔登饺肉机”攻打牛驼寨等四大要寨中,牺牲了一万六千余名年轻的战士,准备了一万叁千具棺材,竞然不够用,伤亡特别惨重,叫人难一预料到的惨景,在这次战斗中他是被一炮弹皮擦过胸膛,鲜血直流,抬下了战场,当时他认为自己完了,但经过治疗后活了下来。最后他那一个连一百多人,只剩余了三、四个人了。父亲说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身躯奠基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牛驼寨是解放太原的军事要塞,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明碉暗堡群,在太原战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搜集太原战役及战争中牺牲的英烈,特建立牛陀寨烈士陵园,太原战役总指挥徐向前元帅的大型铜像也肃立在这里,是山西省现代战场的遗迹,是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也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最难攻克的调王庙碉垒</p> <p class="ql-block">西北军事政治大学 1946年7月,原晋绥野战军随营干部学校改称为“贺龙中学”,贺龙兼任校长,彭德、李长路先后任副校长。同年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成立,张新华任校长(未到职),钟师统任政治委员,黄荣忠任副校长,王权任副政治委员。1948年7月,“贺龙中学”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合并,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事政治大学,先隶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后隶属西北军区建制,贺龙兼任校长,李长路、钟师统任副校长。1950年1月,西北军事政治大学大部迁至重庆与西南军事政治大学合并。同年夏,留在西安的该校一部与第一野战军的第 7军领导机关一部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高级步兵学校。</p> <p class="ql-block">西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在西北軍区军政干部校学习时,用过的书。(仍然保存家中)</p> <p class="ql-block">1949年在四川省中江县二十师五十八团</p> <p class="ql-block">  进軍西藏,西藏战役即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部队一部在西北军区部队一部配合下,以军事、政治攻势进军西藏的战略行动。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世纪末英国侵入西藏后,长期勾结和控制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企图变西藏为其殖民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胜利时,西藏当局中的顽固势力,在英国和美国支持下,力图维护农奴制度,积极策划西藏独立,并大力扩充军备,将藏军的14个代本(相当于团的建制,每个代本约500人)扩充为17个代本,从国外购进大量军火,囤积粮草,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195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所属第18军等部在西北军区骑兵部队一部配合下,解放西藏的战略行动。</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获得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  1950年3月以西北军政大学第六大队为基础组建,校址在长安县王曲镇。校设政治部、教务处、校务处、办公室,下设高级军官研究班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队及解放大队。韩练成任校长,陈外欧任教育长,高朗亭任政治部主任。父亲当时任中队长。</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p> <p class="ql-block">1950年王曲照 爸爸 妈妈 大哥</p> <p class="ql-block">1952王曲照,供给制时期发放的衣服。爸爸 妈妈 大哥 我</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三年在长安县第八区任武装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53年照 爸爸 大哥 我</p> <p class="ql-block">长安 三桥照爸爸 妈妈 小舅舅 兄弟三人</p> <p class="ql-block">长安韦曲照爸爸 妈妈 子妹四人</p> <p>:长安韦曲照</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七年在兰州军区文化补习班学习</p> <p class="ql-block">和战友长安县韦曲照</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同上</p> <p>1975年2月28日在长安韦曲照</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在西安照</p> <p class="ql-block">父亲离休后和母亲在西安照</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九十寿辰和战友相聚照(2010年)</p> <p class="ql-block">2014年12月在玉祥门外环城公园</p> <p class="ql-block">军人保障卡</p> <p class="ql-block">离休干部荣誉证里面</p> <p class="ql-block">军人病故证明书背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