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一座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人文篇)

杨树A

<p class="ql-block">(所配音乐: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曲艺“常德丝弦”)</p> <p class="ql-block">  湖南省常德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德人自古以来勤奋上进,重“德”从“善” ,不怕牺牲,敢为人先。这里既有历史悠久的“城头山文化”、“善德文化”和“大小河街文化”等,又有后来打造的“中国常德诗墙”、“太阳山盘古传说”和“穿紫河文化长廊”等世界级的优秀文化。我无论走到城乡的哪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它的文化与历史同在,文明与“善”“德”同行,真正领悟到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一、世界上最长的“中国常德诗墙”</p> <p class="ql-block">  “中国常德诗墙”位于风景秀丽的常德市城北沅水防洪墙外侧,占地约14000平方米,融文化与景观于一体,是城中心和沅江风光带的文化长廊和靓丽风光带。从90年代起,政府先后投资一亿零八百万元,以4公里长的防洪墙为载体,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记录,被誉为“诗国长城”,以一颗璀璨的文化魁宝载入了世界文化史册。</p> <p>  “中国常德诗墙”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其间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画。</p> <p class="ql-block">  诗墙是集当代中国书坛名家墨宝于一墙的书法。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在内948名书法家挥毫泼墨;萧娴、尹瘦石、陆石、李百忍等30多名书坛耆宿留下绝笔;毛泽东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珍贵手迹第一次在诗墙面世(图为诗墙公园)。</p> <p class="ql-block">  各大篇章墙名和篇名,分别由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沈鹏、启功、颜家龙、孙其峰、王学仲和萧娴、张仃、臧克家、方毅、陈天然等题写,曹禺、舒同、吴作人生前也分别作了“武陵风流”、“风景这边独好”等题签。诗墙具有“竖贯三千年,横跨五大洲”的艺术特色,选嵌的诗词自先秦以来没有断代,历代名家名诗凸现;五大洲诗歌巨擘力作精选,首首意蕴隽永。</p> <p>  43幅中外石刻画,格高艺精。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周令钊和夫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教授陈若菊历时三年创作的《沅江春暖》、《澧水花繁》两幅大画,各长30米高2米,被当代美坛誉为有很高观赏价值和存史价值。</p> <p>  诗墙上有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夫阁四大楼阁耸立,既是防洪闸口,又使古城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诗墙和公园显得古香古色。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夜幕降临和晨曦乍吐,这里更是游人如织(图为武陵阁)。</p> <p class="ql-block">  二、丰富的太阳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  太阳山有着茂密原始次森林中的年代最久远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最多原生石垒砌的石像——盘古坐像和最长的摩崖石雕群——太阳山壁画以及神兽彘、三足乌、十牛图、太阳殿、普光寺、发射塔等等。</p> <p class="ql-block">   佛教文化。太阳山的佛教文化,始于西晋盛于唐宋,是整个东南亚佛教与道教的发祥地。宋代廓庵师远禅师所撰的《十牛图并颂》远播日本、韩国,已成为国际佛学的一部经典。太阳山顶的晨钟暮鼓撞击着人们的心扉,把“大爱”洒向人间;盘古、如来殿、观音殿、平安佛前香烟袅袅缭绕;太阳山西麓的白鹿寺已成为善男信女精进修持的地方,告诫人们弃恶从善。</p> <p>  太阳山金鼎普光寺始建于1700多年前。鼎盛时期,太阳山及周边地区有男僧寺庙48座,女僧庵堂72座。由于遭受历朝战乱的破坏,太阳山金鼎普光寺曾经毁于一旦。如今,重建的普光寺、如来殿和观音殿已恢复原貌。</p> <p>  世界上最长的摩崖石雕群。</p> <p>  盘古坐像。盘古是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伟人,太阳山自然与盘古传说相连,在太阳山北坡山崖上发现自然的太阳神像后,又在太阳山顶修建了太阳神广场,而广场中的盘古坐像由4000多块太阳山天然原石历时3年垒砌而成 ,高43米,宽90米,用石2万余立方米,与“自然太阳神”、“摩崖石雕群”一道获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p> <p>  十二星座。星座查询:水瓶座1.20-2.18;双鱼座2.19-3.20;白羊座3.21-4.19;金牛座4.20-5.20;双子座5.21-6.21;巨蟹座6.22-7.22;狮子座7.23-8.22;处女座8.23-9.22;天秤座9.23-10.23;天蝎座10.24-11.22;射手座11.23-12.21;摩羯座12.22—1.19。</p> <p class="ql-block">  三、传承历史文化的笔架城</p> <p class="ql-block">  笔架城位于诗墙公园,是耸立在武陵阁旁的一堵笔架城垛。笔架城因其状如笔架而得名,由并列的三角形五个城垛构成,中间一垛最高,为3.75米,两侧稍低,为2.75米,再两侧又低,为2.35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笔架为搁笔的文具,多为古代读书人所使用。笔架城下的育英小学历来为宋儒学府和元文庙所在地。儒学府乃古代施教孔孟之道的所在,笔架城为儒学府的配套装饰建筑,以此鼓励莘莘学子勤习笔墨,攻读五经四书。游人登临笔架城极目眺望,滔滔沅水从脚下流过,广褒的绿色乡村尽收眼底,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  四、铭记浴血战争史的常德会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常德市是抗日战争常德会战的主战场,如今市内青年路东侧的常德会战抗日纪念碑一带,当年是抗日阵亡官兵墓地。1943年11月初,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7师固守孤城12昼夜,广大官兵艰苦奋战,勇猛冲杀,直至城破后仍浴血拼搏,寸土必争,巷战达4昼夜。全师8000余人,除极少数人突出重围外,绝大多数官兵,特别是主动承担掩护师长突围的柴意新团长所部200余人战斗至最后一人,宁死不屈,全部牺牲。</p> <p class="ql-block">  五、历史悠久的水星楼</p> <p class="ql-block">  水星楼是古制曰谯楼,可瞭望城内外,主要用于报时,亦用于报警或祭祀,以敲钟为号。当时水星楼临水一面有许多小码头,泊湾着众多大大小小篷布商船,成了沅江上下游信息交流、商业交易的接头处,十里洋场的水岸商业风貌达到空前繁荣。水星楼自始建于明代、复建于康熙,毁于日寇战火,历经沧桑,它是常德城市价值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六、具有地方特色的常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常德博物馆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中央大厅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展厅。后院共有标准展室10间,陈列有《常德历史文物展览》、《中日常德会战展览》、《日军常德细菌战展览》、《中华根展览》、《常德名人馆》。文物库房6间,南北专题馆与主体馆相连接,北边是《常德民俗馆》,展示常德的民俗风情;南边是《常德美术馆》,展示本市与外地艺术家的各类书法、美术、摄影精品佳作。</p> <p class="ql-block">  七、胡耀邦同志题写馆名的常德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常德市图书馆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最早以“图书馆”命名的图书馆。1988年3月新馆大楼落成开放,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图书馆设置有采编部、辅导咨询部、期刊阅览部、综合外借部、少儿借阅部、多媒体阅览室、地方文献部、湖南图书馆常德文库和办公室,以及9个分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图书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图书馆一级图书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等殊荣。</p> <p class="ql-block">  八、刻在石头和人民心中的善德文化</p> <p class="ql-block">  常德德山和善卷垸是善德文化的发源地,萌芽于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德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文明史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德人民自古以来就大力弘扬善德文化。善卷先生则是善德文化的始祖,是他用善良的美德教化南蛮,使我们的先祖启蒙昧,明礼仪,知廉耻,繁衍智慧和文明。善卷先生因“禅让”、传善、弘德、布道启迪后人而享誉天下。他倡导的“善德精神”和高尚人格至今都是社会奉行的道德操行准则。</p> <p>  善卷先生教化炎黄子孙要常持善德,常怀善德,常秉善德,以德修身,以德立人,以德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至于在当今的中华辞典文库里呈现出“上善若水”、“独善其身”、“善始善终”、“积善行德”等若干词条成语、警世名句,以及许多关于善德的故事传说。</p> <p>  现在善卷垸的父母官继承了善卷先生的善德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 <p>  善卷垸的迎宾小区已建成“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客人纷纷在展示橱窗前拍照留念。</p> <p> 孤峰塔,它坐落在德山孤峰岭,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周围的沅江及城市风光尽收眼底。</p> <p>  传播“德善文化”的乾明寺。它地处德山东麓,始建于唐初,历经沧桑,多次被毁,清末重修。建国后政府先后二划拨建设用地61亩,明禅按唐代乾明寺的规模恢复重建。今日乾明寺,山门宏伟壮观,庄严的万佛殿供奉清净法身毗庐遮那佛,背面是送子观音菩萨,四周设一万零八十尊小金佛,既可庄严道场,又满足佛弟子传播“德善文化”广种福田的需求。</p><p><br></p> <p class="ql-block">  九、改写中国文明史的城头山文化遗址</p> <p class="ql-block">  常德市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将中国古文化提早1000余年。遗址被公认为所知中国最早的一座古城,保存极好,考古价值最高。遗址发现有城垣、城门设施、环城壕、护城河、房址、陶窑、祭坛、道路、墓葬以及城垣底层的水稻田等遗址。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炭化的稻粒等。</p> <p>  城头山遗址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是探索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史前聚落、农业起步和发展等极为难得的聚落遗址。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风景区距常德市34公里,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迹地。桃花源始于秦,见于晋,兴于唐,盛于宋,历史上享有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的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陶渊明、李白、刘禹锡、苏轼等都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墨迹,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4A级景区。(图为渊明祠)</p> <p class="ql-block">  十一、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禅隐之地夹山寺</p> <p class="ql-block">  夹山寺于常德市石门县城东南八公里处,因境内东西双峰对峙、南北一道中通而得名“夹山”。面积740公顷,森林覆盖率90%以上,园内群峦叠翠、万木峥嵘,是邑郊园型森林公园,2014年被评为“中国AAAA级旅游区”。</p> <p>  夹山寺已有1130余年历史,享唐、宋、元“三朝御修”盛誉,寺院内有山门殿、南清池、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金殿、闯王迷秘宫、灵泉宝塔、斋堂、寺院古树群落景观。夹山寺是佛教禅宗祖师讲经说法之所,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住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p> <p>  闯王陵园。位于夹山寺西侧山坡坞形地,坐西向东占地30亩,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兵败后化名奉天玉禅隐夹山寺圆寂后的安葬地,由一组仿古建筑和绿化带组成,庄严肃穆、气势雄伟。</p> <p>  陵园内有陵卫、李自成禅隐夹山纪念馆、永昌池、大顺桥、紫石牌坊、神道、石相生、陵寝、野拂塔、明楼、碑刻长廊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塑像。</p> <p>  洗墨池,它是历代来夹山的文人骚客、高僧奇士写诗作画清洗笔墨的地方,借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李自成在此曾经写下“满不满,清不清,一齐反,得太平”的诗句,所以又叫“不满清池”。</p> <p class="ql-block">  十二、石头之城星德山</p> <p class="ql-block">  星德山位于常德市桃源县境内,特征主要体现在奇观、奇松、奇石、奇峰,尤为特别的是寺庙全由石头砌成。美丽的星德山高842.5米,与慈利道教圣地五雷山隔山相望,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且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道教名山。</p> <p>  明朝天启二年,桃慈二县官员奉诏修灵宵行宫,以后又经几代道人数度扩建,形成了以星子宫为主体的古建筑群。</p> <p>  因此山紫砂岩开采便利,所以古建筑皆为石结构,石墙、石阶、石门、石瓦、石柱、石梁,雕刻精美,珠联璧合。星德山现存的星子宫、寝宿殿、火工殿、王爷殿、百子堂、南天门等建筑,风格统一,结构严谨,蔚为大观,为国内所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与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道教发展脉络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十三、颇具乡村特色的红烨风情文化基地</p> <p class="ql-block">  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乡红烨风情文化基地。</p> <p>  赵必振纪念馆。赵必振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人,先后就读于常德德山书院、长沙湘水校经书院,受康有为今文经学影响较深。戊戌变法前夕,参加院试,补博士弟子员。</p> <p>  戊戌变法失败后,赵必振目睹国事日非,心中悲愤,于是与邑人何来保等结“寒社”,日事吟咏。光绪二十六年,与何来保组织常德“自立军”,谋应唐才常起义,事泄,化装逃往桂林,不久,清廷通缉令至广西,乃由圣学会友人龙赞侯帮助,经澳门逃亡日本。到日本后,任《清议报》、《新民丛报》校对、编辑,常以“赵振”、“民史氏”笔名撰文,揭露清廷腐败政治。</p> <p class="ql-block">  赵必振还翻译了《日本维新慷慨史》、《日本人权发达史》等著作多种。辛亥革命爆发,与熊希龄拥护共和,他衔命奔走于南京、上海间,积极与革命党人联系。民国成立,他随熊希龄出入财政部,陆续任职十余年。民国17年,北京政府解散后,赵必振乃应约去民国大学、华北大学任教。“九一八”事变后,赵必振回湖南,后从事教育工作,激励青年爱国热情,并将讲稿编成《国学概论》一书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必振被聘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撰写《自立会纪事史料》等书。1956年病逝于长沙,享年84岁。</p> <p class="ql-block">  十四、穿紫河桥墩、洞(过道)文化</p> <p class="ql-block">  利用穿紫河上的桥梁桥墩和人行过道,通过布画的形式展示常德的优秀历史文化。</p> <p>  白马湖桥墩壁画。公元805年,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被朝廷贬到朗州即今日常德,当了十年“司马”。他在游览白马湖时,写下了著名诗篇《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给常德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白马湖桥壁画竞帆。</p> <p>  长胜桥壁画桩巴龙,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属于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起源于湖南常德石门县沱水流域太平镇和穿山河一带。</p> <p>  传说沱水一带孽龙穿山,有莲花洞、撑身坪、溅边河、缠角凼、失娘坪、回龙寺、死娘坪等印证地。桩巴龙是孝悌的代表,清明扫墓这一古老习俗的忠实实践者,这个传说流传久远,在湘鄂边区妇孺皆知。</p> <p>  七里桥壁画常德古城风光。</p> <p>  壁画昔日七里桥庭院。</p> <p>  壁画“文运昌盛”的七里桥。</p> <p>  七里桥壁画“沅水莼情”。</p> <p>  壁画七里桥古建筑。</p> <p>   遇仙桥的故事,采用锻铜雕塑、手绘壁画的手法描绘了翱翔、一江两岸、遇仙。</p> <p class="ql-block">  十五、常德河街风情</p> <p class="ql-block">  常德河街是以旧时期沅江边上的麻阳街、大河街和小河街为原型,依据历史故事、文化、雕塑和建筑,以餐饮、文化、民俗休闲、住宿等为主,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记忆古街。</p> <p>  常德河街始于战国楚威王治下,成于明朝正德年间,盛于清末民初时期,毁于日寇入侵之时。</p> <p>  常德河街,是刘禹锡、杨嗣昌、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名人浓墨描绘的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是烙印在常德的“清明上河图”。战国“珠履坊”、“春申君府邸”、唐朝刘禹锡故居、代表麻阳街历史的“麻阳会馆”、承载着当代两大文化名人沈从文和黄永玉故事的“平安客栈”以及洪帮聚集地“鸳鸯走马楼”……有据可考的典故、有迹可循的旧地,更有文化大师黄永玉在高龄91岁时深情题写的“常德河街”……这是个武陵人留住乡愁、延续乡愁的地方,也是异乡人感受乡愁、牵动乡愁的地方。</p> <p>  仿古麻阳街“长不过3里、宽不过4尺”,以单边屋搭城墙而建为主,临河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主要经营干货和全国各地风味小吃。</p> <p>  现在大河街为千米大街,还原了1943年前洋行、店铺和住宅,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单体以四合院和窨子屋为主。</p> <p>  仿建的小河街,全长约331米,建筑略比麻阳街大一些,采用砖木结构,主要经营小吃和特色餐饮,标志性建筑为南熏楼和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  河街黄婆擂茶馆。常德擂茶是从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流传至今,做工非常讲究。首先是器具 ,需要专用的制茶擂钵和半米长的擂棍,由制作者两腿夹住陶制的擂钵,把绿茶添进钵里。然后,再舂捣,旋转。边添些熟的花生仁、黄豆、芝麻,等钵里的东西用棍擂得细细糊糊的,就可以拿起来用开水泡了,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点糖或者盐,这样一碗香气四溢的擂茶就成了。夏天闷热至及,最爽的便是邀上一群好友去喝擂茶。今天去我家,明天去你家。三五成群,叽叽喳喳,泡上一碗擂茶,摆上自家制作的薯片、锅巴、炒米花、辣椒萝卜等干菜,再做点粑粑,一吃就一下午,一喝就三四碗,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  十六、反应地方风情的常德戏曲</p> <p class="ql-block">  1、常德花鼓戏。它属湖南省汉族戏曲剧种,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常德花鼓戏刘海砍樵。</p> <p class="ql-block">  常德花鼓戏刘海砍樵的传说: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p> <p>  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p> <p>  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p> <p> 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p> <p class="ql-block">  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p> <p>  刘海回家后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p><p><br></p><p><br></p> <p> 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领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p> <p>  胡秀英失去宝珠就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2、常德丝弦。它是一种以唱为主、说唱穿插交替的民间表演艺术样式。</p> <p>  常德丝弦是中国十大地方曲艺之一,也是湖南曲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种。</p> <p>  常德丝弦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3、常德汉剧。它是湖南省的地方传统戏曲之一。以常德的鼎城、桃源、汉寿为中心,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湖北西南部和贵州东部地区。</p> <p>  常德汉剧兼有高腔、弹腔、昆曲3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p> <p>  常德汉剧与荆河戏、巴陵戏的声腔、剧目及表演风格大体相近。</p> <p class="ql-block">  十七、传承红色基因的丁玲公园</p><p class="ql-block"> 丁玲公园是常德市首个以文化名人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公园,集历史名人纪念、民俗文化展示、休闲游乐、湿地景观保护为一体的,能满足市民游玩的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丁玲,女,生于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2岁。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常德临澧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毛主席高度赞扬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她的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p> <p class="ql-block">  公园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  文化街雕塑。</p> <p class="ql-block">  文化街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公园游乐场。</p> <p class="ql-block">  公园湖色。</p> <p class="ql-block">  十八、深具文化底蕴的屈原公园</p> <p class="ql-block"> 屈原公园是常德人民为了纪念屈原,由原临江公园改建而成。屈原是楚文化的代表人物,曾到过常德市的许多地方,并留下了“沅有芷兮澧有兰”等许多名句。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屈原雕塑为白色的花岗岩,体现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形成广场的中心景观。还在公园设立了诗作碑刻,将屈原的《天问》等诗刻在了汉白玉的石碑上,形成一本流动的诗集,游客可一路赏景一路诵诗。</p> <p class="ql-block">  公园牌坊。</p> <p class="ql-block">  屈原塑像。</p> <p class="ql-block">  诗刻《天问》。</p> <p class="ql-block">  法治掠影。</p> <p class="ql-block">  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  碧水蓝天。</p> <p class="ql-block">  生态优良。</p> <p class="ql-block">  游人赏景。</p> <p class="ql-block">  草翠花香。</p> <p class="ql-block">  十九、内容丰富的《东方红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常德市《东方红博物馆》,是一家私人管理经营的国家三级博物馆,有国家文物局登记的藏品2万多件,以展览与常德相关的党史、历史为主。现为“湖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实践基地”、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常德市机关党员学习教育基地”、“常德市非公党建学习教育基地”、“湖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常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  大厅。 </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人员在院子里留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