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分享之一一《呼兰河传》讲座

云飞

<p class="ql-block">主讲/云飞</p> <p class="ql-block">如何品读《呼兰河传》</p><p class="ql-block"> 金秋之际,我们战胜了疫情,回复了正常生活,马兰花书社又开展了一轮金秋线上读书讲座活动。非常感谢马兰书社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们隔空相伴,共读一本书,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以《呼兰河传》为蓝本,“如何去读一本好书",从那些角度去挖掘其中的最有意义的东西,尤其是喜欢写作的人又怎样从中得到启迪,有那些写作手法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我们都知道,读一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我读过,知道这个故事,记得一些情节上,而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其用意是什么,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可能拿到一本书上来就开始读,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内容,一目十行,就想知道结局如何。这样即使你读的书再多也不如仔细钻研一本好书更有用。</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当老师养成的习惯吧,我拿起一本书如果不熟悉这个作者,我一定会先去查询一下其人,那怕就是一个简介也好,弄明白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都有哪些作品,为什么写这本书,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明白些什么,然后有目的性地去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前段时间刚读了这部书,感触很多。 今天我就以巜呼兰河传》为例,讲一讲怎么去读这本书,借此向大家推介萧红的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一一萧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于萧红,我想很多朋友,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定是不太熟悉的,这位名声姗姗来迟,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据的巨大分量只是在现在才清楚的显露出来的女作家,在短暂如焰火的31年生命中,在短短8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官吏家庭,应其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被称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曾看过鲁迅先生为她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写的一段序言:“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与新鲜。”这样高度的评价是很少见的,让我不禁觉得也许评论家们所说的“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的言论也未尝是空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p> <p>&nbsp; 关于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我以《呼兰河传》为例后面加以细说,</p><p> 下面先淡谈我读这本书的感悟与收获:</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读这本书之前,就查阅了关于萧红的一些资料,了解些她作品的风格,甚至都看了关于萧红的一些八挂文章,然后才去读的。</p><p> 我与很多人一样,在初见《呼兰河传》这本书时,心想大约也就是一个故事、一片土地、一段乡愁。可读过一个章节时就会发现,远不止这些,当读到书中的那一段简单的看透世事的话后,才知自己道行真正是浅的可怜!&nbsp;她用文字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的图景和人物画面,活生生写出了那些潜藏在深处的孤独灵魂,这种形而上的生命状态的书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挖掘,如下面这段:( 这段文字有的版本写到了前言里。)</p><p>这段的原文是这样的:</p><p>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nbsp; &nbsp; &nbsp; &nbsp;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nbsp; &nbsp; &nbsp; &nbsp;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nbsp;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nbsp; &nbsp; &nbsp;</p><p> &nbsp;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nbsp; &nbsp; &nbsp; &nbsp;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是这文字,说的是大实活,但这直率朴拙的文字后面隐藏着的深刻如果不知道作者生活的年代及环境是体会不出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反复读了几遍,才真正品味出:&nbsp;萧红是用她那女性特有的书写方式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从而折射出悲悯的深度人性,让我们以一种无限宽广的胸怀来召唤一份真情,一片温情。</p> <p>  现在我们来纵观小说,从整体来看小说的艺术成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说主要讲述了“我”小时候在老家呼兰县所见所闻以及我的生活。全文分为七章,读的时候你会发现:虽有人物描写,却没有主角;虽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从城中交通要道上坐落着的一个“大泥坑”,到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我与祖父相依相伴,快乐自在的往昔日子,和我的几家邻居各自的生活悲喜;我的性情古怪的亲戚有二伯,和拉磨邻居“冯歪嘴子”的命运跌宕······萧红用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旧中国的社会现实生活画卷。她不是单讲故事,而是让你读来觉得平实的叙述中其实有很多内在的东西,那就是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揭示出民族的劣根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到这,我们马上会想到鲁迅,这一点她正是受鲁迅的影响,但与鲁迅不同的是,她不像鲁迅"像匕首如枪刀"那般锋利,她的文字有轻松,有沉重,也仍然有美。有对家乡各种人物和生活的追忆,更有自己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小说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的描写,不论是景色还是人事,那样看似浓墨重彩实则又逼真的可怕的文字,让我们难以想象。</p><p>&nbsp;&nbsp;&nbsp;多处白描的写法,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呼兰小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白描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文学意义中的白描是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描述和概括事物的形象,不添加任何修饰词语、不增加虚拟夸张的成分。不论背景、不求华丽,突出主题、文字朴实是白描最大的特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呼兰河传》中运用了大量的白描表现手法,突出了冬天的寒风凌冽、民俗活动跳大神、唱秧歌的热闹,还有文中我那充满生机的大花园。</p><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我们要写回忆性的文章就应该学一学萧红的写法,人家萧红可是在年近30岁时,在异乡回忆自己四五岁光景时的家乡,却可以连城中东二道街上的“泥坑子”、家里储藏室里的母亲甚至祖母的嫁妆、院中邻居的生活境遇都记得如此清晰。也许有虚构的成分,不可全当真,但是那一字字、一句句的书写却是既使我不用心去读,也乃能读出感情来的。现在我可以毫不犹疑的说萧红的书是我读到过最用情去描写的,也是最走心的。不因那天花乱坠的辞藻,只为那最最平凡最最生活的言辞&nbsp;&nbsp;一一</p><p> 这就是我们该学的用情,用心去写!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所以才感人致深。</p><p>&nbsp; &nbsp;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海外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就像我们前提到的,鲁迅的忧愤大多立于纸上,不等读者慨叹文中早已群起激愤;但是萧红的《呼兰河传》,虽也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但更多的是淡淡的叙述,通过年幼的“我”的视角来展现和叙述,更中立也更有力。</p><p>&nbsp;&nbsp;&nbsp;&nbsp;&nbsp; </p> <p>读完萧红的书,我有一种有冲动,不为感动,不为文字,只是想见一见这位传奇般的女子,虽然,只能找到几张照片,你会为之惊艳,而后惋惜。即使已不可挽回的没落了,仍可在心中永久。</p><p>如果要给在现代文学史有影响女作家如萧红,张爱玲,丁玲这三个人排名次的话,评论家陈晓明教授说:“张爱玲可以放在萧红的后面,丁玲的前面"。可见萧红排首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面我就把这本书介绍给喜欢萧红的书友们。希望这本书成为我们开启萧红这座文学精神的钥匙,轻叩门扉,盈步缓行,你将会和我样收获一个与众不同的天地。</p> <p> 书中还有一片段印象深刻:我家的一户邻居胡家养了个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认为打了才有规矩。胡家就越打越凶,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死去了。&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样的封建迷信不算少见,但是书中没有直接的评价,只是通过“我”夜夜听到的哭声、知道小团圆媳妇没有被鬼附身只是生病了等等描写,娓娓道来,却足以让人愤恨难平。&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 这篇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生前完成的一篇长篇小说,该书于1940年12月12日完稿,此时的萧红已经身患肺结核,客居香港养病,拖着病重的身体完成了著作。《呼兰河传》一经发表连载完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离世了。它以抒情的笔调,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直率朴拙的情趣共同构成了令人痴迷的"萧红体"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茅盾先生曾评价道:《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一&nbsp;&nbsp;&nbsp;&nbsp; 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一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p><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是这样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萧红的绝世之作。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的剖析与批判,在体裁上开创了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在语言上文字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沉郁伤感,因此这部作品无论在思想上体裁上还是语言风格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显示出了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p><p>&nbsp;&nbsp;&nbsp; 《呼兰河传》中的一些章节由于描写的精彩抒情优美,曾被节选入课本,如《火烧云》《祖父的园子》等。</p> <p>第一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章共由九节组成。在这九节当中,作者一步步地介绍她所要描写的对象-那个被称作 “呼兰河”的东北小城。从开始的十字街描写到东二道街、西二道街、染缸房、扎彩铺等等,还有除此之外的些小胡同。这些浸透着整个小城精神气质的实物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情境里,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画了一幅呼兰河城的素描画,读来如在眼前,自然而真实。</p><p>作者在这一章里语气平和,用孩童的视角来审视她眼中的呼兰河和城里的人们。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显得特别好玩且有趣,一切又都那么新鲜。在作者片段化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人,他们没有名字,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卖馒头的、卖豆腐的、行路人、车夫、卖豆芽菜的女子、卖麻花的、卖凉粉的等等,这些人是生活在呼兰河城中不同的群体形象。他们悲悯地在这个古老的小城生活,承受着生活的贫穷与种种苦难。</p> <p>  作者在这一章里语气平和,用孩童的视角来审视她眼中的呼兰河和城里的人们。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显得特别好玩且有趣,一切又都那么新鲜。在作者片段化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人,他们没有名字,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卖馒头的、卖豆腐的、行路人、车夫、卖豆芽菜的女子、卖麻花的、卖凉粉的等等,这些人是生活在呼兰河城中不同的群体形象。他们悲悯地在这个古老的小城生活,承受着生活的贫穷与种种苦难。</p><p>作者用象征性的手法来写大泥坑的一片混沌,预示着几千年小城中人们的生死轮回,一切都在漩涡之中生死挣扎。还有“扎彩铺”,在这里,扎彩铺什么都有,一切都活灵活现,以至于人们都非常美慕到了阴间的生活。人们没有自觉的生命意识,一切都是随着事物的生而生,随着它的死而死。</p><p>作者就是这样,用白描手法概括出了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呼兰河城,并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来叙述这个沉闷、寂静的小城:通过那些碎片化的场景描写,写出了这个封闭小城中沉默的国民以及藏在深处的灵魂,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语言都表现出受传统社会影响的僵化的思想及蒙昧的生命状态</p><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章节中有些语句值得玩味,作者就是在这样的语言中告诉我们其写作意图,起到了点题的作用:</p><p>①如"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p><p>品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呼兰河的小城里,人们受尽了压迫和顺从,就像天气对人们的影响一样,夏天穿什么衣服,冬天穿什么衣服,太阳升起来了就起床干活劳作,太阳落下了就歇息睡觉,日复一日成了一种习惯一一受尽了压迫的习惯!</p><p>②又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p><p>品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春夏秋冬四季是自然之道,雨雪风霜也是自然现象,但人们在遭受压迫后,凄凉的死去,他们看生死都是自然的结果,却不知是因为命运的不公,是统治者的压榨带来的结局。</p><p>这样一声不响的就去了,离开了这个人世,也许是一种解脱吧!可悲的是人们并没有能力去反抗什么,勉强活下来的也是苟延残喘罢了!</p> <p>第二章</p><p>&nbsp;&nbsp;&nbsp;&nbsp; 在把呼兰河城的整个布局和人们卑琐平凡的生活介绍完后,作者接着用四个小节介绍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第一节着重讲跳大神的场景;第二节讲述七月十五盂兰会上,放河灯的情景;第三节叙述了秋收后,人们看野台子戏的经过;第四节描写了四月十八娘娘庙会“逛庙”的始末。</p><p> 作者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场景:治病的大神、请神的经过、笙管笛箫下的河水、幽幽河水上的河灯、看野台子戏的人们、亲人久别后的聚会、买不倒翁的孩子、求子的女人等。在对这些熟悉的故乡景致进行温情回忆的过程中,萧红更多的是以批判的眼光,用和鲁迅相似的讽刺手法,对这些场景背后深层次的意义进行挖掘,对承袭千年的封建愚昧风气的国民性进行入木三分的揭示。</p> <p>  这一基调,在本章的开篇就奠定了:“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p><p>&nbsp;&nbsp;&nbsp;&nbsp; 盛举是什么?原来只是跳大神、放河灯等活动,这些活动无一不和封建迷信紧密相连:请神仙治病、放河灯让鬼超生、求龙王爷降雨得丰收、拜娘娘求子等。 这些看似庄重肃穆的活动,经过看热闹的人的戏谑,已被极大娱乐化。人们正是在这一一个个闹剧般的盛举中,得到了满足,安于现状,快乐且麻木地生活下去。</p><p>&nbsp;&nbsp;&nbsp;&nbsp; 这一章跳大神到夜晚时有这样一句话:</p><p>①"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p><p>②"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p><p>品析:</p><p>短短的十几个字,借星光和月亮的光华来表达人生的悲凉境遇,而这一切都封建社社的黑暗所致。紧扣主题。</p><p>&nbsp;&nbsp;&nbsp;&nbsp;&nbsp; </p><p>③,还有在庙会上的这两处描写:</p><p>&nbsp;&nbsp;&nbsp;&nbsp; “所以到了老爷庙磕头的人,心里比较虔诚,因为那泥像,身子高、力气大。到了娘娘庙,虽然也磕头,但就总觉得那娘娘没有什么出之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性很不好。"</p><p>"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p><p>品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句话揭示了些社会现象,俗话说"人善被人欺"便是这个道理。在作者的童年时代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老实人被人欺负,受欺压,人们根本就没有了同情之心,这一切都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p><p>④&nbsp;&nbsp; “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尔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换打的缘由。"</p><p>品析:</p><p>&nbsp;&nbsp;&nbsp;&nbsp;&nbsp; "温顺"这个词在我们看来是性格温和与人为善的意思,是善良的一面,但在旧社会的呼兰河城里,却是成了软弱,成了挨打和欺压的缘由,可见社会是多么颠倒黑白。</p> <p>第三章&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一章,小说中的第一个正式人物出场了,那就是“我”的祖父。在作者写作的1940年左右,她已经因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阔别故乡十几年了,此时的作者身处异地,感受着祖国正在遭受的灾难。她带着国破家亡的忧伤,内心里涌现出一个女性作家的片片柔情。这时候,她更希望在心灵上得到精神慰藉。而在她的记忆中,给过她最美好温情的记忆的无疑是她的祖父。</p><p>作者用孩童的视角讲述了“我”和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与其他章节相比,本章的叙述明显欢快、灵动了很多。面对“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的手指”,“我”在祖父那里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和依恋。在祖父这里,没有恶言恶色和冷漠的表情,“我”、祖父和后花园连结在一起就是快乐、自由和满足。祖父对我的宽容、和“我”玩耍、教“我”学诗等,都极大程度上表现了他对“我”的爱护,在祖父这里,“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情。作者笔下的“后花园”,犹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调皮任性在其中一览无余。</p> <p>  因为作者对祖父饱含深情,所以文中用一种诗化和散文化的语言贯穿始末。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慈祥、和蔼、爱笑、有耐心的祖父。这些来自于祖父的欢乐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怅惘的美好回忆,在这回忆里,有一种渴望,也有一种留恋。</p><p>(选自课文的《祖父的园子》就出自这一章。)</p><p>这章值得赏析的句子很多,如这段:</p><p>&nbsp;&nbsp;&nbsp;&nbsp;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p><p>品析:</p><p>&nbsp;&nbsp;&nbsp; 花儿、鸟儿、虫子与人相比,并不是什么智慧的生物,但它们是自由的,活得潇洒快乐。与人相比,花鸟鱼虫都是幸福的,而自由二字对于被统治者来说,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虽无法得到,但人们却非常期盼。</p> <p>第四章 </p><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一章,作者的叙述基调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些花草盛开、充满生机的后花园,已经变得没有了先前的生机和活力,家园的荒凉顿时呈现在“我”的面前,使“我”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在本章后四节的开头,作者反复说着“荒凉足以说明这个时候,“我”的寂寞童年和已经不再繁华的乐园。</p><p>[图片]</p><p>这里,作者依然用孩童的视角来看周围的一切,这些景物和人有时候会让,人感到忍俊不禁,作者行文上既充满童趣,又有一种童趣背后的丝丝悲凉。作者通过“我” 周围普通人的生活来描写这个现实的世界-一 切都是那么孤独落寞。,人们死气沉沉, 没有生的渴求也没有死的畏惧。</p><p>那住那既“动”且“摇”的粉房的人,对于房子要倒根本无动于衷。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而故意去做一些事情,上房摘蘑菇、儿媳妇给请跳大神等等。小城中人的生老病死都默默办理,那种冷静、麻木、无动于衷让人感到无奈和不解。这些沉默孤独的国民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人们沉默且悲哀无奈地活着,逆来顺受,没有反抗也没想过改变,安于现状。这又呼应了前面那关于生老病死的那段话。</p><p>&nbsp;&nbsp;&nbsp;&nbsp; 小城中的人们一天一天这样过着,也许那些盛举能够稀释他们生活中的些许解压力,萧红用地那淡淡的朴素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善于遗忘、麻本而不想改变且不断忍耐的小城形象。</p><p>赏析句子:</p><p>①&nbsp;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看很危险,我去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p><p>品析:</p><p>&nbsp;&nbsp;&nbsp;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底层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统治阶级眼里,穷人的命也就变得不值钱了,因此不足惜,生死危险却不算什么,好比烂命条。可见人生苦多。</p><p>②&nbsp;&nbsp;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家空人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寒因此而来了悲哀。</p><p>品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们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生存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这是原始性的顽强。植物的生存跟容易,因为需求很少,而作者的童年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即是如此,他们的生命力顽强,顽强地活着,只是活得很悲凉。</p><p>&nbsp;&nbsp; 作者用人们的生活现状来抨击封建统治者对民众的压迫和剥削,深深地关切着底层百姓的命运。</p><p>③&nbsp;"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p><p>品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生活在旧社会约老百姓,一生的劳碌和打拼,却看不到光明的存在,也看不到人生的未来,他们的一生都被凄凉二字罩着,想通过反抗来打破命运的桎梏,却始终只是悲凉。</p> <p>第五章&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 第五章用了全书五分之一的篇幅来写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经历,整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上场了。我们在这一章看到的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少女,被一群受到愚昧思想禁锢的人们活活残害致死的图景。小团圆媳这个故事,集中体现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p><p>[图片]</p><p>“团圆媳妇”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陋习,一般被称为“ 童养媳”,也就是把未成年的女孩子嫁到男人家做媳妇,按照传统的礼教来约束这些还应该绕膝玩耍的女孩子。小团圆媳妇本来健康活泼,但是在这个被封建礼教封闭的小城,这样的媳妇是要被调教的。因此,她的婆婆为了让她守规矩,甚至只是为了自己舒心,而任意打骂她,在她们看来,童养媳还不如一只鸡值钱。打到最后,小团圆媳妇在极度的恐惧中得了病”。这个时候,包括邻人在内的民众是怀着一颗朴素的“好心”来帮助小团圆媳妇,以希望她好起来。人们这种杀人的集体无意识,以及杀人的隐蔽性和残酷性让人感到悲惨和痛心。在这个时候,一向勤俭的婆婆舍得花钱来给自己的媳妇治病, 突出了她的愚昧无知和麻木残忍。我们不得不说,她也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在她身上,有着男权中心主义的深深痕迹。</p> <p> 小团圆媳妇平静地死了,有二伯和老厨子却是一种毫无任何悲伤的感觉,而在“我”这个孩童眼里,他们居然谈论鸡蛋汤和酒菜,“ 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作者通过一种冷静得近乎冷漠的旁观方式进行叙述,对有着封建愚昧陋习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p><p><br></p> <p>第六章&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 继上一章写了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命运之后,本章集中刻画了“我”家的长工有二伯这个人物。</p><p>这个悲到性的人物,一无所有,居无定所,做长工三十多年,拥有的只是那破烂般的行李。在“我” 的眼里,有二伯很古怪,给他东西不吃,不给就骂。在这里我们看到他只是希望有人来关注他,来知道他的存在。通过其他的细节也都可以看出有二伯的自卑心理,他很孤独,跟人话很少,却经常对着鸟、石头子等说话。</p><p>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影子。虽然地位不及仆人,但当有人半开玩笑地叫他“有二爷”、“二掌柜的”等时,他的内心里却得到了一种极大的虚荣与满足。他受封建思想毒害严重,处于仆人地位,意识里却是主子的思维。当比他小很多的“我”父亲打他时,他没有反抗,默默承受。后来用自己的偷和指桑骂槐来报复。</p> <p> 这种病态下的人是中国几千年来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人的缩影,有二伯是这些人的典型代表。有二伯艺术形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作为一个小人物,作者很鲜明生动地指出了他身上的固有的国民性,善良且偷窃、自卑且自尊、麻木且时而清醒...这是一个具有阿Q精神的小人物,体现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p> <p>第七章&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章主要讲述了冯歪嘴子的故事。</p><p> 冯歪嘴子是磨房的伙计,他本本分分,辛勤劳动,对人热情。第一节通过两个情节表现了他的质朴品质:一,他干活的磨房和“我”家后园隔着一扇窗子,夏天,蔓生的黄瓜把窗子遮得严严实实。此时,人和人说话便看不见对方。当其他人悄悄离开后(有的甚至是故意离开,捉弄他),冯歪嘴子依然热情地说着;二,他做生意,卖黏糕,当看到“我”想吃黏糕时,会主动送给“我”吃。</p> <p> 他是勤快的,能干的,人们都这样认为,跟他们认为王大姑娘一样。但当人们发现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私自结合,并有了一个孩子后,各种恶语恶言纷至沓来。在人们鄙夷的目光中,冯歪嘴子一家仍旧过着简陋但温馨的生活。孩子渐渐长大了,希望也日益增多。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王大姑娘得病死了。此时,人们认为冯至嘴子和他的儿子要完了,但冯歪嘴子依旧好好地活着,他的儿子们也渐渐长大。</p><p>本文没有说冯歪嘴子一家的结局, 而是采用了开放式的故事结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但一字一句,无不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对冯至嘴子一家的美好祝愿,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p><p>尾声</p><p>&nbsp;&nbsp;&nbsp; 过是全书的尾声部分,语言隽永质朴,合着淡淡的忧伤,此时,萧红患病,客居香港,童年回忆中的温聲美好部分无疑是对她最好的心灵抚慰,此处,她的叙述视角从孩童变成现实中的成人,过往的美好或不美好的人和事,经过时间的侵蚀,都成为陈迹,消失了踪影,模糊了原状。面对物是人非,时移世易,人所能做的是缅怀。</p><p>著名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萧红正是含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来写自己的故乡小城呼兰河的。她爱淳朴的乡情,爱美丽的四季风景,爱富于生活气息的活动....但她也恨呼兰河的古老保守,恨人们思想的封建愚昧,恨丑陋恶劣的国民性.....</p><p> 在前七章,她把这种爱和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书的结尾,她抹去了天空中由愚昧、保守、丑陋组成的鸟云,让有温度的阳光再次照亮大地,温暖她的心扉。她对故乡、对祖父、对自己的童年是无比热爱和怀念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本章,作者采用回环复沓的抒情手法,充满诗意的语言,在缓缓有韵律的文字中,给人以无限的暖意和温情,读罢,令人回味无穷。</p><p> 在尾声的开头,作者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我们祖父,现埋着我的祖父。”</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代一代的人生活在这座小城里,他们的境遇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子子孙孙都是逆来顺受的命运,逃不掉的被剥削和压迫。</p><p>&nbsp;&nbsp;&nbsp;&nbsp;&nbsp;总体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还是前面说过的,最能打动我们的:萧红用女性特有的书写方式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从而折射出悲悯的深度人性,让我们以一种无限宽广的胸怀来召唤一份真情、一片温暖。</p><p>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讲到了也只是皮毛,小说的艺术魅力以及精髓所在,还需要书友们自己去品味,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多多!</p><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云飞</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2020.10.24</p><p>(10594字)</p> <p class="ql-block">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