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识才女陈喜山</p><p class="ql-block"> 袁立峰</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喜山(女),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1949年10月出生,大专文化。</p><p class="ql-block"> 陈喜山自幼酷爱中国古诗词,是受其当中学语文老师父亲的影响。其父陈澄老师,文革前曾是灌南县中学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为人厚道,是一位受广大师生尊敬的老师。陈喜山是在涟水县老家读的小学和上的初中,初二时转入灌南县中学。其父对其要求极严,每日必写日记一篇,日积月累,在父亲的熏陶和严教下,写作能力脱颖而出,多次在学校举行的写作和朗诵大赛中夺魁。严师出高徒,有其父必有其子,也为她曰后的诗作响誉中华诗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陈澄:江苏涟水人,生于1916年11月18日。故于1978年2月1日。陈澄老师毕业于扬州界首师范学校,62年后在灌南县中学任语文老师。陈澄老师文革中受到迫害,身心遭到摧残,因而过早病逝。陈澄老师是陈喜山的老父亲,他为女儿起了个响当当的男孩名子:陈喜山。所以大家都闻其名,认为是男孩,观其人,确是大美女。不过,陈喜山的过性确实象男孩,有一股男子汉的气质!她的诗作更是豪气冲天,有一股大家风范,堪称女中豪杰!</p> <p>陈喜山自幼就养成了爱不释卷的好习惯,无仍走到那里,身边手上总是离不开书本,这也是诗人的一大“恶习”吧!</p> <p class="ql-block">在演出的空余时间,陈喜山也会迷恋一些诗词,习惯成自然,终究练成了笔下生花的诗词女状元。</p> <p>在家里陈喜山也是手不释卷,在诗词的海洋里搏击风浪,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格律诗词水准,口占笔耕可谓精彩纷呈,华章照人。</p> <p>这是在洪泽湖采风,和诗友的合影,举手投足尽显诗人的儒雅和风度。</p> <p>好的诗词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是诗词的美妙之处。照片上前一人为陈喜山,是在生活中采风。</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金湖县诗友在洪泽湖大堤采风留影,中间穿红衣服的为陈喜山。</p> <p>这是和涟水县春之韵艺术团朋友们的合影,中排右三为陈喜山。</p> <p> 陈喜山对古诗词和新诗都有研究,而且都取得了骄人的收获,她曾历任淮安市诗协、楹协、巾帼诗社的常务理事,是国家、省、市、县四级诗协的会员。其诗作多达1800余首,三分之二为各级诗刋录用。陈喜山还出版了两本诗集,即:《矞云集》和《长虹集》。书名起的好呀!大家都知道,三色彩云为矞云,七色彩云为长虹。意味着陈喜山的诗作尤如矞云般的华丽,诗的意境象长虹一般气贯长空!美哉!妙载!可敬可贺!可歌可赞!</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陈喜山被授于“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同年7月荣获“中华诗词终身奖”及中华诗词状元等殊荣。</p> <p class="ql-block"> 看了陈喜山的诗作,受其感染,不由得又替诗人做了三集小年糕,每集都賦诗一首,由于我不懂格律,陈喜山还帮我作了修正,在此表示感谢!现将拙作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喜山自幼爱花黄,</p><p class="ql-block"> 岁月蹉跎意志强。</p><p class="ql-block"> 善舞能歌心底善,</p><p class="ql-block"> 饱尝笔墨好文章。</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岁月蹉跎成幻影,</p><p class="ql-block"> 人生笑对汇奇珍。</p><p class="ql-block"> 英姿娇健芳龄显,</p><p class="ql-block"> 七彩余辉倍有神。</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无声诗赋万千言,</p><p class="ql-block"> 满载长虹女状元。</p><p class="ql-block"> 耕植诗坛荣誉著,</p><p class="ql-block"> 矞云掘起兴家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