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澳门大三巴

鹤乡

<p><b style="font-size: 15px;">澳门大三巴 </b></p> <p>大三巴位于中国澳门炮台山下,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的“三巴圣迹”(包含了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构成的景致区)。其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 </p><p><br></p><p>大三巴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为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三巴”即“圣保禄”的粤语音译。该教堂始建于1580年,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此墙因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p> <p>澳门大三巴牌坊前临68级石阶,牌坊与门前延伸而下的石阶构成了闻名澳门的胜迹。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畸形珍珠barroco)式建筑物。大三巴牌坊共分5层,从上到下都镶嵌着、雕刻着形态迥异、笼罩着浓厚基督教色彩的艺术群像。</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留影</b></p> <p>去澳门旅游,充满异域气息最出名的景点就是位于老城中心的大三巴牌坊了,它早已是澳门的城市名片。</p> <p>大三巴虽名叫牌坊,但其实和牌坊没有关系。它的正式名称叫做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一般称为大三巴牌坊 ,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广东话,因为“三巴”的读音听上去很像“圣保禄”。</p> <p>大三巴的很多建筑细节都非常值得玩味。它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整个墙壁都是巴洛克式风格。由于当时参与建造的工匠有中国人、日本人,所以小部分的设计雕刻却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比如上面有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这些都让大三巴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第一层</b></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b>大三巴牌坊的建筑由花岗石建成,由上而下可分为五层,每层的铜像、浮雕,都有不同的意义象征。</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b>第一层,即最底下的入口层,一共有三个入口,并有十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DEL”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IHS”。</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第二层</b></p><p><b style="font-size: 15px;"></b></p><p>第二层相应是第一层之延续,墙壁由十枝科林新柱式及三个窗口组成,壁龛中雕刻有耶稣会圣人像。(左起:真福方济各•包杰、圣纸纳爵—耶稣会创始人、圣牙济济各•沙勿略—远东传教士、圣类思•公撒格)</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第三层</b></p><p><b style="font-size: 15px;"></b></p><p>第三层是装饰最丰富的一层,并开始收分,墙中央设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龛,供奉圣母,两侧各有三个天使浮雕,此一层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两侧以方尖柱代替壁柱,是下面两层柱体的延续,各柱间均以浅浮雕装饰。</p><p><br></p><p>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像,旁边以牡丹和菊花环绕,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左右雕刻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雕像左方还刻有“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第四层</b></p><p><b style="font-size: 15px;"></b></p><p>第四层由4支科林斯柱式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榈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4位圣人。</p><p><br></p><p>铜鸽之下为一圣婴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侧则是“生命之树”的石刻。第四层的左右两侧,雕刻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第五层</b></p><p><br></p><p>五层也是顶层,它是一三角形山花,中间有一铜鸽,两旁有太阳和月亮,顶端竖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像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时光。如此精雕细琢富含寓意,<b>大三巴又被称为“东方的梵蒂冈”。</b></p><p><b></b></p> <p>大三巴牌坊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传统,更有创新。既展现了欧陆建筑风格,又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p><p><br></p><p>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b>堪称“立体的圣经”</b>, 是远东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筑。</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牌坊毗邻大炮台</b></p> <p>大三巴牌坊侧边座落大炮台,又名圣保罗炮台、中央炮台、大三巴炮台,是澳门古时候的制高点,可以俯视整个澳门城区。大炮都保存的比较完整,每门大炮都刻有当时被造出来的时候的编号,抚摸着这些大炮你仿佛能真切的感受到那时的硝烟。</p> <p>大炮台始建于公元1616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士而兴,用以防御海盗,后转为军事区,炮台上面置有巨型钢炮。</p><p><br></p><p>大炮台南面有门,可通往顶层。大炮台的顶层绿草如茵,古树参天,巨炮林立,风景绝佳。且这里的视野特别的好,是俯览澳门的好地方。</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牌坊毗邻博物馆</b></p> <p>澳门博物馆座落于大炮台上,葡萄牙人最早的落脚点就在那里,是城市的心脏。1998年4月1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由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主持剪彩仪式。</p><p><br></p><p>博物馆共分三层,其中首两层位于炮台地面之下,第三层侧在炮台上。第一层是澳门地区的原始文明展览;第二层展示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第三层展现澳门当代特色。</p><p><br></p><p>博物馆的行政大楼虽然位于炮台之外,但是通过一条贯穿外墙,设有电动扶梯的隧道与展览馆大楼相连。游客可到馆外的炮台那里漫步,俯瞰整个澳门的景色。</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葡萄牙 首都:里斯本</b></p> <p>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缩影。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西药在这里开始流入华夏大地。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引入中国,医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p><p><br></p><p>大三巴附近的“圣保禄学院”,是东亚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实施西方教育的同时,还在这里对即将进入东方的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p> <p>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农历癸未年(羊年)意大利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在这里改绘世界地图为《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送给了中国地方政府。利玛窦成功地觐见明皇,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葡萄牙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强国</b></p> <p>澳门大三巴牌坊记录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葡萄牙船队带着侵占中国的野心来到中国广东,以船队需要晾晒货物为理由,贿赂官员占领了广东沿海的一小片土地,葡萄牙人取得居住权,这片土地就是如今的澳门。</p><p><br></p><p>1557年葡萄牙进攻广州失利后,明朝当局曾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商人。当时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先例,因此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葡萄牙在为侵占我国领土做准备,更没有意识到,这群打着借地晾晒货物幌子的欧洲人,日后会成为列强入侵中国的“领头羊”。</p> <p>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1640年,澳门被授“天主圣名之城”的称号。</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澳门渔人码头</b></p> <p>1842年宣宗道光二十二年,中英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日颓。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澳门总督亚马留单方面宣布将澳门改为自由港,不准在澳门的中国海关和税馆继续存在,中国官员及家属被迫全部撤离。</p> <p>从此,葡萄牙占领澳门,不仅停止向中国政府缴纳租金和关税,反过来向澳门华人征收田赋,正式取得了澳门的行政权,并向东北扩展地界。</p> <p>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区治理它处无异”。</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鸦片战争场景绘画</b></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6世纪乃葡萄牙的全盛时代,在非、亚、美拥有大量殖民地,为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强国。</span>在萄葡牙帝国入侵中国的这只“领头羊”领引下,英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也加入到入侵中国的行列,侵占香港岛、强租新界,将整个香港都纳入其殖民统治之下。</p><p><br></p><p>随后德、法、奥(奥匈帝国)、俄、日、美、意等国不甘中国这块大蛋糕被英国独享,也纷纷对中国发动殖民战争,以求谋取利益,这其中或要求赔款,或要求割地,或要求贸易权益,不管从哪一方面看,他们带给中国的灾难和伤痛都是刻骨铭心的。</p> <p>1928年4月,中国政府通知葡国政府终止“和好通商条约”,未有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香港和中山都陷落在日军手里,而澳门名义上仍在葡国统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澳门的地位一直未变。</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大三巴</b></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span>康乃馨革命”<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成功,实行</span>非殖民地化<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并首次提出把澳门交还中国。由于当时不具备适当的交接条件,时任总理的</span>周恩来<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提出暂时维持澳门当时的状况。</span></p> <p>1979年 2月8日中葡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达成的协议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归还的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的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1999年12月20日0时,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b></p> <p>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将澳门主权交还中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p> <p>澳门回归后,巍峨挺拔的大三巴牌坊的广场、石坊上,几乎天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澳门各界人士在这里集会、高歌。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大三巴,终于迎来了她灿烂辉煌的新生!</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澳门莲花广场</b></p> <p>2005年,中国政府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毗邻的大三巴牌坊、圣保禄教堂及学院遗址所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br></p><p>大三巴牌坊已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虽然已失去教堂的实际功能,但它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不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牌坊前长长的梯级正好成为天然的座位,让牌坊刹那间变成巨大的布景,舞台浑然天成。</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澳门大三巴牌坊见证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见证了澳门曲曲折折的回归历史;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租界 —</span>“东方的梵蒂冈—大三巴”回归后的绚丽多彩奇观;见证了澳门回归伟大祖国的怀抱,为“一国两制”再次创造的一个光辉范例! </p><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 大三巴上演大型灯光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