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人生新阶段

老爷子

<p> 九十老人 李次膺</p><p><br></p><p><br></p><p> 我把自己这一生,归纳为三个阶段:从四岁读私塾到上大学,是第一阶段;从大学入伍到退休,是第二阶段;从退休到去世,是第三阶段。</p><p> 第一阶段是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作阶段,第三阶段是我人生的新阶段。</p><p> 转眼间,我退休已34年有余,几乎和在岗工作时间一样。没想到,退休后的路是如此漫长。退休,真的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做许多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还没完成的心愿。当自己的一生结束时,能无怨无悔。</p><p> 可惜的是,我退休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p><p>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回顾一下自己从退休到现在,到底干了些什么。</p><p><br></p><p> </p><p><br></p><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地方打工六年 开始新的征程</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 回忆我的退休生活(之一)</p> <p>  这是我在空军大院拍的一张照片。</p><p> 矗立在我身后的,是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办公大楼。我在这座大楼里,整整工作了23年。1984年4月,我从这里结束了在空军37年的戎马生涯,脱下戎装,退休了,成了一名普通老百姓。</p><p> 此时的我,已56岁,但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到地方打工,开始人生路上新的征程。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六年。</p> <p> (一)</p><p> 我先是应聘到国家科委人才交流中心下属的一个机构工作,任务是,负责单位的宣传和文字处理工作。我对这份工作,没感到困难。只是对自己从军人到老百姓、从军队到地方,从干部到打工者这一转变,有短暂的不适应,心里没底。但工作兢兢业业,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p><p> 我所在这个单位的负责人,是一位泼辣能干的女同志,叫郑中伟。1986年秋,她带领我们在北京龙潭湖公园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重阳节游园活动,有几十万群众参加。许多党政军领导都去了,空军张廷发司令员和老伴熊医生也去了。在筹备这次活动期间,我们每天到龙潭湖作准备,骑自行车往返要两小时左右,有时忙到天黒。非常劳累,但心情舒畅。</p><p> 总的说,我在这个单位工作还算满意。任务单一,没有负担,没有太大压力,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倍感轻松。</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二)</p><p> 1987年秋,国家科委人才交流中心创办了一张报纸《中国人才报》。这张报纸的总编辑周鹤,邀我去他那里工作。我欣然同意了,因为我熟悉并喜欢这项工作。</p><p> 1987年末,我到《中国人才报》上班了。这里条件简陋,工作繁忙。从组稿,编稿,写稿到排版,校对,样样都干,经常熬夜。但我热情不减,干劲十足。和全社同志共同努力,保证了报纸的出版,还采写发表了一些稿件。</p><p> 1988年1月6日,《中国人才报》刊登了我写的一篇稿件,介绍了空军总医院内科主任李仕明,治愈一名印尼女华侨糖尿病足的事迹。</p> <p>  1988年2月24日,《中国人才报》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介绍空军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郑颖人先进事迹的稿件。</p> <p><br></p><p> 没想到的是,国家科委人才交流中心为改善《中国人才报》的工作条件,为报社选了一个新址。但这个新址,离我家较远,我不愿去,于是遗憾地辞去了这个工作。</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三)</p><p> 接着,我又应聘到了国家科委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打工。这个中心的人员外语和文化水平都较高,处以上干部,大多在国外使领馆工作过。中心的职责是,以民间的名义,同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交流和科技产品展览活动。</p><p> 中心给我的任务是,办一个内部刊物,交流相关信息。刊名《对外科技交流通讯》,月刊,32页。我对办刊物比较熟悉,但对对外科技交流完全外行。特别是,32页的月刊,需要自己组稿,每月要完成编辑后的文字稿5万字左右,还要排版,校对,任务是极繁重的。当时担任这个刊物的编辑共3人,我们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保证了刊物按月出版,从未耽误过一期。&nbsp;&nbsp; </p><p> 特别是,我在这个中心工作的4年间,一直和大家友好相处,相互尊重,没发生过任何问题。</p> <p>  这是我和顾处长在研究工作,他原是中国驻美国旧金山领事。</p> <p>  这是我和吴永生处长在聊天。</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四)</p><p> 除了作编辑工作外,中心还安排我参加一些会议和交流活动。</p><p> 1988年5月中旬,中心让我和夏允赋总工程师一起,参加了湖南省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其间,除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外,还参观了一个软科学的引进和培训基地——湖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和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咨询会合办的“长沙管理技术训练研究中心”。并采访了这个中心的美方主任皮盛捷 (Joe Peebles)。夏总给我们当翻译。他原是驻日内瓦原子能机构中方代表,刚调回来,英语特棒。</p><p> 在采访中,我对这个研究中心的宗旨、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效果等作了较详尽地了解,并给我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回京后,我立即写了一个长篇报导,经夏总审核后,刊登在《对外科技交流通讯》上。</p> <p> 摄于湖南岳麓山。</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五)</p><p> 1989年2月23日至3月5日,由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经办的波兰科技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是当时波兰在国外举办的最大一次科技展览会。展出面积达3000平米,在190个展台上展出了波兰近300家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700多件展品。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波兰政府代表团团长格拉鲍夫斯基陪同下,参观了展览会。首都各大新闻单位均派记者前往采访。我和我的老战友、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徐建中也在展览会现场相遇。</p><p><br></p> <p>  我穿着旧军装参加了展览会举办的欢迎宴会。</p> <p>  </p><p><br></p><p> 在这次展览会中,我的任务是,了解展览会现场情况,及时写简报向中心反映。这对我并不难,我像过去作记者一样,见到新鲜事就写,写了不少简报。</p> <p> 走进展览厅。</p> <p> 在展厅内。</p> <p>  </p><p><br></p><p> 展览会期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外产品与技术》编辑部的同志,找到我,约我给他们写一篇介绍展览会展品的稿件。这个稿件技术性很强,写起来难度很大,但我还是接受下来了。</p><p> 展览会结束后,我立即写了一篇题为《波兰科技展览会展品简介》的稿件,寄给了《国外产品与技术》。稿件篇幅较长,但很快就在刊物上全文发表了。</p> <p> 我退休后,一直住在空军大院。1992年5月,空军为我们退休干部建造的住房竣工,随即成立了空军政治部永定路干休所。于是我搬出了居住近30年的空军大院,住进了干休所,也从此结束了整整6年打工的日子 。</p><p> 可以说,这6年,没有虚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