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各位长辈、各位乡亲、各位来宾:<br> 今天,山河同悲!老天垂泪!我们为我的外婆缪德全老人沉痛送行。我代表缪德全老人的所有儿孙们,衷心感谢您们来送她最后一程。<br> 缪德全老人,一九二五年十月初三,生于内江市威远县界牌场回龙湾,于二○二○年十月十三,在内江市资中县东二里牛草窝,与世长辞。享年96岁。<br> 她一生坎坷,一生坚强,一生操劳,一生勤俭,一生艰辛,一生质朴,一生善良,一生贤惠,一生执着,命途多舛,是我们敬重和爱戴的好母亲、好奶奶、好外婆、好祖祖。如今,她驾鹤仙去,我们永远怀念她。<br> 外婆呀!您的全体儿女携孙儿、孙女、重孙,都跪在您的灵前送您来了。我是您的长外孙,请允许我接受大舅、幺舅、妈妈、二孃的委托,代表您的所有孝子贤孙、至爱亲朋、邻里乡亲,向您做最后的道别。<br> 外婆呀!您走了,您的儿女就没有老娘了,没有阿咪了;您走了,您的孙子孙女就没有阿婆了;您走了,您的外孙子外孙女就没有外婆了;您走了,您的重外孙就没有老外婆了;还有您最小的重孙女还不会讲话,还没有叫一声太婆呢!您67岁高龄还亲自一点点带大的、最疼爱的小孙女还没有给您带回孙女婿呢!您怎么就走了呀?我们舍不得您——我的好外婆!<br> 外婆呀!您含辛茹苦把儿孙养大,吃尽了千辛万苦;您在九十六年的人生旅程里,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历尽了世间沧桑,看尽了世态炎凉;您一辈子辛劳,克勤克俭,给予了我们高山一样伟岸绵长的母爱、河流一样润泽心灵的母爱、大树一样摭风挡雨的母爱;您的谆谆教诲、殷殷叮咛,我们将永记心怀;您的坚强人生、大爱无边,我们将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br> 外婆呀!您11岁丧父,母亲哭瞎了双眼,姐姐已经出嫁。从此,您稚嫩的小肩膀就扛起了家庭的责任,您靠拣松树叶掉在地下的松毛去卖,来维系瞎了眼的妈妈和小您3岁的妹妹的生命,从贡井到自流井,徒步十几公里的路程,您的小身板扛着背上越走越沉的松毛,要走多久呀?就是“为了要活着”的信念支撑着您。在寒冬腊月里,无棉无被,您背着簑衣取暖,饥寒交迫,难以入眠。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您是怎样度过来的呀?<br> 1938年,您13岁,在好心邻居杨姨孃的帮助下,开始学做小生意来维持生计,照顾眼瞎的妈妈,保护年幼的妹妹,可您那时才多大呀!人间千般苦,不尝不知道。苦命的外婆呀!您让儿孙们,怎能不敬重您!<br> 1946年,您21岁,遇见了能干的同命人李德慈,我的外公,两情互诉衷肠,在界牌场结为夫妻。从此,多了一个伴侣,同您一道分担家庭重任,还和大姐共同出资,修缮了先父在自贡的旧宅,供母亲和妹妹居住。<br> 1947年,您22岁时,在界牌场生了大女儿李文清。23岁时,携女回到丈夫的老家牛草窝定居,丈夫外出跑船,自己独自在家种地,照顾年老的婆婆和大女儿。<br> 1950年,您25岁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您又生了第一个儿子尧青。1951年,为了抗战的胜利,丈夫响应国家的号召保家卫国,留下孤儿寡母,参了军上了前线。从此,您苦难的日子又开始了,由于拖着两个孩子和一个年老的婆婆,生活难以为继,就将年幼的儿子尧青送往自贡托妹妹抚养,可是一年后却因病夭折了,让您第一次苦偿到了丧子之痛,但也激发了您作为母亲的坚韧。1953年,丈夫有幸从朝鲜战场全身回来,却也因战场艰苦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根,而且因各种原因,含恨失去了重庆钢厂专门招收有文化的退役军人丈夫去上班当工人的机会。虽然日子艰苦,但您没有气馁,而是打起精神,奋发图强,卖力苦干,被人民选为乡妇联代表、村妇女主任和小队妇女队长,一肩三责,在那个年代那个时期,您展示出了一个苦命人强大的生命力,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外婆呀!我们真的为您感到骄傲和自毫!<br> 1955年,大跃进开始了,您又生二女儿文英。为了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您去铁矿打工,自己只吃粗粮,把饭留下来带回家供婆孙3人吃。最后,二女儿文英还是营养不良被活活地饿死了,二次丧女,悲痛至极。1958年,您再生第二个儿子素生,不久又年幼病逝。儿子是身上掉下的肉呀!那时的您,已丧失3个子女,这是对一个母亲一次又一次的重击,可是您依然挺过来了。外婆!您这是要遭多少难呀?老天怎么对您这么不公,您依然那么顽强!您这是把多少代人的苦和痛都尝遍了呀?您让儿孙们怎不敬仰您!<br> 1960年,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公社吃大锅饭,所有家里的锅都被收去大炼钢铁了,您第三个女儿李文华出生时,没有进一粒米、一滴油,靠石头架灶,用陶罐炖南瓜充饥,一天一顿南瓜汤勉强度日。后来,13岁的大女儿文清替您去生产队干农活,晚上加班可以分得一碗白米饭,舍不得吃就拿回家分着吃。那个时候,很多家庭争饭争到吵架,而您们一家人却互相谦让,您让给婆婆,婆婆让给女儿,女儿又让给妈妈,一家人反复谦让,让到闹架,最后饭都凉了。这是怎样的家风呀!您上孝下护,恭良谦让,是我们永远学习不止的好榜样!<br> 1963年,大舅李重贵出生了。就在这一年,丈夫又因风湿病引发了风湿心脏病,不能干重活了。这样,您又挑起了家庭全部重担,还要生儿育女。1966年,您的第4个儿子重军出生后再次夭折,沉重的丧子之痛仍然没有打垮您,您对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还再次救了您活着的第二个女儿文华的命。那一年,文华得肺炎,奄奄一息之际却因无钱看病,医生不收,在生产队四处借钱,最后是廖继英借给了十块钱,才去县医院治好了病。这个廖继英的钱是很难借到的,她是被您的悲惨命运和坚韧执着的抗争精神所感动才借给您的。您的一生大爱,感天地泣鬼神,树立起您高大的形象,值得所有人尊重和景仰。<br> 1968年,大女儿文清出嫁。1972年,小儿子仁贵出生。1973年,丈夫病情再次加重,无异于家中顶梁柱倒下了。此时,上有80岁的婆婆要侍候,下有10岁的重贵要读书,还有1岁的仁贵在怀中啼哭,只剩下13岁的小女儿文华,继您和大姐也开始了下地干活养家,成了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外婆呀!苦命的您带大了苦命的大女儿、小女儿,她们像您一样打小勇挑家庭重担,是命运在捉弄人,还是您在培养人呀?应该是时代造就了人,是您的不屈精神教化了后人,您真的好伟大!可以说顶天立地!<br> 1975年,您夫妻二人到硫酸厂矿区商店当洗碗的杂工,为生产队收潲水。后来,包产下户,您们继续在商店洗碗,收的潲水可以养自家的猪了,一年几头猪换来的钱使家里生活慢慢有了改善。1979年,大儿李重贵也去老寨子水库拉板车挣工分,儿女都能挣工分了,日子也越来越有起色了。可在1976年,大儿重贵放学路上从车上摔下来摔断了腿,婆婆、丈夫长期吃药,没有钱去治,是小队里周文艺给民医姚海说“这家人太困难了”,是姚海医生大慈大悲免费为大儿治好了腿。这件事,您逢人就说:李家的恩人是姚海,一说就说了几十年,一直念念不忘。家婆呀!您佛有佛报,知恩图报,只记别人恩情,不记别人过错的质朴与情怀,永远闪耀着燿燿光辉,永远照亮着我们后人正直做人。<br> 1981年,二女儿文华出嫁,大儿重贵、小儿仁贵,之后相继成家。您一生饱经风霜,终于可以享享四世同堂的清福了,可是您一辈子操劳,强健的身体却在丈夫因病去逝后累垮了,生病了,开始遭受病痛的折魔。慢慢的,您也老了,眼睛模糊了,耳朵背了,儿孙都在忙着生存与发展,四处奔波,但两个孝顺的儿子从不忘孝敬您,陪您看病,儿媳做好饭送到您的病床边,让您过上了幸福的晚年。孙子辈们,有的当上了医生、干部、老师,有的经商、做工,有的参军卫国戍边,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和进步,成为了您四处称道的骄傲。儿孙们也以您为荣,家里有90多岁高龄的老佛爷,有德高望重的神的存在,我们也以您为骄傲和自毫!儿孙们都还想好好的孝敬您!好好的把您供到100岁以上的宝坐上去呢。可是,人有祸兮旦福,天有不测风云,您还没有享到几天福,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们都想每次回来喊您一声老娘、阿咪、阿婆、外婆、太婆呢!还想听到您朗朗的笑声、看到您幸福的笑脸呢!还想抱抱您、亲亲您呢!您怎么就走了呀?您的离去,如天崩地裂,家——婆!家——婆!!!我们永远——爱——你!!!<br> 外婆呀!请您放心,您的后世子孙,一定会彼此珍重亲情,携手努力,把未来的日子打理好。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会追忆您的音容笑貌,秉承您所有的美德遗训,敬老尊贤,互助互爱,团结一心,不负时代,再创未来!<br> 外婆呀!愿您一路走好!愿您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我们会多多给您送钱的,祝您在天堂再无苦难!再不贫穷!永远幸福快乐!<br> 外婆!您一路走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