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一段刻骨铭心的苦难经历

HU-建-华

<p class="ql-block">  前言:社会是个多面体,它有许多侧面。每个时代都有较为光鲜的方面也有它的灰暗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见不同的样貌。今天,你既可以看见腐败问题,也可以看见社会大发展和经济大繁荣。每个人都有权利把自己看到的真实现象描述出来。比如,有人大谈修长城的伟大功绩,也有人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凄故事。这样才能反映较为真实的社会真正面貌。既不应互相否定,也不必互相批判。如果只允许谈社会的高光面或者只允许讲灰暗面,就不能客观反映社会的真实全貌。谈论大饥荒并非否定那个时代的一切,正如谈论腐败现象绝不能否定今天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本人看了一位上层人物写的《记饿》一文,受到启发才写了此文。该文讲述了上层人在大饥荒中的情况,本文讲述底层人的真实经历。其实早有很多文艺作品涉及到大饥荒年代,如电影《焦裕禄》就对60年代的大饥荒有过客观真实生动的描写。关于大饥荒的真正原因也基本上有了社会共识。作为亲历者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爱惜粮食,拥护改革开放。还要真实地记述那些难以忘怀也应该让后人有所了解的亲身经历。通过了解真实的过去或许可以“以史为鉴”。—— 作者</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再加上另一方面的原因,这三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天灾人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全国性的规模空前的大饥荒。凡是经历过那次大饥荒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整天腹内空空,饥肠辘辘,饿得抓耳挠腮的那种感觉。那个年代出生​的婴幼儿一出生就要面对挨饿,少年儿童正长身体时却无法得到必须的食物。因为营养不良一个个儿童饿得骨瘦如柴,身材矮小,形容枯槁。因为营养极度不良,大量老年人出现了浑身浮肿。中年人也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干活时晕倒在地里的事情屡屡发生。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都心慌。对于常人来说,除了病痛,饥饿是最难忍受的痛苦与折磨。所以,为了吃饭人们可以铤而走险,打家劫舍,可以卖儿卖女,逼良为娼,甚至丈夫可以为妻子拉皮条。总之,为了吃饭人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脸面和道德在吃饭与活命面前早已变得一文不值。</p> <p class="ql-block">  1962年初夏爷爷带我去南方某城市探亲,在邯郸火车站幼小的我曾亲眼目睹了一场抢夺食物的惊人一幕。有一位女旅客花一块钱买了一个非常稀有的高价馒头,她才刚刚吃了两口,突然一个衣着并不褴褛的青年小伙儿从她手里夺过来就吃。那位女旅客和她的同伴们立刻围上去想把馒头夺回来,可是那个小伙子两只手紧紧捧着馒头一边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一边往馒头上吐唾沫。眼见馒头已经被他的唾沫弄脏,即使要回来也无法食用了,一群人就像恶狼一样狠狠地对他进行狂暴的拳打脚踢。但是那个小伙子仿佛完全没有感觉一样,只管继续低着头紧紧地捧着馒头狼吞虎咽吃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为了吃饭为了活命人们不仅可以卖儿卖女,有的丈夫为了换回一点儿可怜的粮食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老婆。还有一些女人实在不堪忍受整日挨饿之苦,为了寻求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偷偷离家出走,不惜抛下儿女,放下自尊,舍弃脸面,远走他乡去作别人的临时老婆。</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有个三口之家,一家三口都是男人:父亲、儿子和叔父。更为不幸的是他们三个都是瘸子。据说早年间他们一家去山西逃荒,母亲因难产死在了那里。孩子虽然活了下来,却因为水土不服造成了严重残疾,以至于他的腿比两个大人都瘸得厉害。他们随后就从山西搬回老家,大饥荒时期儿子已经十三四岁,父亲和叔父已经四十开外。三个残疾男人在一起相依为命艰苦度日。世上万物需要阴阳调和才能安稳和谐。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只有男女共处,阴阳相配,才能其乐融融。如果家里只有单一性别就显得十分冷清凄楚。尤其是男人长期没有女人相伴,心里总有一种难耐的煎熬和无尽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大饥荒年代里,村里时不时就有操着外地口音的单身妇女到来。她们毫不掩饰地说明来意,因为家里实在太穷,难以忍受饥饿的痛苦,为了活命才跑出来想找个人家混口饭吃。只要哪个没有妻室的男人愿意收留并有口饭吃,不论年龄不管长相就愿意作他的临时女人。如果合适作长期老婆也可以考虑。尽管对于这种不知根底的女人,男人心里并非没有一丝疑虑,但是出于对异性的渴望,只要能够暂时解决一下另一种饥饿,即使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更何况家里根本没有什么贵重物件值得担心。所以,一般男人都不会错过这种机会。村里那个三口之家就曾经接收过两位这样的女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到来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人,她个子高挑身材匀称,长相既不算丑也不算美,言语流畅得体,性情也很开朗通达。她仅仅带着几件单薄的衣服,经村里管事的人简单撮合,那女人就去作了那位父亲的“临时老婆”。进了家门人倒是挺勤快也挺随和,颇有主妇的模样。又是给他们洗衣做饭又是为他们缝补衣服,俨然还原了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脸上泛出了得意的容光,从未感受过母爱的儿子也似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所以三个男人都宁可自己挨饿也尽量让她吃得饱一些。但是她对此似乎并不满足,只是把这里当做跳板,以期找到更好的人家。结果不到一个月她就瞅准机会悄悄地溜之大吉了。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权衡利弊自己也没有任何损失,对于这种“云雀”的不辞而别他们倒也并不十分在意。</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飞临的“流莺”也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人,她的个子稍矮一些,但长相却更俊秀一些。脾气也很随和,性情似乎更加淳厚,但她是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女人。从口音判断,她来自更远的地方。这次村里人把她撮合给了叔叔,叔叔半推半就地把她领进了自己屋里。这个女人也比较勤快,与家人也比较融洽,而且像是确实准备长期留下来。从夏天来到之后,一直到来年春天也没有偷跑的动向。叔叔渐渐对她放下心来,打算真心实意地跟她过日子。从她表露出来的状态来看,似乎也是要一心一意地过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谁承想到了夏天她突然出现了精神恍惚。开始时不时地面向西南方向呼唤一个名字,渐渐地越来叫得越频繁,声音越来越大,后来发展到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叔叔通过她的表现推断那一定是她儿子的名字。俗话说儿是娘的连心肉。一个母亲抛家舍业远离故土,独自跑到这么远的地方苟且偷安,这么久都与家里的亲人失去一切联系,她一定承受着沉重的心理煎熬。叫她怎能不思念自己的骨肉亲人和遭受良心挞罚呢?由于长久思念亲人又只能把如此沉重的心事闷在心里,她终于无法承受这种心理折磨,结果她就疯了。先是披头散发,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胡言乱语,后来就发展到赤身裸体地往外跑,还时常呆在羊圈里抱着小羊不撒手。眼见得她变成这么可怜的样子,叔叔实在于心不忍,就打算把她送回她的老家去,然而他根本不知道她家究竟在哪里。万般无奈只好把她交给县里,让有关部门想方设法了解她的籍贯,把她送回老家去。</p> <p class="ql-block">  朋友,你是否还记得或者你可曾听说过“低指标瓜菜代 ”这个短语?我猜想经过岁月的冲刷,大部分亲历者也已经把它从记忆里彻底清除干净了,广大中青年人更是对此闻所未闻。借用列宁的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此不妨给生长在蜜糖罐里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青年人补一补课,同时也为亲历者们唤醒一下消失的记忆。忆苦才能知甜,从而更好地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意义。另外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粮食的可贵,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实行公有制,对非农业人口实行供给制。通常情况下成年男人月供口粮30斤,女性28斤,儿童则按年龄段酌减。但是在大饥荒时期将粮食指标下调到男人每天8两,女人每天6两粮食。在既没有副食又没有多少油水的情况下这个指标根本不够吃,所以就需要用蔬菜和其他“代食品”作为补充来填饱肚子,故称“低指标瓜菜代”。</p> <p class="ql-block">  农村进入公社化以后,农民只在夏秋两季收获以后,首先要完成交公粮的任务,然后队里再留下各种名目的预留部分以后,才能把剩下的部分根据年景收成,多产多分少产少分。所以农民的口粮根本没有基本保障。在最困难时期一些情况很糟糕的村子的农民一天仅有二三两粮食,甚至更少。这只够勉强喝三顿清汤寡水,用农民的话说‘’根本不够塞牙缝‘’。肉蛋糖油更是农民根本享用不到的高级物品。所以农村人的生活状况比城里人更加悲惨,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挣扎在死亡线上。所以任何一粒粮食都无比珍贵。饭碗一定会舔得干干净净,牙缝里塞一个米粒一定会千方百计把它挖出来咽到肚里。刷锅水里多少有一点粮食的味道,心疼男人又饥肠辘辘的家庭主妇一定会背着丈夫和孩子悄悄地把它喝下去。为了活命大家都用野菜、树皮、树叶甚至更加难吃的东西来填充肚子。</p> <p class="ql-block">  农民的“代食品”就是把红薯秧,玉米轴,玉米杆,草棒子等原本喂牲口的东西进行粉碎,再用少量榆皮面作为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做成饭团。据说这是当时的一大发明,经过大力推广才逐步普及到全国各地。这种东西比野菜难吃得多,而且不仅没有营养还会导致大便秘结。完全是为了填充肚子才不得已而吃之。但是野菜吃光了,树叶吃光了,其它能吃的东西实在找不到了,就只能用这种代食品抵御饥饿。</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好吃”的东西,就是棉籽。棉籽是一种油料,但是它外面有一层不太坚硬的外壳,外壳上还有一层短短的绒毛。所以先要把它用石碾碾压,再用石磨磨碎以后蒸成窝头吃着很香。比起其它代食品来它的确算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美食。但是吃过以后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便秘。有些人就是因为吃了这种食物,因为排不出大便而丧了性命。</p> <p class="ql-block">  由于营养严重不良,村里大部分上年纪的人都出现了浮肿。没得浮肿之前个个瘦骨嶙峋,满脸皱纹。得了浮肿以后脸上的皱纹突然消失了,双腿变粗了,皮肤绷得紧紧的,还有些发亮,像是一下子吃胖了许多也年轻了许多。但是用手指一按就会出现一个凹陷,而且很久都不会反弹回来。走路时两腿乏力,浑身轻飘飘的,人也没精打采,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人的生命就结束了。我们村是一个不足三百口人的小村子,有一段时间每隔几天就会有人死去,办丧事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整个村子一片死寂,一派萧瑟,一幅凋敝破败景象。</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三年自然灾害终于熬了过去,情况稍稍有些好转,但是贫穷始终没有离去,饥饿依旧像幽灵一样紧紧地纠缠着人们。眼看慢慢有了一点起色又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运动,把国民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人们还要继续过着看不到尽头的忍饥挨饿吃糠咽菜的苦日子。而且贫穷不能说穷,挨饿不能说饿,还要感觉到甜。</p><p class="ql-block"> 然而人间世事难料,风云变幻莫测。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突然平地一声惊雷,历史蓦然走到了新的节点。于是人们顿时爆发了一种罕见的兴奋,释放出一种久违的轻松,点燃了一种朴素的希望,怀揣着一种忐忑的期待。终于有一位众望所归的领导者说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进而指出,衡量社会制度是否优越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位身系国人殷切期望的老人不负众望,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即倒,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扰,果断地将中国推上改革开放的崭新道路。</p> <p class="ql-block">  通过改革开放国家实现了凤凰涅一样的大变化。中国人终于彻底摆脱了贫困,盼来了从未有过的以往连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美好、体面、优越的生活。有一首歌唱出了一条最简单、质朴的真理∶ ‘’家道盼富裕,国运盼昌盛,老百姓盼的是祥和万事兴。谁只要为了咱老百姓谋幸福,浩浩青史千秋万代留美名‘’。然而人性有个弱点,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在福中不知足。只有失去了才意识到它的珍贵‘’。</p><p class="ql-block"> 有比较才有鉴别,忆苦才能知甜。今天回忆曾经的苦难并不是为了控诉,更不是为了怨恨,而是要提请大家清醒地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现在也有不少人民不满意之处需要不断纠正,但是经历过种种苦难的我们不能漠视改革开放给国家和国人带来的好处。无论如何,现在应该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美好时代,是弥足珍贵的太平盛世。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之路不容否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需要坚持改革开放“100年不动摇”!</p> <p>注:本文图片转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