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性高血压除了药物外还有一招——介入治疗

永医介入

<p>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推荐药物治疗,大家都懂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有一种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来进行治疗。</p> <p>  58岁的彭先生,发现高血压4年,收缩压最高达220mmHg,服用降压药效果不好。</p> <p>  来到永州市中心医院CTA检查发现: 右肾动脉起始段局限性狭窄。(见图)</p> <p>  右肾动脉狭窄90%以上</p> <p>右肾长期血供不足,已明显萎缩,命悬一线。</p> <p>  双侧对比观察,孰大孰小,一目了然!</p> <p>永州市中心医院微创介入血管科克服各种困难,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决定为其进行介入治疗。</p> <p>造影显示右肾动脉起始段明显狭窄。</p> <p>送入5mm小球囊预扩张,了解狭窄是否顽固,为送入支架做准备。还好,球囊打开满意,没有出现“蜂腰”征象。</p> <p>撤出预扩球囊,送入6mm*17mm支架,精确定位,</p><p>小心翼翼释放。</p> <p>支架释放后造影,右肾动脉原有狭窄消失,管径恢复至正常大小。</p> <p>彭先生行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小时测得血压为165/110mmHg,回到病房观察三小时后侧得血压为150/80mmHg。血压在进一步观察中。</p> <p>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是常见和进展性疾病。</p><p> 根据美国介入放射学会“成人肾动脉狭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应对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狭窄进行治疗。肾动脉狭窄直径≥75%通常都有血流动力学意义,对较轻的狭窄病变的生理意义取决于周围肾血管的阻力或肾脏自动调节系统的状况。这时可测量跨病变压力阶差,当峰值收缩压差&gt;10%或平均压差&gt;5%时认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可作为介入治疗的指征。   </p><p> 对肾动脉狭窄患者行介入治疗可以使患者得到如下好处:</p><p>   1 控制高血压 </p><p>  1.1 有可能治愈肾血管性高血压</p><p>&nbsp;  1.2 减少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使高血压更易控制 </p><p>  1.3 防止发生恶性高血压&nbsp;</p><p>  2 挽救肾脏 </p><p>  2.1 防止肾功能恶化 </p><p>  2.2 预防肾脏进一步萎缩 </p><p><br></p><p>  总之,肾动脉支架植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肾动脉狭窄患者治疗的首选,为众多肾性高血压患者带来了福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