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口,我可爱的故乡

老钓

<p> 我的家乡在松滋市老城镇木马口村。那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河湖纵横,五谷丰登的鱼米之乡。我对她有一种深深的依恋热爱之情。</p> <p>  木马口鸡公咀是有名的山咀。它是巫山的余脉。据说去桃岭的堤搭脑上坡处叫鸡母咀。小时听老人讲故事,传说古时候鸡公咀和鸡母咀奋力疯长,两山发誓要长到连接在一起。如果两山长连在一起,东边将成汪洋大海,无数生灵将遭涂炭。天庭知道了,派太上老君来到人间查看两山,见还在不断长大,便跳到空中,向鸡公咀和鸡母咀猛丢一块巨大的木马,木马从空中猛扑下来,耸立两山之间,终压住了两山猛长之势。最终木马口之名便应运而生。这只是美好的传说罢了。不过也增添了我故乡的神秘色彩。</p> <p> 木马口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一个英雄的地方。1944年,日寇进犯我国西部,妄想攻克重庆。有一支部队拟从木马口打开缺口窜进巫山。国军陈营长带领我抗日战士守在鸡公咀旁的灯盏窝。当老东(木马口人对日寇的称呼)在大堤上一露头,机枪便响了。一个叫高桥的日本人当即中枪死亡。陈营长为首的中国军队阻断了日寇从木马口西进之路。据说日军半夜派人将高桥的头颅割走了。这是令木马口人永远铭记的真实的传奇故事!</p> <p>  木马口有代表性的古地名。</p> <p>  其实木马口名称来历在村部里有详细的介绍,是因桥而得名。</p> <p>  今日的鄢家湾</p> <p> 庙河是流经木马口的一条季节河。是从陈店观岳蜿蜒流下的一条河,其源本人未知。庙河到夏天便水势汪洋,到冬天便水退干涸。从堤搭脑伸出一条大堤经过木马口、天星市直抵马家尖子,庙河水便顺堤流向松西河。</p> <p>  蠡田湖是木马口与桃岭交界处的一个较大的湖。我小时曾觉得应该就叫李田湖,可能是该湖曾为李家所有故得名。后来读书作文写到李田湖,韩智信老师将“李”改成了“蠡”,始知应是蠡田湖。松滋县志取了此写法。湖边有名声远播的铁匠铺子。木马口还有另一湖泊黄家湖,莫不是当时黄家拥有而得名?不得而知。这两个湖过去不知给木马口人带来了多少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两湖得以治理。修了沟渠,挖了鱼塘。两湖为木马口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p> <p>  木马口村所处的位置属于培丰垸。(过去也有人叫彭兴垸,和永丰垸义兴垸德胜垸齐名)培丰垸从上至下有三道节制闸,分为上中下三闸。上闸因有排灌站而名声在外。中闸已弃。上闸主管着蠡田湖的排水,下闸主管着黄家湖的排水。</p> <p>上闸电力排灌站</p> <p>  木马口的老街现已无迹可寻。抗战时,松滋县城设在老城。木马口就成了松滋人前往县城的必经之地。那时的木马口街顺堤而建,还分有东街,南街,北街。集上住有几十户人家。店铺数家,杀猪的,打铁的,剃头的,制鞭的,开饼铺的,卖药的,坐堂行医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p> <p>  现在的木马口新街</p> <p>  木马口社区(村部)美景</p> <p>  新修的木马口社区大楼</p> <p>  新修的木马口广场</p> <p>  木马口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曾有过许多知名的文化人。袁序孝,张子俊,向家模,杨祖元等人都是村里的文化名人。当年木马口村可排演全本《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演出时轰动四面八方。他们常常在春节时为乡亲们免费书写对联,成为美谈。</p> <p>  易发积同志拉得一手好二胡,如今已是木马口知名文化人。</p> <p>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是木马口人的最爱。木马口在解放前就有大学生。解放后更有无数的学生上了大学。</p> <p>  如今村部的读书阅览室</p> <p>  木马口村村名的变迁史</p> <p>  木马口村历任支书主任名录</p> <p>  木马口人始终不忘中国共产党的恩情。党员形成了特殊的战斗集体,带领全村人奔向小康富裕生活。</p> <p>  木马口村的红色会堂</p> <p>  我父母曾住过的小屋</p> <p>  我小弟住过的楼房</p> <p>  周家台子,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我成长的足迹。</p> <p>  木马口,我可爱的故乡!</p><p> 我的第一声啼哭你最先听到。我来到人世的第二天,你就赏给了我土地。我喝着你的乳汁长大。你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p><p> 木马口,我可爱的故乡!</p><p> 我从睁开双眼就欣赏着你的容颜,我从呀呀学语就倾听着你的天籁,我从蹒跚学步就足踏着你的脊背,我从幼小的心灵就镌刻了你的美名!</p><p> 木马口,我可爱的故乡!</p><p> 我从一个愚童背上书包走进木马口小学,在那里我完成了初小高小六年的学业。小学毕业,我考上了松滋一中。我父母为我骄傲。木马口小学,你是我知识的摇篮,你是我人生奋斗的基石。你给予了我思想,给予了我人生的价值观,给予了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拼搏的坚强性格。</p><p> 木马口,我可爱的故乡!</p><p> 田地里有我们的身影:从插秧到收割,从播种到采棉。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我们挥洒了汗水,我们磨厚了双肩。手上长出了老茧,腰腿站稳了大地。</p><p> 木马口,我可爱的家乡!</p><p> 我爱你!爱你的一草一木,爱你的一土一石。爱你的山,爱你的水,更爱那些可爱的乡亲!</p><p> 2020年12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