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纪实文学----青年路上</p><p>1965年春节后的一天,乔言官和宋竹节俩人在东堡村路口耐心地等待着,他们俩在公社开会得知今天要来一位下乡干部。一袋烟功夫看见东济公路上走来一位背着铺盖,手提行李,走路潇洒的年轻人。近处一看是县团委书记赵*,县上开会时就认识,还在一起合过影。竹节微笑说“赵书记辛苦了”,赵书记一说话脸上就出现一个小酒窝,给人一种甜蜜蜜的感觉“接受县委工作安排,这次下乡是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寒暄一阵后,言官接过铺盖卷,一行三人步行在一条弯弯曲曲的进村路上,赵书记边走边问“东堡村两个生产队,有多少年轻人?”“没结婚的青年人有二十八人,三十岁以下结了婚的三十六人”言官是大队民兵连长,这些数字记得非常准确。他们越聊越热火,一路上赵书记这儿瞅瞅,那儿瞧瞧,忽然跳上一个土崖,深思了一会,指着进村的蚰蜒路说“把这个土岭岭挖掉,垫在凹凹处路就直了,该多好。”言官跳上去一看果真如此“赵书记真有眼力,咱们修路吧?”“你们俩一个是民兵连长,一个是妇联主任,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计划先从青年人抓起,今天晚上就开个会,听听大家意见。”言官和竹节立马答应。</p><p>弯弯的月亮挂在树梢,二三十个未婚青年集中在土窑洞里开会,男青年有的吸烟,烟袋锅冒着一缕缕青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熹微的灯光下女青年们低头纳底,拉绳的“嗤嗤”声混合着谈笑声十分聒耳。赵书记一进会场,屋里静悄悄的,竹节介绍说“这是县团委书记,来咱东堡下乡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先和咱年轻人见个面。”赵书记的小酒窝笑得更加甜蜜“我是来和大家一起生活劳动的。一进村就觉得路拐个弯不方便,咱们年轻人做个表率先把路修好,大家都说说。”话音刚落女人堆里的宋竹节站起来,捋了捋散乱在脸上头发,看似有点严肃地说:“修路是好事,我是预备党员,我带头。”一句话激起大家的兴奋,会议室就像炸开了锅。有的说“春耕忙,可以晚上修路”,平日里不多说话的乔言官站起来,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说“我提议义务修路如何?”青年人个个举起了右手,积极响应,自报奋勇参加。</p><p>第二天夜幕降临,料峭的西北风像哨子一样呼啸,刮在脸上生疼。言官伙同正记,狗绕,安民,鲁混等十几个小伙去路口集合,宋竹节带着小梅,狗舍,小温等女生往工地一溜小跑,赵书记早站在工地等着大家。</p><p>到了工地,先要挖掉一个小山坳,男生力气大抡镢头,推土车。女的铲土装车,干得热火朝天。言官的棉衣上绽开了口子露着棉絮,裤子也打着颜色不太协调的补丁,俗语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自己是民兵连长一定带好这个头。高高抡起镢头,挖土最快,一会儿脸上直往下流汗,汗水流进一双不大的眼睛里,他不断用袖口擦拭着,后来干脆脱掉棉衣,光着脊梁。推土车的竹节吆喝了声:“‘言官’你披上棉衣,防止受凉感冒。”生硬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关爱和心疼,她长得漂亮,白的脸蛋,一双眼睛似乎会说话,扎着两个小羊角辫。人群中有人高呼:“‘竹节’你心疼啥里?他是你啥?”逗得大家一阵哄堂大笑,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家都知道他们俩同岁,一起走进学校,同一天戴上红领巾,十三岁完小毕业后回乡务农,从小就是一对分不开的青梅竹马。儿童玩耍四五个女生围一圈抓石子只要竹节在,言官肯定会带着一伙男生绕着女生滚铁环,有个小朋友故意一伸脚,言官绊了一跤,趴在竹节身上,俩人搂在一起,同伴们笑得合不拢嘴,言官嘴里不说,心里却乐开了花。去年一起参加古城的农民讲习所,俩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一桩美满婚姻暗暗埋在心底。</p><p>有谁知棒打鸳鸯各一方,竹节回家一说一家人极力反对,姊妹五个没有一个同意的,有的说:”“老乔家是吊起锅儿当钟打-穷得叮当响”,有的说“你是睁着眼睛跳河里”。没有不透风的墙,言官和竹节婚事吹啦的消息很快就有人知道,立马就有媒人上门提亲,介绍了一位英俊的小伙,在兽医站上班,家境富裕,俩人见面时竹节默默不语,婚姻事悬而不决。今天说话还带着几分刺,爱里生恨。</p><p>晚上加班修路,竹节是妇联主任,肩负撑起半边天的重任,总是推着小土车。有人劝她“木头独轮的小土车,推起来东倒西歪来回摇,男青年都难掌握,你何必挑战自己。”也有人劝她“女娃家别太累”她微笑着说“农业学大寨,我们就要当大寨铁姑娘。”话是这样说,推土车时脸努得通红,连吃奶劲都用上啦,言官就像一个牛皮灯笼,外表看不出什么,心里头亮堂堂的,对竹节的爱深深埋在心底,只是嘴上不说。竹节的俩哥哥全是挣工资的干部,出嫁后的三个姐姐都家境殷实,自己家里穷,门不等户不对是个难题。这次竹节相亲给他敲响了警钟,一定要用爱去唤醒她的心。每次竹节推起土车,习惯性放下手中镢头,快步向前帮忙推几下。竹节毫不掩饰掏出花手绢,在言官脸上擦汗,他对言官的爱一直很执着,和别人见面只是缓兵之计。一个推车,一个擦汗,眼睛交汇的刹那间迸发的全是爱情火花。</p><p>一个月初的晚上,天黑洞洞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竹节推着小土车,言官没来及帮忙,前面一个土疙瘩一顶,土车翻了,从土堆上滚下去了,木头轮子甩掉了。言官对竹节说“我爸爸是个半卦木匠,套个犁,修个小土车没问题。”第二天竹节借机去言官家,小土车已修好放在院中间,仰面是一座土窑洞,窑顶坑坑洼洼,烟熏得黑油油的,家里一个土坑,一条光席,坑头有一个露着被套的被子。眼前的寒酸竹节打了一个哆嗦,言官去年丧母,生活困难,所有家当可以一担挑。竹节的脸拉得有点长,沉默着,深思着……。</p><p>两个月过去了,修路接近尾声,傍晚淅沥淅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大家戴着草帽完成最后一段工程。竹节穿梭在人群中,关心大家的帽子戴好没有,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脚腕立马肿了起来,言官对竹节的爱再也抑制不住啦,二话不说握住崴伤的脚轻轻揉搓,心痛得掉下眼泪,竹节猛然扑倒在言官怀里,双手紧紧抱住,爱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俩人贴得很紧。竹节大声呼出“言官我爱你,我不嫌你穷,要和你过一辈子。”这声音似乎是从心窝里蹦出来的,在静谧的雨夜传得很远,大家听得很真。言官背着竹节,踏着泥泞回家,沙沙的雨声下个不停,路上留下一串串脚印……。</p><p>路修通了,一条直溜溜的大路直通村中间,年轻人在路上欢跳着,竹节说:“叫青年路吧”,赵书记打心底喜欢这伙年轻人,高兴地说“这个名字起得好”。</p><p>二</p><p>刚忙完秋收,言官问竹节;“明天去古城党校参加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通知接到没有?”竹节并没有急着回答,瞅着言官上下打量了一下说:“接到啦,明早大柿树下集合厮跟去。”第二天言官备好行囊,带上生活用品,喝了一碗自己拌的玉米面糊糊,赶往青年路的大柿树下等待。大柿树离东济公路不远,树径三个人手拉手都抱不住,霜降已过,柿叶红丢丢的,有的还是绿色没变,互相交错在一起,五彩斑斓。熟了的柿子躲在叶子下像一盏盏红灯笼,真是漂亮极了。言官走到柿树下,抬头望见柿子,心里突然想起,走到古城需要四个小时,家里没有可带的干粮,自己饿饿肚子没事,让竹节看见多不好意思。他像猴子一样敏捷,三下五除二地爬到了树冠,伸手摘下几个熟透了的柿子,装在背包里,这时竹节也赶到眼前,言官笑着说“一路有干粮啦”,接过情人的背包,欢笑声消失在青年路,一直向古城迈进。</p><p>学习班一期就是五十多天,白天听老师讲课,夜晚参加小组讨论,觉得挺紧张的。有一天竹节没去上课,躺在床上不想动,下课后言官悄悄去看望,伸手一摸竹节的头,滚烫滚烫的,急忙到街上买了几片“安乃近”退烧药,又到厨房熬制了一碗姜汤,扶着竹节喂着她一口一口服下。第三天康复了,竹节打开笔记本一看,老师的讲解一字不少地记录着,熟悉的字迹一看心中明了,她会意地笑了。言官还是那件开花的旧棉衣,竹节出发前就瞧见了,早准好了针线,一针一线精心缝制,关闭了一朵朵小花,用湿毛巾不断擦洗胸前的垢痂,一心把言官打扮得精干。</p><p>在学习班里,俩人的话就像打开了收音机没完没了,爱情促进工作,工作浇灌爱情。回乡后如何开展阶级教育,如何传达会议精神,竹节把这些事一件件记在笔记本上,还标明了1,2,3的先后顺序,言官沉默了一会说“每天晚上广播宣传的事写在第一条”。</p><p>会议结束已是寒冬,他俩又一次经过青年路站在大柿树下,路旁还散落着枯萎的柿叶,树桠光秃秃的,只有那黑皱皱的树皮,一道道裂痕似乎是对流年的记忆。他俩柿树下一句“晚上见”,会意地笑着分别。</p><p>夜幕降临,西北风刮得人伸不出手,一口吐沫到地上马上结冰。他俩不顾劳累,按照约定站在鲁家大院的窑顶上,一人用手电照着会议资料,一人手持喇叭筒,大声念,声音在喇叭筒转了一圈,再从碗一样粗的喇叭口播出,浑厚有力,那嘹亮的声音,就连住在村尾的人家都听得很清楚。会议精神广播了一个多月,有人问;“一直这样不累吗?”他俩笑一笑,默默不语,大家看得出思想进步的鼓点里充满了爱情的动力。</p><p>一年后的初夏,青年路旁的麦田在微风吹拂下,翻滚着金色的麦浪,一阵阵麦香扑鼻而来。一对恋人手拉手蹦跳行走在青年路上,从满脸喜悦看得出这是有天大的喜事,莫非是领结婚证啦?大家都在猜测,言官笑着说“今天是1966年5月24日,我俩入党啦,我牢记一辈子。”竹节和平日一样微笑总是挂在脸上,但说话口气不一样,字字句句像铁钉似的“党旗下宣誓入党,我是党的人,永远听党话,忠心跟党走。”大家瞅着一对年轻党员,替他们高兴“我们大队有了好接班人。”</p><p><br></p> <p>三</p><p>竹节在小河边洗衣服,用杵敲打着砧石上的皂角,砰砰声传得很远,敲一会儿抬头望一望青年路上的行人,她盘算着今天应该是言官从太原回家的日子,说也奇怪,情人总是挂在心巴巴上,转个脸影子都在眼前晃悠,分别才几天就像等了好几年。不一会儿一位青年从大柿树转弯,身影如此熟悉,脚步声由远而近。小河边相逢,言官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镜子,递给竹节后言官握着竹节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多么温柔,多么舒心,就连心底都美透啦,手越握越紧,一颗爱心贴在了一起,溪水羡慕得“哗哗”鼓掌。竹节一照,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美女,她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关切地问:“花这钱干啥哩?”言官有点不好意思:“就一毛钱,从刘张走着回家还省了四毛钱路费呢。”</p><p>竹节把镜子揣进衣兜里,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是爱情的信物,也是订婚的唯一礼品。</p><p>在青年路的大柿树下,出嫁没几天的小梅见竹节就问:“过了年言官就二十岁了,咋还没有‘送课书’呢?”,不开玩笑不说话的小巧听见了“结婚证一领坑头一睡那才叫自由结婚。”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俩为送课书的事正熬煎哩,一连几天饭都吃不下。竹节自由恋爱的事,一家人极力反对,她的哥嫂至今还扭着劲,有时候见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只有母女俩心连心,竹节一岁丧父,年迈的母亲辛苦拉扯长大,前一次修路崴了脚,她妈心疼得流着眼泪端了好几天饭。她妈总是对别人说:“我喜欢言官厚道,女儿托付给他放心。”夜深了,竹节躺在被窝里来回翻身,她妈知道女儿的心思,掰开心眼地说:“送课书的路数不能少,免得一家人说三道四,哪怕借些东西做个样都行,我都不说啥。”</p><p>中秋节刚过,皎洁的月亮高高挂在空中,月光下言官和竹节商量送课书的事。一阵沉默后言官说“再过几天是舅舅的女儿送课书的日子,到时看送的是啥,我也准备啥”,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竹节灵机一动说“要不,把他的东西借来,让我家人看过后再还回去。这事要和我妈商量一下。”借花献佛的妙计就是母亲出的,当然一说就同意。</p><p>言官挑着借来的两个大枣花馍,还有哔叽布,围巾等四色礼,媒人揣着红纸包着的五十元钱,前往宋家送课书。哥嫂和姐姐一一过目,心里纳闷“都说老乔家穷,这次送课书倒挺排场”,明年结婚的日子就这样定下来了。东西在竹节家还没暖热,二天后就物归原主了。</p><p>“好日”一定,别人不急竹节急,快结婚啦新郎官连一件衣服都买不起,这事就像一块石头压在竹节的心头。村里有人说,去瓦舍山里拾橡蛋能挣钱。她一声不吭和同四个人一起上山,拾橡蛋并非轻巧活,每天鸡叫起床,摸黑上山,在树林里猫着腰来回跑,酸枣刺划破了手,到了后半天人累得没有一点劲。下山时,竹节背着几十斤重的橡蛋,脚下的料礓子一滑,蹲了个屁股,她用手捂着,咧着嘴,眼里的泪花就要掉出来的一瞬间又转回去了,生怕别人看见自己的狼狈。后来的几天走路时手不离屁股,忍了多少疼,流了多少泪只有竹节心里清楚。</p><p>一周后挣了二十块钱,她高兴地笑着说“咱们回家吧”。天气好像在故意作对,阴云一会儿就遮住了天空,小雨密密匝匝下起来,外出的人归心似箭,用布袋顶在头上,冒雨回家。刚到县城竹节的鞋帮和鞋底分离了,同伙劝她“在县城买一双新鞋吧”,竹节知道兜里的钱是干啥哩,不肯买,笑着说“红军长征赤脚过草地,今天我也试试。”</p><p>县城到家大约需要步行三个小时,光脚长时间泡在水里,闺女家细皮嫩肉的脚底浸泡得皮肤发白,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皱褶,路上的沙石硌脚钻心疼,一只脚重一只脚轻,颠簸着走。半道上玻璃碴子扎破了脚,鲜红的血参活着泥浆,一步一个血印,大家不忍心看下去,取下毛巾裹住了脚,搀扶着她一瘸一拐地回家。竹节自己也疑惑,只要一想起言官,就啥都不顾啦疼痛也会减轻,这可能就是爱情的力量吧。</p><p>言官站在青年路旁大柿树下等待,见到几个人都淋成了落汤鸡,竹节脚裹的羊肚毛巾染成了红色,一阵心疼和酸楚从心底直往外冒,背着竹节,脸上流下的不知道是泪还是着雨水。</p><p>择日竹节在供销社挑选着布料,扯了一身安安蓝洋布,为言官定做了一身新郎官衣服,一块石头落地了,婚礼可以如期举行了。</p><p>四</p><p>六八年春天院落里桃花开啦,姹紫嫣红吐着春意的芳香,青年路上新栽的柳树舒展着嫩绿的枝丫,春风吹拂摇曳着绿色垂条。迎亲的队伍行走在青年路,没有唢呐的伴奏,没有八抬大轿,竹节身穿画格子哔叽上衣,黑色灯芯绒裤子,言官一身安安蓝中山装,伴娘手提红色包袱,从村尾到村头走进乔家小院。</p><p>婚礼的小院里挤满了亲朋好友,村里的群众都来看热闹。窑洞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粗布床单,中间贴着毛主席像。赵书记是婚礼的主持人,今天他的面容格外慈祥,声音格外洪亮“在场所有人脱帽向毛主席他老人家三鞠躬”,竹节轻轻拉着言官,拍打了一下言官裤腿上的尘土,俩人并肩站着,随着主持人的吆喝声和大家一起,恭恭敬敬向毛主席鞠了三个躬。大家高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集体背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毛主席语录。主持人薄嘴唇,说话幽默,主持婚礼有声有色“一对新人青年路上自由恋爱,今天走到了一起,谈谈恋爱经过吧。”他们俩不好意思发言,会场冷落了一会,主持人煽动“不说行不行?”“坚决不行”大家随声吆喝,主持人紧逼“就是嘛,甜蜜的恋爱让大家也体会一下”。言官心里像吃了蜜甜滋滋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道缝“我从小就喜欢她,心里只有她,就连做梦也是她。可是我家里穷,不敢开口,怕伤了她的心。今天我俩终于走到了一起,我要一辈子对她好。”艰难的求婚过程就像一条红色绸带,牢牢系在竹节心上,青年路上的爱情又像一团火,在竹节胸腔燃烧,白皙的脸蛋变得红扑扑的,激动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一颗滚下,说话都显得有些结巴“我俩是青梅竹马,青年路上我把终身许给了他,不嫌他是农民,不嫌他没钱,看准了他憨厚和勤劳,爱他爱到白头偕老,爱到天老地荒。”小院里一阵阵掌声不仅是对新人的祝福,更是对爱情执着的感动。主持人一声“新人入洞房”,俩人手拉手走进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土窑洞,布置极其简陋,一床铺盖营造着一个温馨的新家,一个充满爱的家。婚礼结束了,大家久久不愿散去,一直留恋着充满爱情的小院。</p><p>1969年征兵开始啦,言官对竹节说:“眼下形势紧张,不一定哪天就要打仗,我是党员我要带头去当兵。”言官说话办事总是卯是卯丁是丁,竹节历来思想进步,对言官的举动非常赞赏,脸笑得像一朵花似的“你当兵我光荣,你当兵我支持。”言官积极报名,体检政审合格后,带兵的士兵一眼看中言官满脸憨厚,非带不可。</p><p>言官参军的事在村里迅速传开,腊月里家家户户唤言官吃饭,当兵是全村人的光荣,吃顿饭是送行也想沾沾军人的喜庆。</p><p>正月十二日,一阵阵小东风把天空拉上了一层黑幕,阴沉沉的,午后时分雪花零星飘落,越下越大,像鹅毛一样。第二天雪花依然没天盖地地飘着,到处迷迷茫茫的一片,像一张洁白的绒毯将大地裹着。今天是新兵出发到县城集训的日子,言官知道军人铁一般的纪律,容不得半点延误,对岳母说“妈咱和竹节一起走吧。”他们踩着半尺厚的积雪,互相照应行走在青年路上,竹节手扶路旁亲手栽的柏树,雪花给树叶穿上了洁白的外套,轻轻一抖动,雪团落了一地,葱绿的柏树亭亭玉立,她告诫自己,一定要像松柏一样坚强。</p><p>公社大院集合后,新兵乘坐一辆大卡车缓缓启动,雪地留下两行平行的辙印,这辙印似乎就是一条穿线的针,刺疼了竹节的心,不由自主地跪在雪地里,眼泪夺眶而出。</p><p>车走远了,母女俩只有步行赶往县城,有的人说“你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母亲年迈,天又下雪,就别送啦。”竹节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我爱言官的一颗心,天的困难都能克服。”她腿肿得像棒槌,脚肿得无法穿鞋,穿了言官一双旧雨鞋。母亲一双小脚尖尖的,这“三寸金莲”,走路不稳,脚踩在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积雪淹没鞋绑,灌在鞋中,雪化成水只觉得拔凉拔凉的。竹节心疼母亲“你年纪大了,还受这罪,我真不忍心。”母亲说“路面雪滑,我倒没啥,肚子里的孩子可不经摔,你一定要抓紧我。”不知道是母亲扶着孕妇,还是竹节搀着老太太,一步一摇,三步一站,五步一歇,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往县城挪动。</p><p>一路上竹节的心像刀割一样痛,肚子里的小宝宝却高兴极了,一阵一阵乱踢。竹节摸了摸着自己的大肚子,自言自语“宝贝你来得真不是时候,送你爸爸去当兵,你却揣在肚子里,害得我走也走不快。”母亲提醒竹节“慢慢走,有个啥好歹可咋办哩。”一句话使竹节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边抽泣边说话“妈,肚里的孩子是我身上的肉,我能不心疼吗?可是言官是我最爱的人,他猛然一走就像在拽我的心,我心痛啊!”凄凉的哭声打开了泪水的阀门,眼眶满满的,又一滴一滴洒在雪地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小坑。</p><p>快到皋落时,身后一辆小车突然停住,背影里老人扶孕妇一步一挪的情景感动了司机,坐上车瞬间到了县城。在县城等待的言官,往回边走边张望,看见竹节从小车下来,急忙到跟前搀扶,俯下身子耳朵贴在竹节的肚皮上,突然一个胎动,小宝贝狠狠踢了他一脚,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言官猛然间眼睛红了,声音有些呜咽说“爸爸对不住你,别怪爸爸。”</p><p>第二天身穿绿军装的言官非常威武,竹节猛一抬头都不敢认,来到照相馆拉着岳母坐在中间,一家三口人(算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四口)的分别照至今竹节都珍藏着。</p><p>五</p><p>五年后,竹节放弃转干机会依旧是大队妇联主任,奔忙在大寨田里。言官复原了,身穿一身绿军装,五岁的儿子看到这突如其来的陌生人感到惊讶,熟悉后一声“爸爸”,叫得言官喜咪咪的。一家三口像掉进了蜜罐里,沉浸在祥和甜蜜之中。</p><p>言官劳动本色不变,吃苦精神没丢,谋划着建设家园,改善居住条件。集体劳动结束后,肩挑石头回家,夜深了夫妻俩在河滩筛沙子,天不亮夫妻俩又推着小土车运砖,凭着一双勤劳的手盖起了两孔砖窑。</p><p>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东堡村,身怀绝技的言官有了用武之地,凭着自己过硬的驾驶技术,敢闯敢拼,在全公社买了第一辆大卡车,跑起了运输,左邻右舍需要帮忙,全力以赴解决。家里的窑洞架起了吊钩,成了汽车大修厂。不久他成了东堡村第一个万元户,可能也是长直公社首家勤劳致富户。</p><p>几年后的一天,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缓慢行驶在青年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的人探着头望着这笔直的马路,看着青年路旁挺拔的柳树。时任的赵县长总有一种怀旧情感萦绕着,想看看当年下乡的东堡村变化,去看望青年路上谈恋爱的一对夫妻。再熟悉不过的路,再熟悉不过的大门却是铁将军把门。村里一位大爷一看是当年下乡的干部,紧紧握住赵县长的手“村里人一直惦记着你的好,你领着一伙年轻人修的路可方便啦。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都富啦。”赵县长和蔼可亲,就像亲人一样问这问那,又问“言官和竹节的情况?”大爷告诉说“那俩口上山种树啦”。赵县长驱车继续行驶在延伸的青年路上,下车后翻山越岭,在一座高高的小山头终于找到了。言官正轮着镢头挖树坑,满头大汗,竹节在树坑里捡石头,修坑沿,猛一抬头惊讶地大喊“赵书记你咋有时间来?”通讯员接着说“新升任的赵县长专程来看你俩。”言官急忙拍了拍手上的土,双手握住赵县长的手,竹节含着眼泪也上前握住,六只手紧紧握在一起,霎时间热泪成了最美的语言,泪水是感激亲人最珍贵的礼物。赵县长一点也没变,慈善的眉宇间流露出对这对夫妻的关心,亲切地问道“这几年生活咋样,孩子们咋样,什么时候开始种树的?”言官说“孩子们进城务工啦,我们俩把挣下的钱投资种树,一年能种百十亩,这都三年啦。”竹节擦了擦眼泪,指着远处的荒山“赵县长你看这座山有一千多亩,用上个十年八年植树,漫山遍野绿油油的多好。”赵县长极目远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低头再看树坑边的暖水瓶,布袋里的馍馍,罐罐里的咸菜,他湿润着眼睛问“有啥困难吭个气”,夫妻俩来不及商量却说出同一句话“我俩是党的人,不给党添麻烦。”</p><p>几个月后言官突然接到去县里参加植树造林表彰大会的通知,和竹节一起穿上节日的盛装,精神焕发走上了大礼堂的领奖台,披红带花,赵县长亲自为他俩颁发锦旗和奖杯,面对领导的信任,面对台下几千人的注目观看,言官郑重地说“我俩誓将一生献给植树造林”,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p><p>岁月如梭,半个世纪过去了,古稀之年的老俩口没有进城,仍然住着黛砖白缝的砖窑,望着青年路,守着一片故土。</p><p>有人替他俩惋惜“当初把钱投到房地产业,现在肯定是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他俩却把钱撒在了荒山野岭,种那么多的树能吃能喝?”也有人解不开这个迷“精通修车技术,当年为啥不进城开个修车铺?”</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言官摸了摸几天没有刮的白茬胡须,憨厚地笑着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信守诺言,终生植树造林。”</p><p>银灰色头发的竹节依然像半百徐娘,岁月留下了皱褶,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你们看看千亩荒山今日绿油油一片,金山银山不如我这绿树青山,钱多我不眼红,我俩就愿意守住这山,守住这林,恩恩爱爱一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