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初心携手 循实践前行——四里棚中心学校赴垌冢中学学习汇报分享会

王怡

<p>  11月26日,略显阴冷,但期盼已久的心情是沸腾的,7:30分应城市初中校长一行32人在代鹏局长的率领下按既定计划奔赴垌冢中学学习交流,一路上教研室初中部教研员和初中校长相互交流,欢歌笑语。</p> <p>  垌冢中学是汉川市的西北利亚的一所农村中学,土地贫瘠,商贸匮乏,办学条件和师资生源都不算好,但近十年来在汉川市中考名列前茅,孝感市178所初中排列前十名,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p> <p>  学习回来后,四里棚中心学校校长陶新华立即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学习分享交流会,陶校长从学校外部发展环境和学校内部软实力两大方面为切入点,再分别细化讲解。</p> 一、学校外部发展环境 <p>  会上,陶校长首先从学校外部发展环境入手,分四个小方面举例说明:</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教师有强烈的家乡情怀。</span></p><p> 学校共有50多名教师,90%为垌冢镇当地人,他们愿意为家乡的教育付出自己绵薄之力,心甘情愿为家乡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他们把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农村当作最大的幸福。</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家的关怀。</span></p><p> 垌冢政府历年来非常重视教育,对教育投入较大,他们觉得垌冢教育是当地的名片,精心呵护,共同发展。</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家校合力,共同成长。</span></p><p> 当地民风淳朴,人们认定“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对会教书的老师非常尊重,学校制定各种措施,家长都全力配合。</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二条主线谋发展。</span></p><p> 学校办学主线明确,主抓德育和教学。</p> 二、学校的内部软实力 <p>  然后,陶校长着重讲述了学校的内部软实力,主要有四方面:</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以“善福”为魂,建立学校文化建设体系。</span></p><p> 走入校园,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校园文化,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环境创设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让每位师生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推进教学大循环,种好自己的责任田。</span></p><p> 学校在选任校委会成员时,必须胜任学科教学,所带班级排名必须靠前,校长和中层必须带主科。坚持大循环制,管好自己的责任田,绝不能让这届学生毁在我的手中,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支撑着学校的发展。</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求真务实构建高效生态课堂。</span></p><p> 构建“三案合一(教案,学案,练案)”的备课模式,课堂上以“学、展、练”为基础,设置“导、学、展、评、练、馈”等六个教学步骤,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坚持星级评价。</span></p><p> 全体教师一致认为:抓德育就是抓质量,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养成教育融入到各种活动中。推行学生自主管理“369班级捆绑”晋级模式 “369班级双轨自主管理模式”。学校每周五下午最后两节课,各班级雷打不动的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开了10门小社团,充分培育了学生的特长。</p> <p><br></p><p> 最后,陶校长总结发言,垌冢教育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与学习,垌冢教育不可能复制,只能借鉴与学习,结合我校的校情与学情,我校可以借鉴以下三点求发展:</p><p>1.坚持以善为魂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求发展的思路不动摇,一句话说得好,坚持就是特色,落实就是质量,这句话可以共勉。</p><p>2.校委会成员尝试间周一次常规检查。</p><p>3.建立学校每月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细则及量化评分表。</p><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管理问题,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期,如何利用目前县管校聘的政策红利,助力学校发展,还是需要全体教师集体的智慧和落实,哪个教师哪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家族兴旺繁荣,也希望自己事业有成,都想做一个如太阳给人温暖的人,这就需要全体家人们凝心凝力,共谋学校发展之大业。</p>

学校

教育

校长

教师

教学

校园文化

发展

学习

德育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