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房山区顾册完全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我叫肖丁歌。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并讲解一下莫比乌斯环的来历及意义。</p> <p> 首先介绍莫比乌斯环的来历</p><p>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p> <p> 其实看起来挺奇妙的的环状带制作起来并不难,方法如下:</p><p><br></p><p> 拿一张白的长纸条,把一面涂成黑色,然后把其中一端翻一个身,粘成一个莫比乌斯带。用剪刀沿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一个两倍长的纸圈。</p><p><br></p><p> 新得到的这个较长的纸圈,本身却是一个双侧曲面,它的两条边界自身虽不打结,但却相互套在一起。把上述纸圈,再一次沿中线剪开,这回可真的一分为二了,得到的是两条互相套着的纸圈,而原先的两条边界,则分别包含于两条纸圈之中,只是每条纸圈本身并不打结罢了。</p> <p> 接着来探讨一下它背后的意义</p><p><br></p><p> “没有世人说不清的正反,只有内心走不完的轮回”,凡事不一定都有两面这个概念就是出自这里。</p><p><br></p><p> 就好像两个有情人自冥冥中越走越近 然后相遇。</p><p> 莫比乌斯不可能的可能,本就是奇妙的是事,像拓扑变换中本不遇见得两点,交错时空在莫比乌斯里重合。联接首尾,互为谜底。</p><p><br></p><p> 很像人类的理想爱情:如果某个人站在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带的表面上沿着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p><p><br></p><p> 就像“永恒”这种概念一样,巴金在《家》里写到:“他跟她的中间,搁着一个‘永恒’。他们永远不能够接近了。”这里,永恒是生死相隔,生命永逝。</p> <p>这是我做的莫比乌斯环,看着挺复杂,其实并不难做,大家学会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