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农商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热推“智慧食堂”

美友37360446

<h1> “现在在学校刷脸吃饭真是太方便了!好高科技啊,以后‘靠脸’就能吃饭了!”11月27日中午,襄城县库庄一中刘同学兴奋地说。只见他站在智能终端机的摄像头前刷了一下脸,出现“支付成功”的提示,就完成了刷脸取餐,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以上这个场景是襄城农商银行与襄城县教体局合作共建学校食堂餐饮运营服务监管平台(简称“智慧食堂”项目)的实际应用场景。作为“智慧食堂”项目三家成功完成测试的学校之一,对于库庄一中师生来说那个去食堂就餐带饭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各级领导观摩库庄一中“智慧食堂”测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刷脸付快捷方便,“靠脸”吃饭不是梦</b></h3> <h1><b> 银行与教育牵手,合作发展互惠共赢。</b>8月底,襄城县教育系统“智慧食堂”项目面向全县金融机构进行招标,该行通过大量工作、积极争取,最终依靠先进的科技和优良的服务从5家竞标银行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农信系统首家与教体系统食堂改革达成合作的农商银行。“智慧食堂”项目上线后,该行将通过快捷支付业务解决学校食堂就餐效率低、收费难这一突出问题,惠及全县83所学校10余万师生的就餐;同时,项目上线不仅能给该行每年带来超过3亿元的资金流水存款,大大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还直接使该行与食堂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商户、老师和学生家长等建立紧密关系,有力促进该行各项业务开展和社会形象提升,实现校园的智慧建设与师生的金融需求以及银行的金融业务共赢。</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省内首个全县教育系统“智慧食堂”项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农商银行与学校对接沟通项目规划</b></h3> <h1><b> 线上与线下联动,科技创新提升服务。</b>“智慧食堂”项目的创新开展,该行在线上依托省联社的成熟技术保障金融服务安全高效,在线下分批次布设500余台智能终端确保快捷支付结算。没有食堂的学校实现“河南农信”手机银行绑定“金燕卡”按月缴费后,由“大食堂”全县统一配餐,保障用餐便捷卫生;有食堂的学校实现学生在校刷脸点餐、支付,家长在家可及时了解学生饮食、消费情况,学生自由选购餐食后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在“河南农信”手机银行绑定的“金燕卡”上扣款,全程无需现金或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大大节省了就餐时间,提高了就餐效率,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休息。同时,避免了学生带现金集中排队充值、开卡、丢卡、挂失、补卡以及丢失饭卡后未及时补卡出现盗刷等情况。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智慧食堂”项目实现非接触式就餐,在校园这个密闭、聚集场景中有效较少了人与人直接接触的风险。</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500多台智能终端将在首批36所学校部署</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快捷便利的刷脸取餐,每人仅需3秒</b></h3> <h1><b> 服务与效率结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b>自11月初以来,“智慧食堂”项目首批36所公办学校的6万余名师生正陆续到该行办理手机银行、刷脸支付等业务。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该行全辖46个网点本着方便学生家长、方便学校、方便教育系统的原则,采取增设临时窗口19个、增加疏导人员62人、设立“智慧食堂”项目咨询台、延长工作时间、与不同学校沟通分时段办理等措施,集中力量为前来办理签约业务的学生家长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同时,全辖各支行积极组织员工携带移动展业设备深入学校,为师生现场办理各项业务、解答各种疑问,最大程度地便捷师生。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群体,大多由家里老人来办理业务,工作员工以“手把手”的态度,一步步耐心帮助老人办理,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项目运行后正常用餐。截至目前,该行在“智慧食堂”项目中已在学校安装100余台智能终端,成功完成刷脸付签约或手机银行办理的师生达3.49万户,占首批需要办理总数的50%以上。在此基础上,该行计划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6万余名师生的业务办理,确保首批36所公办学校项目按时上线运行,让广大师生都能体验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便捷!</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46个网点加班加点为家长提供优质服务</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进校园为“留守儿童”等学生办理业务</b></h3>

食堂

智慧

师生

项目

该行

学校

办理

就餐

银行

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