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北京的冬天说来就来,现在一出门倍感寒冷,只能窝在家里暖和。想到十几天前到香山去还是满目蒼翠,红叶杂染。我们兴致勃勃登顶香炉峯,虽不见层林尽染的香山红叶盛景,却仍然处处留意总是觅得几处惊喜美景。</p><p> 说起香山,除了深秋的满山红叶迷人,更有中国近代史上两代伟人留下的红色印迹令人难忘。一个是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一个是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令人深思的是两代伟人在香山的结局完全相反,让我们走进这两处红色教育基地,透过风云际会的历史演变,去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深刻印象。</p><p> </p> <p> 一进香山,我们就直赴双清别墅而去。随着人流,在一片翠竹青松掩映下的双清别墅出现在了眼前。就是在这里,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和党中央从河北平山西柏坡搬迁至此,毛主席住进了双清别墅,带领共产党创建新中国,和朱德总司令共同签发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粉碎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筹备了新政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好了准备。毛主席和党中央在此居住了五个月,这五个月,正是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转折点,正因为毛主席在此居住的五个月,使香山成为真正的红色之山,香山真正的香飘万里。</p> <p> 这是当初中央警卫团住地,负责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警卫工作。</p> <p> 院中一面鲜红的党旗下,有党组织带领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这一鲜红鲜红的党旗,在香山的青松翠柏之中,格外的醒目,格外的艳丽!</p> <p> 这是毛主席当年的办公室。</p> <p> 会客厅,曾在此会见不少知名民主人士,座上客有张澜、李济深、沈钓儒、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筹备新政协的成立和共商建国大事。</p><p> 会见老友柳亚子后,在此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p><p> 饮茶粤海未能忘,</p><p> 索句渝州叶正黄。</p><p> 三十一年还旧国,</p><p> 落花时节读华章。</p><p> 牢骚太盛防肠断,</p><p> 风物长宜放眼量。</p><p> 莫道昆明池水浅,</p><p> 观鱼胜过富春江。</p><p> </p> <p> 毛主席的卧室挺简陋。</p> <p> 这个红色的六角亭很有名,那张毛主席阅读南京解放的报纸的照片就是在此拍摄,然后毛主席激情满怀写下了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篇:</p><p> 钟山风雨起蒼黄,</p><p> 百万雄师过大江。</p><p> 虎踞龙盘今胜昔,</p><p> 天翻地覆慨而慷。</p><p> 宜将剩勇追穷寇,</p><p> 不可沽名学霸王。</p><p> 天若有情天亦老,</p><p> 人间正道是沧桑。</p><p> </p> <p> 毛主席在香山纪念馆里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p> <p> 毛主席和毛岸英以及家人曾经在此有过温馨时刻。</p> <p> 紧邻双清别墅的来青轩,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居住地。当时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香山同心协力为新中国的建立创下了丰功伟业,中国共产党在这些杰出领袖及后来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历经风雨沧桑,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正在朝着建党百年建国百年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p> <p> 紧邻香山公园北侧有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寺庙叫碧云寺,里面明清建筑保存完好,本来是一处名胜古迹,却因建有中山纪念堂,而赋予了它另一种见证历史的特殊意义。</p> <p> 孙中山纪念堂几个字是宋庆龄手笔。1925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国民党的创建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为祖国和平统一抱病北上北平,意与北洋军阀达成共识共建民国,不幸于3月12日病重而逝。去世后,因南京中山陵尚未建成,便将灵柩暂厝于碧云寺,直到1929年国民党才扶柩回南京,葬于中山陵。而在碧云寺金刚塔留下了孙中山衣冠冢。</p> <p> 气势恢宏的金刚宝座塔,因孙中山逝世后衣冠封藏于塔中,故称“孙中山衣冠冢”。</p> <p> 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内四分五裂,各派势力争权夺利,蒋介石趁乱而起,背弃了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大搞独裁统治,中华民国成为蒋家王朝,成为人民公敌,终因腐败误国,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赶出大陆,偏安于台湾岛内。曾经为振兴中华理想而创建的国民党,随着孙中山的逝去而淡出了历史舞台,而今台湾的国民党更是走向了台独的自灭自亡之路。孙中山如灵下有知,必将痛心疾首是也。</p> <p> 碧云寺内银杏黄叶飘落满地,是在悼念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还是在痛诉国民党的一败塗地?</p> <p> 香山的历史烟云非看不可,香山的自然景观也不可不看。</p><p> 香山公园是一座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元明清时为皇帝约离宫别院,春夏时的狩猎纳凉胜地。森林覆盖率96%,古树名木甚多,山中寺庙殿亭相连,主峯香炉峯海拔575米,景色四季各有千秋,尤似深秋红叶层林尽染而为天下闻名。</p><p> 我们是11月13日去的香山,虽然已经立冬,但仍然抓住了秋天的尾巴,遍览香山美色。</p> <p> 静宜园的勤政殿,早几天殿前两棵大槭树可是红灿如霞,吸粉无数</p> <p> 眼镜湖秀色</p> <p> 这棵千年银杏正是金黄灿烂之时。</p> <p> 翠微亭处观翠林。</p> <p> 看云起亭,晨雾起时如腾云。</p> <p> 唳霜皋亭,景色挺美,名字挺怪,原来是取自乾隆皇帝诗句中的诗意。</p> <p>古木参天。</p> <p>绚秋林亭也是观秋色的绝佳处。</p> <p>阆风亭是香山观远山红叶层林尽染的最佳处所之一。可惜时过境迁,前几天连刮七八级大风,已将漫山红叶吹落而去,看不到成片的红林啦。</p> <p> 是云在巢中还是巢在云中,各人自有领会。</p> <p> 随着步步登高,步步色彩变幻,深秋香山之美,不断在眼前呈现。</p> <p> 山上的红叶树多为黄栌,著名的枫树红叶却是鲜见。</p> <p> 经过两个小时的登攀,终于到达香山最高处香炉峯。回望登山之人川流不息,大多为中轻年者,像我们这样年纪步行上山的渺渺无几。大多数人都是乘坐缆车上来的,不由自豪起来。</p> <p>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北京城隐约可见,昆明湖小如圆镜,万寿山不见山形。</p> <p> 香炉峯顶的殿堂在悬崖绝壁之上,尤为壮观巍然。</p> <p> 下山之路,我们选择人少的一条路,一步步阶梯下来两脚发抖,腰腿疼痛。却是无意中走进了色彩斑斓的仙境之中。</p> <p> 登山沿途都有不少售卖枫叶饰品的小贩,却沒见到一棵真正的红枫树。不曾想峰回路转,走过昭庙不久便看到了枫叶正红的枫树,不由惊喜万分,走到树下捡拾落叶。</p> <p> 走进一条山沟,猛然出现的是一处枫树林,那满树如火如霞的枫叶,真是目不睱接醉美无比。我们早把登山的疲累抛之九霄云外,在枫树林里流连忘返,欣然品赏枫叶之美,四处捕捉秀丽镜头。</p> <p> 果然是香山红叶名不虚传,此生得此艳遇真是幸运。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