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祖屋重建于2019年11月,尽管已过去一年了,但重建过程仍历历在目。回顾老屋的历史变迁,不尽思绪万千,感慨良多,……</p> <p> 祖屋坐落在红安县八里湾镇袁岗村码头湾。码头湾是一个古老的田园乡村,村落三面环山,座西朝东,背靠照山和大山,村前是一片水稻田,不远处是小有名气的倒水河和磨石山(煤山),可谓是前有绕,背有靠的一方风水宝地。</p> <p> 据袁氏族谱记载,祖屋从明嘉靖甲子年始,在码头湾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历经变迁,现有屋基距今也有一百多年历史。1954年倒水河发大水,老屋被洪水侵泡月余,土砖墙体倒塌,父母费尽心血,克服困难,艰辛的在尚存石砌屋基上恢复了老屋原貌。</p> <p class="ql-block"> 2014年一场大暴雨后,屋后右侧石基出現石崩,导致后半部全部垮塌。</p> <p>垮塌逐步扩大</p> <p>看着垮塌的老屋,家人心情是沉重的。</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祖屋重建事宜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家人相聚时经常谈及,2019年清明节我们回老家扫墓,再次实地勘察, 并将重建老屋的想法向村委会及湾里作了报备。</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11曰,我与大哥长安又专程回村征求左邻右舍对建房意见,在亲友大力支持下,经与相关邻居友好协商达成意向,在邻居建华推荐下,我们当即请来施工承建方刘泽号经理,与邻居一起现场丈量,确定了房屋点位。按建房设计方案,重建祖屋占地,南北长11.5m,东西宽7.5m,占地86.25㎡。主体二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60㎡。</p> <p> 2019年11月22日重建工程正式开工,机械进场拆除老屋,清理场地。由于老屋地势较低,新建房屋基础必须抬高,为确保地基牢固稳定,基础开挖至老基硬底,再用石头筑基,混凝土浇筑形成基础。</p> <p>老屋拆除后现场</p> <p>施工现场一</p> <p>施工現场二</p> <p>施工现场三</p> <p>地圈梁规格为30*25Cm,地圈梁上方设计4根立柱,进一步增强房屋主体结构的牢固稳定。</p> <p>一楼楼板采取现场整体浇筑,增强了房屋主体结构,也提高抗震强度。</p> <p>现浇的楼梯</p> <p>二层楼板横梁</p> <p> 2020年元月4日是上梁的日子。按农村建房习俗,要举行上梁仪式。清早,大哥长安、大嫂芳兰、妹妹玉兰、妹夫春平、妻子丽芳、儿子业飞和我分乘二辆车从武汉驱车回到码头湾。一是庆贺房屋建设喜封金顶 ; 二是答谢施工人员辛勤劳动 ; 三是感谢村里的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p> <p>亲友乡亲买来鞭炮祝贺喜封金顶</p> <p>大哥为上梁仪式题写了对联</p> <p> 为答谢大家,委托爱华请来白果凹厨师班子,按900元/桌标准订了酒宴,并从武汉带回酒水、糖果、点心等招待大家,酒宴地点分设在承茂叔和爱华家,在村及施工人员共50余人应邀参加了酒宴。村里条件虽然简单,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大家难得聚到一块吃饭喝酒,邻里乡亲间兴高采烈,相互敬洒、递烟,气氛非常热烈。</p> <p>餐后合影</p> <p>见到祖屋从破旧的土屋逐步变成了全新的楼房,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满怀期待。</p> <p>受疫情影响,祖屋建设各项工序于2020年11月中旬全部完工。</p> <p class="ql-block"> 为了庆贺新屋落成,提前在八里湾订做了香台。按农村习俗,我们于公历2020年11月20日,农历庚子年十月初六在新屋举行了续立香台仪式。</p> <p>拜祖仪式前燃放了鞭炮(点击看视频)</p> <p>为先祖敬酒、敬香、烧纸</p> <p>为新灶点火开灶</p> <p>爱华从自家带来肉、菜、豆制品并亲自掌勺,燕群婶婶送来柴火并帮忙烧灶</p> <p>新屋落成后做的第一桌菜</p> <p>亲友邻居共进午餐,祝贺新屋建成。</p> <p>参加仪式的家人吃了团圆饭</p> <p>大家频频举杯,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p> <p>乡邻前来道贺,喝着茶,吃点水果,拉拉家常,乡情更近了。</p> <p> 祖屋建设规模不大,规格不高,外观朴素,但房内布局较合理,本着方便实用,即保留了一些传统风格,也纳入了现代居住理念,打理得舒适、漂亮,在宁静的村庄里,伴着美丽的月光,听着虫鸣蛙叫声,亲友们欢聚一堂,开怀畅饮,这种感觉非常难得,也非常美好。</p><p> </p> <p>父母生前老家具</p> <p> 祖屋的重建终于实现了父母的心愿,也为我们兄姝搭建了一个维系亲情血脉的平台,也是记住乡愁的平台。</p><p> 在祖屋重建过程中,凝聚了众亲友的智慧和力量,也得到好友乡亲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说一声,谢谢!</p><p><br></p><p> 2020.11.26于武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