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尺大街”,还真有这地方!</p> <p>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p><p><br></p><p> 一尺大街虽名为“大街”,实际上仍是胡同,它虽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却也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长,而是长约30余米。此街虽短,却是老北京胡同的缩影,具有明显的老北京文化特色。</p> <p> 我曾三次来到这里,第一次坐公交到前门煤市街,走到杨梅竹斜街,往里从樱桃斜街东口进去拐进了“铁树斜街”,还转了八大胡同其中的五条,没找到;第二次还是原路进去,最后在樱桃胡同北口,也是樱桃斜街中间找到了这条【一尺大街】。</p> <p> 杨梅竹斜街紧邻“大栅栏西街”,您要是观赏别走错了路。</p> <p> 这是“杨梅竹斜街”</p> <p> 据考证:杨梅竹斜街、棕树斜街(原名王广福斜街)与附近的樱桃斜街、铁树斜街(原名李铁拐斜街)都是人走出来的。元朝灭金朝后,元朝政府放弃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东北面另建元大都城。金中都城的施仁门(位于今虎坊桥西侧)内的丁字街(位于今菜市口附近)是一个繁华市场。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业尚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大都城内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购买所需物品。出大都城丽正门(今正阳门)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渐被百姓们走出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这些斜街的来历。 </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岁月流逝,如今“一尺大街”名称已经撤销,被并入杨梅竹斜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在杨梅竹斜街西段,桐梓胡同北口至樱桃胡同北口之间的那段路,就是旧时的“一尺大街”。</span></p> <p> 遗址详情</p><p> 一尺大街上原有6座店铺,路北3家都是刻字店,路南3家是酒馆、铁匠铺和理发店。一尺大街虽名为“大街”,实际仍是胡同,它虽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却也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长,而是长30余米。</p> <p> 现如今只有地面上一块长条的铜牌上面写有“一尺大街”四个黑字,这是一尺大街的地标。</p> <p> 第三次是陪客人游览胡同,正巧遇到“胡同达人”李正荣先生,由他详细介绍老北京胡同“一尺大街”的来龙去脉。</p> <p> 老人讲:坊间聊以解嘲素有“北平一尺街短,桐城六尺巷宽”的故事。找不到的原因:它早已成为樱桃斜街里的一部分,只是在旧址上镶嵌了一块小牌牌,不留意根本看不见。(一尺大街就是很短的意思,东西走向,十几米长,南北各有仨门,据说旧时北边是饭馆,南边是刻字的门脸房)。</p><p><br></p><p>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尺大街的旧貌早已不见。</p> <p> 只有地面上这块长条的铜牌上面写有“一尺大街”四个黑字,这是一尺大街的地标。</p> <p> 我深深的知道钉在地上的地标的涵义,要他时时提示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和现在。</p> <p> 老北京胡同的名字分门别类,五花八门,有的很形象看起来很干脆,直接用形状来称呼。比如:拐弯多的就叫“八道湾”,“九道湾”,“弓子胡同”,“辘轳把胡同”;圆形的,让人进去又能回原地出来的就叫“罗圈胡同”,“磨盘胡同”;胡同口小里边宽敞的叫“闷葫芦罐胡同”,“茄子胡同”,“铃铛胡同”;细长的胡同叫“笔管胡同”,“豆芽菜胡同”,“狗尾巴胡同”;比较短的胡同叫“一溜儿胡同”,“一跑儿胡同”,“一尺大街”等等等等。</p> <p> 喜欢吗?喜欢京城串子讲胡同吗?喜欢,就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