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享,相约前行——初家中学与康庄中学语文学科双向预约活动

仲书

<p>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一致性”,着眼于根基教育,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探索组内教师自主、合作、科学专业发展的途径,强化落实,抓好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效益,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1月27日邀请康庄中学优秀的语文教师到我校开展初中语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p> <p>  本次同课异构语文课堂由康庄中学优秀教师宋柳燕老师与初家中学青年教师徐小琳老师进行展示。</p> <p>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因此朗读非常重要。徐小琳老师通过对学生朗读的全面指导,再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使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p> <p>  小琳老师通过与同学们分析白杨树不平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平凡,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一个巧妙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升华了主题。</p> <p>  同学们通过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p> <p>  老师们认真听课,分析课堂环节,捕捉课堂精彩瞬间。</p> <p>  宋老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读和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课堂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迎刃而解。</p> <p>  同时宋老师注重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朗读。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相关的段落;提出问题,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己练读,集体朗读。这些方式和方法,不但给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情感气氛,而且又变换了朗读方式,既使学生有新鲜感,又使学生与作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产生心灵的共鸣。</p> <p>  老师们专心致志,和同学们一起品味文章之美,融入其中。</p> <p>  业务校长宿振川、教科处主任王萍萍、康庄中学教导处主任卢娜、康庄中学老师和我校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给出贴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的方向。</p> <p>  老师们针对两节不同风格的课堂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交流,分享体会。</p><p> </p> <p>  初家中学语文组教研组长刘宗兰老师作总结性发言。对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p><p>1.教师要更加注重文本解读,注重拓展阅读。教一篇带一串,把主题丛书中的优秀篇目推荐给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提高阅读水平。</p><p>2.对于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当堂探究,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课下探究,但一定不要置之不理。</p><p>3.教师的激励语要力求精练、亲切、得体,过渡语要更自然。</p><p>4.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当放手时就大胆放手,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自学能力大有益处。</p><p>5.希望教师亲和力更足,教态更亲切,与学生一起同作者对话,同文本对话。</p> <p>  本次双向预约课堂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科交流,感谢康庄中学对我校教研活动的支持!感谢宋柳燕老师、徐小琳老师为我们展示的精彩课堂!</p> <p>文字编辑:夏凯伦</p><p>图片提供:刘宗兰</p><p>文章审核:闫耀国</p>

学生

老师

课堂

朗读

康庄

教师

教学

中学

初家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