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水西门(三山门瓮城、西水关遗址)→集庆门

HZ

<p>行走南京明城墙计划继续进行中,今天去水西门广场,探寻水西门(三山门)、西水关遗址……</p> <p>水西门(三山门),位于南京城西南,坐东向西,历史上为水陆两栖城门,是明南京内城十三城门之一,面临秦淮河,为水陆两栖城门,是旧日从水路进出南京城的主要通道,故而俗称水西门。 三山门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的主城门。规模仅次于聚宝门(今中华门),与通济门略同,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内瓮城呈船形或者鱼腹型,供作储兵防守之用。 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拆除三山门瓮城和水西门水城门,1958年又拆除了残存的城门和城墙,1959年三山门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建筑都被拆除,仅留水西门的地名,沿用至今。</p> <p>如今三山门瓮城、西水关遗址,分布在水西门广场内。水西门广场由凤台路两侧的东西两部分组成,东广场为内瓮城遗址,西广场为西水关遗址。</p> <p>西广场位于当年西水关遗址上方。为南京明城西端的水闸所在地。广场气势恢弘。中部为一下沉广场,居中的水池中隐隐显现水关建筑轮廓。使游人似乎回归当年大明盛世。古城砖和青石铺砌更增添了壮观而神秘的气韵。广场北端树立着具有六朝风格的华表。南京的吉祥物辟邪雄踞柱顶,方碑上铭刻着“国泰民安”四个金色大字。广场南端建有著名的金陵名亭“赏心亭”……</p><p> </p> <p>赏心亭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广场西侧外,是一处历史名胜,宋代的金陵胜迹,历代文人均有登临怀古。</p> <p>金陵名亭~~赏心亭</p> <p>风铃声响个不停……</p> <p>现在门关上不给上…</p> <p>西水关小桥</p> <p>三山门的水关,即西水关,明代叫云台闸,为内秦淮和外秦淮合流处,是明代金陵四十景中重要的一景。</p> <p>西水关水闸所在地</p> <p>具有六朝风格的华表</p> <p>国泰民安</p> <p>码头</p> <p>三山桥</p> <p>站在三山桥拍的赏心亭</p> <p>三山桥不同位置拍摄的赏心亭</p> <p>换个角度拍一张</p> <p>东广场景观以一条由东向西的浅水溪为主线。象征“十里秦淮”溪流层层跌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石雕镶嵌水底。广场中段建有造型古朴典雅的仿六朝古亭——新亭,四周树木庭阴,花开四季。</p><p>  </p> <p>文化园</p> <p>三山门遗址碑</p> <p>瓮城遗址</p> <p>城墙断面</p> <p>西水关小桥</p> <p>西水关泵站</p> <p>行走约50米远看到了城墙断面……</p> <p>顺着城墙向前一路行走……</p> <p>差不多走了一站路远,便到了集庆门</p> <p>集庆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91年,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明城墙西南段、水西门以南、集庆门大街东端护城河东侧。集庆门座东朝西,是南京城墙在建国后开的第二个城门。</p><p> 1991年为了沟通中华路,拓宽集庆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南京古城墙上新开通此门,因南京在元朝时期名称为集庆,故该城门被命名为集庆门。</p> <p>登城口</p> <p>集庆门游园</p> <p>顺着城墙绿地步行道一路前行</p> <p>走到了城墙角</p> <p>南京市秦淮区委党校</p> <p>到了终点</p> <p>从这穿过城墙</p> <p>结束了今天的行程,乘车回家……</p> <p>未完待续……</p> <p>2020年11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