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原铁道兵十师四十八团、八连彬县战友何日盈、李全全与周至籍部分八连战友相约在楼观,一同参观了古楼观台。不凑巧疫情其间,森林公园凭票对外开放,正殿因修缮对外不开放。战友来了只安排了一天行程,最后通过电话联系通融,每个人扫了健康码,带上口罩才进了笫三道山门踏入了通往正殿的大门。
若大的古楼观台,静静的屹立在山间,不见了往日的繁花和香客的朝拜,处在山中休整生机,等候着我们五位虔诚的访客。
我们依山而上,仔细寻找着当年老子的足迹,慢慢悟道老子五千言中二、三句真经,竭拜先圣遗像,醒悟人生哲理,各自体会着道法的自然与辉宏。
天地人合,天与自然合为一体。
人,生于天地之间,下立足于“地”,上敬于“天”。
和,万物和谐,世界大同。
天地人合——将人置于天地间,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境界。“天地人合”,传承于古而宣扬于今,坚持“中庸”之道,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楼观台是我国道文化发祥地,素有道教祖庭、道源仙都、天下第一福地等美称。老子在此著《道德五千言》天下闻名。
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陕西地方志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老子骑牛图。

老子乘青牛
驾临居南山
弟子拜师祖
法长道恒久



进入古楼观台的头道山门。

让我们用道家文化的上善之水,荡涤身上的尘埃,澄静驿动的心灵,放飞自由的生命!


从左至右:王关印、何日盈、何家泽、李全全、李义所。

石牌坊二道山门,由此向南可上老子炼丹炉,向东可进第三道山门进入正殿,老子当年箸书五千言的地方,也是讲书传道之圣地。


玄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也是进入正殿的第三道山门。





老子说经台
又叫授经台,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五千言之地。海拔594米,翠竹环抱,古木参天,秀峦葱郁,悦目赏心。历来是帝王、道众朝拜之仙都,文人墨客云集之圣地。


说经台主要殿堂有四个,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山门前,沿石阶盘道蜿蜒而上,来到老子祠,这里就是老子撰写弘扬《道德经》的地方。

说经台
楼观台说经台也叫授经台,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李耳讲授道德五千言之地。老子祠院内有黄连木、皂角、侧柏古树11株,铸铁醮纸炉3座,还有铁狮子1对、石狮2对,铁钟、铁磬、铁香炉及历代碑碣63通
元赵孟頫书法《上善池》。

上善池
地处山门西侧,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相传元至元二十年(1283),周至地方发生瘟疫,无药可医,死者无数。当时的楼观监院张志坚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山门前石板下有泉水,泉里有我炼就的金丹,可治时下瘟疫。张醒来命人在山门前寻找,果然在西边石板下找到泉水。患瘟疫的道士喝后两个时辰竞神奇般痊愈。消息传出,远近百姓咸来饮用,瘟疫遂除。三年后翰林学士赵孟頫游览此地,闻听此事十分惊奇,遂挥毫题写“上善池”三字,取意道德经”上善若水“。至今每逢庙会,香客游人仍竞相饮此水以却病延年。

主殿的门内,立着两块刻于13世纪晚期的石碑,上面是《道德经》中的《道经》和《德经》






千年古榔榆树。




老子祠
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是老子讲学的地方,老子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五千言。院内两旁的《道德经》碑,共四通,东边两通刻于唐,西边两通刻于元。东边两通碑石用楷书书写,称为唐正本《道德经》。西边两通是元代著名书法家高文举用梅花篆字书写,故亦称为”古老子“。
启玄殿供奉道祖老子。



八卦石,用木棒敲击可发出沉闷的金属声。


远处显灵山老子像。

为人们指点迷径,教人们开化自然。
一心向善,心如至水。

先哲目光深邃、神情自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莫不是暗寓其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或是“天上地下” 、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缘起缘灭,小至人生、大至宇宙的发展演变、通达道理早已藏于其胸壑?

宗圣宫
坐落在恢宏壮丽、气势磅礴的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福地广场西侧,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周大夫尹喜于此结草楼观星望气,见紫气东来遂恭迎圣哲老子。老子于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并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隐去。由此,楼观遂成中华道文化的发源地而享誉全球。
此宫殿与唐高祖李渊有关,唐初,高祖为提高李氏皇族地位,追封李耳为远祖,下令修葺楼观,赐地十余顷。公元620年李渊到楼观参拜老子,诏令修建宗圣宫,并改“楼观”为“宗圣观”,并赐白米2000石,帛1000匹以供修建扩充只用;公元624年,宗圣观建成,次年奉道教为国教,老子为教祖,也使得道教成为中国唯一自创的宗教。







方丈塔。





幸福的一家子。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从左至右:王关印、耿国印、李义所、何日盈、朱忠社、李全全、武岁福、张碧峰、金权利。


生活有了朋友,才值得回忆,生命有了缘分,才懂得珍惜!愿时光不老,友谊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