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的配速还是hou不住!——记2020年衢州马拉松赛

长风破浪

<p>  衢马已经过去好几天,跑友们都催我交美篇。我就来说说,我的衢马感受吧!因为疫情的影响加上工作的特殊性,今年啥马也没有参加过。年初的厦马因为严重感冒发热而弃赛,灵鹫山越野赛、开化马拉松赛也因为疫情防控和工作的需要而弃赛。衢马成为今年我唯一能参加的马拉松赛的希望与机会,但是否能真正站到赛道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p> <p>为了避免再次浪费,走的是献血者报名通道,在此,要感谢衢州中心血站。</p> <p>衢州中心血站为每个献血者参赛选手准备的专门的参赛包。</p> <p>2020年11月21日下午,抽时间去领参赛包。现场冷冷清清,与杭马放在同一天是多么愚蠢的做法。</p> <p>衢州市民公园的绿色长廊,同行跑友远去的背影。</p> <p>  2020年11月22日,衢州马拉松赛如期而至。早上4:00就醒来,4:50起床,吃好早饭,计划5:40出发的,拖到6点许才出发。6:50许,到达起点。时间有点仓促,就抓紧时间排队上厕所和存包,想好好热身,已经来不及。</p> <p>又是一场雨战,但应该是小雨而已,就按雨战的装备来应对,保暖第一位。总体上,天气应该属于优等。</p> <p>现场比想象中的人要多些。站在起跑线附近,戴着口罩,看看周围也没有几个人戴着口罩,仿佛自己从另一个世界走来,心中莫名升起一股忧伤,自己成为2020年的最悲伤的一群人之一,没有了赛前兴奋感,也没有好好热身活动。</p> <p>领导一讲话,时间又延时了,7:32分才发枪。去年莫名其妙提前五分钟开跑,给参赛选手一个措手不及。</p> <p>开跑了,大家都忙着按表。难得与同行的两位破三选手同框合影。</p> <p>  衢马计划,没有明确的成绩目标,就是把衢马当成一次高质量有专门补给的拉练,就是要看看自己对415的配速掌控能力,到底能坚持多久多远。为此,开跑后就按着415配速控制来执行。</p> <p>康比特送的300的计时手环,虽然不靠谱,但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p> <p>前5公里,右足弓似乎有点不舒服,努力压着速度跑,配速为410—415许。虽然下着小雨,但这点小雨对我而言,觉得小事一桩,因为雨战次数多了。5-10公里,跑得最惬意,最放松的一段。10公里后,开始补充第一支能量胶,边吃边跑,节奏有点乱,跑得有点不舒服。慢慢又调整,在15-20公里区间,跑得比较有节奏感。</p> <p>  21公里许,看了一下手表,时间为01:29许,按预定的配速控制坚持到了半程。</p> <p>25公里许,觉得左脚底有磨擦出一条血泡的样子、小趾头被夹得紧紧,有被磨破的痛。26公里许,上机场北路的小上坡,觉得有点掉速了。沿着笔直的公路,真的很枯燥。看到同事在因抽筋在拉伸,超过他没有几米,又被他赶上,一溜烟又远去啦。</p> <p>31.2公里转角后上坡,上乌溪江大桥时,突然觉得腿部发软,没有力量。32公里许,大腿又抽筋的迹象,赶紧找医护人员喷云南白药喷雾剂,就开始边跑边走。不到34公里处,两个大腿肌肉严重抽筋,两块肌肉石头般的僵硬,抽得你站立不稳,痛得你直想大喊大叫,只能靠下蹲来拉伸,可一下蹲,小腿外侧肌肉又开始抽筋,让你左右为难,只好拉伸一下马上站起来。看到我蹲下来,两位大妈志愿者连忙从对面赶过来,问:要不要叫车来?我说没有关系的,抽筋了。就这样,走几步,拉伸一下,不断地被跑友超越。</p> <p>被建新和良荣远远地甩在后面啦</p> <p>走走跑跑,到了35公里许。看看时间,再不跑起来,可能又要跟去年一样连330都进不了。如果那样的话,真的倒霉的,跟跑友们都没法交代的。于是,忍住要抽筋的样子,又开始努力跑步起来,已经不考虑配速,只要跑起来就行,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到41公里处,居然也没有再发生抽筋,但最后一公里实在跑不起来,又开始走走跑跑,直到终点,时间为03:21:12。</p> <p>到达终点啦!还是要做做样子,最后跑了200米,总不能走到终点的。</p> <p>与良荣、建新在终点合影。</p> <p>成绩是次要的,过程体验才是重要的。</p> <p>从手表的数据看,不在状态中,心率区间特别高,平均达到170。</p> <p>从手表的数据看,前19公里配速控制还是不错的,</p> <p>衢州马拉松绕来绕去的赛道</p> <p>完赛奖牌</p> <p>官方成绩证书。有点奇葩的是出现了6.5公里,19.8公里,31.2公里,如果6.5公里到10公里的计时是正确的,那区间配速达到344,有点不太可能。</p> <p>赛后对跑崩来得如此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官方数据出来,通过对比才发现:前半程速度快了,超出了预定415配速。前10公里配速达到402,前15公里平均配速达到407。前19.8公里配速达到412,前25公里达到416。</p> <p>手表在25公里后出现卡壳故障,总的时间少了5分钟多钟。前25公里的计时是正确的,为01:47:34。官方的计时为01:47:00,误差34秒。</p> <p>赛后反思:</p><p> 莫名其妙地突然跑崩了,一直找不到原因, 原来暗自窃喜的、自认为跑得最轻松惬意的第二个五公里才是“最致命”的,其中的3.5公里的配速配速居然达到3分44秒(官方的),严重超过自己的能力极限,而恰恰这五公里因为惬意没太在意看表,以至于到10公里许开始补充第一支能量胶,感觉到节奏有点跟不上了,犯了个最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这是其一。</p><p> 其二是缺乏长距离训练和力量训练。因为能否参赛的不确定性,而没有进行32公里的长距离有氧耐力训练,造成疫情以来从未拉过长距离训练。枯燥乏味的力量训练也暂停了两个多月。</p><p> 其三是患有轻微的伤痛。赛前左脚患有轻微的脚底筋膜炎,右足弓轻微拉伤,虽赛前进行处理后有所好转,但起跑后右足弓感觉不舒服,25公里后也是右脚开始出现夹脚、脚底又磨擦出一条血泡的感觉(其实,没有,后面发现左脚大拇指下有一条血泡)。</p><p> 最后是装备需要更新。竞速型的鞋有点夹脚,26公里后手表出现卡顿,造成计时不准,配速也不准,失去了参照物,节奏开始有点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