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玉岳老师关于“五有四化”主题探究教学法有感

<h3> 今天上午是刘玉岳老师给我们上课,他是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湖南省政府督学,有着30多年的教学经历。在以“地理核心素养”未正式融合教学、高考前,率先提出与学科素养高度类似的“五有四化”主题探究教学,并在全国推广,可以说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br>  “大拿”人物竟然离我如此之近,怀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抱着踏实的研学态度,认真听取了刘玉岳老师关于在“三新”背景下对地理教学研究的成果——“五有四化”主题探究教学。</h3> <h3> 他先是主要从“教师发展与课堂的现状”、“新时代教育变革大趋势”和“百年未有之时代背景”三个角度分析了教学背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五有四化”主题的基本内涵。即:<br>  “五有”指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有趣、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有用、注重问题探索,使教学有理、渗透学科思想,使教学有魂和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四化”指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和情境生活化。<br> 最后在“五有四化”的基础上,结合相应实际教学课件、过程探索教学策略。</h3> <h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种不同于现在普遍使用杜威“五步教学法”的新教法。这极大开阔了我的视野,对我今后探索教学有着启发意义,如高三一轮区域地理复习上,不必传统的依次在分析某某地理环境(地形、土壤、气候)、人文环境,可以结合学情,创设情境,抓住某区域的重点进行专题复习。</h3> <h3> 其次,随着刘老师对地理核心素养、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与地理学科相结合的领悟,对新高考完下地理试题变化趋势分析,对其它“三类课堂”和“生态·智慧·素养课堂”的分享下,我更加认识到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只有多阅读先进学者的作品加强自己的地理理论建设,才能更近一步提高对高考变革整体的意识和洞察力。</h3> <h3> 最后,把今天刘玉岳老师、昨天邹邵林老师和其他学者对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基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对比,更加升华了我心中的领悟。我想说的是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认识能力不同,所以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样。我们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也这样,正因这样的认知差异存在,而变得多姿多彩。我们要对教学理念仔细理解内化成自己的思维后交流探讨,形成“百花争艳,百家争鸣”,在争鸣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观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