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建设的亚洲笫一座518KHz NAVTEX航行警告台链

陈少友

<p class="ql-block">(上篇:通信导航局与海事卫星通信)</p><p class="ql-block">(下篇:交通部建设的中国第一座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在1990年,各缔约国政府海岸电台,在518KHz频率上,采用数字窄带NBDP技术,用NAVTEX格式播发航气象警告。为此,国际电信联盟(ITU)在日内召开1983年移业务无线电行政大会,指配GMDSS专用频率。根根国际组织规定,交通部1985年就部署建设亚洲笫一座518KHz NAVTEX航行警告岸台台链,计划1990开始对外播发NAVTEⅩ格式′航行、气象警告业务,为航行在中国沿海、近洋船舶提供航行、气象和紧急安全信息,也为我国海军在这些海域发布军事演习信息,促进海上航行安全。交通部已建成投产的亚洲第一座518KHz NAVTX大连、上海、福州、广州和三亚海岸电台台链,开通运行已三十周年。作为当年此项工程总体设计、布局,工程负责人,釆用文字、文件和图片方式编㝍成美篇。供当年参与此项工程同事和有兴趣朋友参阅。</p><p class="ql-block"> 陈少友 2020年12月1日</p> <p class="ql-block">1983年由交通部组团海洋运输局刘云舟副局长带队,前往日内瓦出席ITU无线电行政大会。</p><p class="ql-block">(下图在北京机场送行时陈少友、冼燕玲夫妻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在日内瓦出席ITU召开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中国代表团代表和翻译在联合国总部大院合照。</p><p class="ql-block">(下图左起陈少友、李丽珠、陈建成、张华、王楠、王家麟)</p> <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在日内瓦出席ITU召开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大会休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代表和翻译前往瑞士洛桑参观时合影。</p><p class="ql-block">(下图左起起王楠、李丽珠、陈少友、陈建成、王家麟)</p> <p class="ql-block">根据一九八三年三月在日内瓦召的移动业务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通过了在518kHz频率上发布航行、气象警告和紧急信息的电台,使用窄带自动印字电报临时程序的318号决议。</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三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召开的第五十次海上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也通过了,《关于实施NAVTEX系统》的决议。决议要求各缔约国政府海岸电台,在适当的沿海区域开放518kHz的NAVTEX广播。各缔约国政府的船舶尽可能在1990年之前配备NAVTEX接收设备。根据我国实施GMDSS的政策,应尽量在现已建成的海岸电台台址扩建、设备升级改造并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经过调研国內生产不了频率稳定度,达到数字通信要求的中频发射机和窄带印字报终端,打印设备,这些设备需要进口。</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陈少友出席ITU大会相片,后排是王家麟)</p> <p class="ql-block">1985年4月中国代表团前往伦敦,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无线电分委会第25届会议</p><p class="ql-block">(下图左起交通部海洋运输局陈少友、国家船检局梁善庆和中远总公司许喜鸿,在会议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5年6月代部拟稿,以(85) 交海字1225号部文《关于逐步实施518KHz航行气象警告业务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p><p class="ql-block">一,1985年选定三亚、湛江、广州、福州、上海、天津和大连海岸电台进行试验,1988年向国际电联(ITU)和国际海事组织《IMO》登记,进行国际协调,爭取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播发航行、气象警告业务。在518KHz频率上播发航行气象警告业务,要釆用数字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海岸电台设备要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海岸电台设备,大都是四十年代老旧设备,需要更新和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改造。增加ARQ/FEC纠错打印终端和NAVTEX监视接收机、发信台天线、地网也需要改造。个别电台的机房应相应扩大,各个电台中频发射机输出功率,覆盖海域要求。必要的增加设备详见附件。有关海岸电台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所需费用明确如下:1,各港务局海岸电台技术改造 (含设备更新)费用,由各港留成港务费开支。2,广州、上海运局海岸电台技术改造 (含设备更新)费用,由各海运局留用的更新资金中解决。3,购置进口设备所需外汇额度,原则上由各单位留成外汇支付,如果确有困难的,可向部报告。以便统一向国家物资局申请设备进口。</p><p class="ql-block">二,上海海运局所属的上海航运电子设备厂(请上海船研所协作) ,立即向部提出引进生产NAVTEX接收机可行性报告,力爭1986年投产。&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三,远洋船舶、沿海船舶从1987年开始,将根据航行区、航线及吨位大小,分期分批配备NAVTEX接收机。</p><p class="ql-block">四,各单位海岸台新购发射机、ARQ/FEC纠错、打印设备和船舶购置NAVTEX接收机技术条件要经部海洋运输管理局批准。 </p><p class="ql-block">五,天津、上海、黄埔航行警告台应配置NAVTEX接收机,电传打印机型号由部统一规定。</p><p class="ql-block">六,有关航行警告业务播发具体事宜,各港港务监督局及有关海岸电台应密切配合。播放航行警告,各电台功率协调,时间协调,具体操作和业务要求等由部另行发布。上述通知请遵照执行。附件:各海岸电台暂定复盖区、发射机输出功率和有关设备表。部文除主送各港航相关37单位外、还抄报国家计委、经委和无委。还抄送中海油、水产总局、国家海洋局、海军司令部相关27单位。</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交通部交海字1225号《关于逐步实施518Khz航行、气象警告业务事宜的通知》部文)</p> <p class="ql-block">1985年11月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出席CCIR召开的第八研究组末期会议的全体代表在会议休息厅的合影。</p><p class="ql-block">(下图左起交通部陈少友、民航总局代表、邮电部外事局代表、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杨留清、邮电部北京传输研究所陈霞生、交通部上海船研所尤秉章)</p> <p class="ql-block">1985年11月中国代表团交通部陈少友、交通部上海船研所尤秉章、民航局女代表、邮电部外事局女代表、邮电部北京传输所陈霞生、邮电部上海一所杨留清。出席CCIR会议,当日会场照片。</p><p class="ql-block">(下图右起交通部陈少友、交通部上海船研所尤秉章、邮电部外事局代表)</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86年4月交通部海洋运输局陈少友和国家船检局梁善庆,前往伦敦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无线电分委会第31届会议)</p> <p class="ql-block">关于出席国际海事组织第31次无线电通信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函</p><p class="ql-block"> 驻英大使馆:</p><p class="ql-block">国际海事组织无线电通信小组委员会第31次会议,将于今年10月14日~18日在伦敦举行。请你馆派员出席会议,国内将派两名专业人员前往协同参加。现随函附上出席会议的预案。请视会议具体情况酌处。</p><p class="ql-block">附件:……会议的预案……会议的重点仍然是讨论未来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FGMDSS)的问题。经研究预案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关于300~1600总吨船舶无线电设备配备要求(与518KHz航行警告关系不大故省述)。</p><p class="ql-block">二,关于自浮式的卫星无线示位标问题(与518……无关故省述)。</p><p class="ql-block">三,关于 操作员职能问题(属于人员配备和培训事,与518……无关故省述)。</p><p class="ql-block">四,关于备用电源容量问题(属于船舶遇险通信维持供电事,与518……无关故省述)。</p><p class="ql-block">五,关于518KHz播放航行警告问题。</p><p class="ql-block">在上次会议上,一些代表团提出,在518KHz频率上也能用本国语言播发航行警告,并希望延长广播时间。会议认为,使用本国语言播发航行警告可考虑使用490KHz频率,但需要1987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指配。这次会议还要讨论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我们认为1985年11月在日内瓦召CCIR第八研究组末期会议,已对播发航行警告的540-1建议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建议可以利用B1.B2识别码编码, 供有关国家使用本国语言在518kHz频率上,播发航行警告。如果使用490KHz频率作为本国语言播发警告,则要给单一频率NAVTEX接收机增加一个输入信道,使设备复杂化,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漏收518KHz频率英语航行警告。</p><p class="ql-block">如果会议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倾向使用CCIR修改后的540-1建议,作为本国语言播发航行警告方法。如果会议都同意使用CCIR修改后的540-1建议。并提到B1.B2识别码分配时。我们拟表示:中国也准备用本国语言在518kHz频率上播发航行警告。至于使用非拉丁语或是拉丁语系问题,今后再通知海事组织。</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交函字199号《关于出席国际海事组织弟三十一次无线电通信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函》)</p> <p class="ql-block">关于出席国际海事组织IMO第31次无线电通信小′组委员会会议情况的报告</p><p class="ql-block">交通部外事局:</p><p class="ql-block">国际海事组织IMO无线电通讯信小组委员会第31次会议于186年4月14日至18日在伦敦该组织总部举行。参加会有47个国家和16个国际性组织共220名代表。……,由于本次会议和以后的32和33次会议将是讨论和决定未来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的技术标准。设备配备要求,74年SOLAS公约第四章的编写和GMDSS实施日期的关键会议,因此,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所以出席本次会议的国家和代表是历次会议中最多的一次。</p><p class="ql-block">我国驻英使馆馆员和本国国内两名代表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国内为会议准备的预案设想,绝大部分与会议讨论结果相符,现将会议简况报告如下:</p><p class="ql-block">笫一、二、三、四个问题与518KHz航行警告关系不大,故在本美篇中省述。</p><p class="ql-block">笫五,关于播发海上安全计料问题,</p><p class="ql-block">本次会议将发布气象警告知紧急信息的518kHz NAVTEX改名为海上安全资料(MSI)包括播发航行和气象警告,气象预报和遇险报警资料。会议散发了由秘书处准备的有关英国,荷兰,冰岛,挪威,比利时,瑞典,苏联,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希腊,南斯拉夫,塞浦路斯,埃及,乌拉圭,阿根廷,印度,巴林,沙特阿拉伯,美国,泰国,日本和智利等国。向IMO表示已开始或计划在518KHz频率上使用英语或试验用本国语言播发海上安全资料的文件(见COM31/WP4)分委会请各国在32次会议上就上述文件提出他们的评论。</p><p class="ql-block">苏联和希腊还在会上提出了在518KHz附近的频带上选用第二个MF频率,例如490KHz作为使用本国语言播发海上安全资料的提案。并希望1987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会议上能批准这个频率。此外,还建议这个频率的使用进行协调,希腊还提出对一些紧急、类别高的影响安全的有关的资料,在某一些特定的海区可以在518KHz上使用本国语言进行广播,分委会同意这个原则。</p><p class="ql-block">中国代表团也在会上发言,建议在518KHz频率上使用CCIR第八研究组末期会议修改的540一1逮议(草案)的B1.B2识别码作为本国语言广播并希望适当延长广播时间。而播发海上安全资料工作小组评论CCIR修改的540一1建议时,认为该建议有首创精神,但在NAVTEX系统发展发展阶段中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严重地限制本国语言播发海上安全资料的使用。而瑞典则在会上表示应使用CCIR修改的504一1建议。</p><p class="ql-block">分委会认为IMO不可能根据单独的B1字符分配来批准有关国家使用本国语言进行广播,为此要求CCIR重新考虑540一1建议。并请秘书处把这个意见送给CCIR第九届会议考虑。</p><p class="ql-block">会上还对A3区以远的海上安全资料广播采用何种手段进行了讨论。美国,巴西提出在HF频段上便用前向纠错FEC方法进行广播,而一些代表团认为应使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增强群呼(EGC)作为远距离海上安全资料的广播,但发射信息的费用问题必须考虑。请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把增强群呼试验和费用问题提交32会议。荷兰认为增强群呼在海事卫星覆盖不到的A4区就失去作用。会议主席认为A4区船很少,个別问题由本国解决。最后会议指示技术工作组对该问题给予研究以便下次会议考虑。</p><p class="ql-block">第六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涉及GMDSS设备技术性能分委会对VHF、MF和MF/HF无线电设备性能标准大会决议草案进行了修改,供海安会笫15次大会审定通过其他问题。</p><p class="ql-block">2,分委会同意救生艇雷达应答器和406MHF卫星示位标性能标准</p><p class="ql-block">3,注意到日本提交406示位栝和9GHz雷达应答器装在一起没有引起有害干扰的试验。</p><p class="ql-block">4,苏联通知会议86年4月在法国召开笫二次搜救卫星COSPAS一SARSST管委会议,欢迎大家参加。</p><p class="ql-block">5,分委会初步制定VHF示位标和VHF双向无线电话设备……。</p><p class="ql-block">第七,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1,IMO发展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已成为事实。其实施日期越来越近,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和领导应着手研究该系统在我国实施的方案,研究我们的对策,并落实海岸电台,卫星地面站等建设和技术改造的资金以及解决船舶无线电设备来源问题。</p><p class="ql-block">2,建议上海、广州海岸电台在HF频段上选择相应的频率用FEC方式进行试验并请装有ARQ/FEC的船舶参加接收试验,以便研究误码率。频率使用等问题。</p><p class="ql-block">3,请有关部门研究是否使用INMARSAT增强群呼,作为A3区海上安全资料广播问题。特别要考虑发射信息需要付费用(外汇)问题。</p><p class="ql-block">4,请有关部门在设计我国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时,务必要考虑与C标准船站兼容问题。</p><p class="ql-block">5,请船岸通信主管部门,在购置和更新设备时不要购买不符合GMDSS性能标准的设备,避免经济上和工作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p><p class="ql-block">6,第32、33次分委会会议是完成GMDSS引进和重写SOLAS公约第四章的关键时刻,为做好我国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上述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国内有关部门对各个技术文件或草案进行研究提出书面评论,派专业人员前来与会。</p><p class="ql-block">咐录:关于GMDSD配备要求草案。</p><p class="ql-block">出席国际海事组织第31次无线电通信小组委员会会议中国代表团</p><p class="ql-block"> 1986年4月24日于伦敦</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交(86)办外字68号《关于转发出席国际海事组织无线电通信小组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情况报告的函》)</p> <p class="ql-block">由于国内岸台、不熟悉国际新开发的NAVTEX技术,各岸台都要求派技术人员到京由部组成技术和商务谈判小组,参加技术商务谈判,作为岸、船NAVTEX总体技术设计、台链布局、选址和工程实施和商务谈判总负责人,除确定设备技术指标外。根据我国岸台情况,为节省遥控线提出只允许用一对线完成发射机,启动、关闭、频率变换、功率调节和信息发送技术条件。通过技术商务淡判最后选定日本JRC公司设备,由各单位分别与日方签订供货合同,人员技术培训要求和统一安装调试交工日期。由于各单位外汇短缺,为此,就到部物资局找我的老领导,机电处韩儒康处长,经他同意动用其局外汇额度购置设备。由于福州、三亚暂不具备条件,两处留待GMDSS工程项目开工时建设,天津作为大连备用台,湛江暂代三亚台播发,并由部文下达相关单位。作为NAVTEX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和商务谈判组长,为便于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出国培训、工程验收做准备,1986年5月代局拟文《关于举办518 KHz NAVTEX系统研讨班的通知》。同年6月在上海主持了NAVTEX系统研讨班,给大家讲述航行电传(NAVTEX) 系统工作原理、基本概念、技术特性、操作要求和引进设备技术指标、工程验收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海洋信字153号文《关于举办518KHz NAVTEX系统研讨班的通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6年6月陈少友在上海船研所,组织和主持518Khz NAVTEX系统研讨班,讲述航行电传系统工作原理、引进设备技术指标和工程验收注意事项。参加研讨班除大连、天津、上海、广州、湛江海岸电台和交通部上海救捞局等单位外、还有部内外厂、所研制生产数字选呼DSC、窄带印字电报NBDP和NAVTEX接收机等单位。研讨班期间全体同志与船研所副所长林文春同志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中排左起第六人林文春,左起笫五人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为使国内船舶按国际要求配备NAVTEX接收机,决定NAVTEX系统岸台、船台设备配套同时进行。86年8月代局拟稿发文通知上海海运局下属上海航运电子设备厂引进NAVTEX接收机生产技术有关事项逦知。</p><p class="ql-block">(下图是86海洋信字242号文) </p> <p class="ql-block">1987年3月,由于外商没能按照合同中的遥控技术条件设备未能达标,未能按时交货影响工期,进行索赔谈判,为国家挣回144万外汇人民币,受到基层单位好评,获得主管副部长林祖乙《关于进口设备索赔谈判中挽回144万外汇人民币的情况汇报》签报上批示:“很好,对外交往中随时维护国家利益……。对有关同志应予表扬”。海洋运输局胡汉湘局长批示:“对林副部长批示应照办,并在全局大会上予以表扬,还可以通过报纸大力宣传……。现无委办己分出,在什么范囤内表彰,请少华同志决定</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关于进口设备索赔谈判中挽回144万外汇人民币情况汇报》</p> <p class="ql-block">林祖乙副部长在上报《关于进口设备索赔该判中挽回144万外汇人民币的情况汇报》签报上批示:“很好,对外交往中随时维护国家利益,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经济贸易中更要坚持互惠互利,这次谈判中的四条体会可以应用在今后的的有关工作中。对有关同志应予表扬”。</p><p class="ql-block">1985年船长出身的林祖乙同志担任交通部副部长,他熟知通信导航技术在航海中作用,非常重視通信导航工作,他平易近人,凡是我们提的问题,在他职权内都设法满足我们合理要求,为了中国海上通信导航现代化,对报送的《中国实施GMDSS总体方案论证和建议报告》、《论GMDSS系统及其国内外进展》、《航行电传(NAVTEX)系统》和《GMDSS船舶无线电人员配备及培训要求》等论文他就读了两遍。他是中国实施GMDSS总体方案决策人和领导者,1987年他召开机关各司局领导会议,布置GMDSS实施任务,由于GMDSS实施期需十年时间,决定不设立专门机构,指定牵头单位其它相关司局协办。批拨专款供中国建设亚洲第一座NAVTEX台链岸台技术人员随远洋船出海,测绘NAVTEX各个岸台播发400浬海区信号场强图向IMO备案。亲自主持交通部组建航海教育研究会,关心GMDSS船岸无线电人员培训工作。对地面站出国培训汇报上批示:”很好!回来请积极投入地面站建设、调试、开通管理工作”。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建设期间曾多次直接听取工程建设汇报,率领有关司局领导到地面站工地视察检查工作,为了保护放置在港口集装箱内进口设备安全过冬避免冻坏,在土建未交工情况下,支持地面站借部属有经验技术人员与学成回国大学生混合编组,将存放在天津港集装箱的地面站进口设备,运回地面自行安装,并从新疆调一个班武警战士,警卫北京国际海亊卫星地面站。1961年6月3日地面站建成,主持地面站开通典礼</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林祖乙副部长相片)</p> <p class="ql-block">海洋运输局胡汉湘局长在《关于进口设备索赔谈判中挽回144万外汇人民币的情况汇报》的签报上批示:“对林副部长批示应照办,并在全局大会上予以表扬,还可以通过报纸大力宣传。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利益做出贡献好同志在讲用活动中,好的不能及时得到表扬,坏的不批评何以树正气。现无委办己分出,在什么范围内表彰,请少华同志决定。</p><p class="ql-block">(下图是胡汉湘局长相片)</p> <p class="ql-block">为了节省各单位海岸电台投资费用,1987年4月和11月代部、无委办拟稿,给国家经委和海关总署发函,申请518KHz NAVTEX进口设备免税进关。</p><p class="ql-block">国家经委:518KHz 频率上向海上船舶用 NAVTEX播发航行、气象和大风警告,系联合国国际海事组IMO 的要求。一九八五年交通部就建立播发系统,部署湛江、广州、上海、天津和大连海岸电后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以便在一九八七年开展这项服务。由于该系统所用设备国内不能生产,经国家物资局批准,用中央外汇从日本JRC公司进口了十套竣备,合同号为:85 FXK-415082CN ……。总成交金额为x亿x千x百x十万日元。</p><p class="ql-block">我国在518KHz频率上播发航行警告,是为了保证海上船舶航行安全一种手段,该项服务是不收费的,完全是公益性工作。为了减轻基层单位财政负担,特申请批准上述进口设备免税进关。</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交通部给国家经委《关于申请518KHz播发航行、气象警告发射设备减免关税的函》)</p> <p class="ql-block">根据国家经委经进(1986)394号文精神,商请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在设备减免税证明表上盖章后,87年11月代部无委办拟稿给海关总暑申请518KHz NAVTEX设备进口减免税的函</p><p class="ql-block">(下图是87无字283号《关于申请进口的518KHz播发航行警告发射设备减免税的函》)</p> <p class="ql-block">1987年9月2日因时间紧迫,用笔编写对引进NAVTEX发射、接收和遥控设备进行验收、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技术条件印发给有关单位并抄送给中仪公司</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中仪公司候彬同志:</p><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各岸台对JRC公司的JRC-503发射机及其配套终端的验收问题,现送上《JRC-503型MF发射机及其配套终端设备验收项目》(详见附件),请转给吉田号驻京办事处,最近我去了次上海,在日方人员在场情况下初步发现如下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去年和今年我当面和电话向吉田号和JRC公司有关先生提出:根据我们分析日方提供资料,JRC-503发射机,发射类别为J2B不能在6个标称频率上都能发射A1A、A2A、H2A和F1B。现已证实我们的判断是对的,举例如下:490KHz发射A1A时,接收频率是490KHz,但发射F1B(实为J2B)时接收频率将变为491.7KHz了。</p><p class="ql-block">二,还初步发现日方提供的NAVTEX自动播发终端,不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CS/CJRC426号通函:NAVTEX手册,第15页第八条8.1.1款”每种电报的播发次库 应与电报到收次库相反,最后收到的电报最先播发”的规定。</p><p class="ql-block">三,新更换的LOCATA接收机没带天线放大器和天线,没收到220v交流电使用整流器,因此,不符合订货清单及附加协议规定。</p><p class="ql-block">上述三个问题是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需日方认真对待,否则要通过谈判解决。其它设备是否仍有问题,有待进一步验收和试验才有结果,为此,请把我们意见及附件转给吉田号驻京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谢谢</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 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陈少友 1987.9.2)</p> <p class="ql-block">1987年9月3日因时间紧迫,我以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名义,用笔编写引进NAVTEX发射、接收和遥控设备进行验收、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技术条件,主送各有关单位。 </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各有关单位通信导航处(站、公司):为便于各单位岸台进行设备验收,现随文送上部无委办陈少友同志给中仪公司转给日本吉田号驻京办事处的函及其附件: </p><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各单位试用九位码ARQ功能,现暂定各岸、船电台识别码分配方法(仅适用于国内试验使用)如下:</p><p class="ql-block">岸台00412xxxx,船台412xxxxx1。xxxx和xxxxx为原有岸、船台四位和五位数字识别玛,加1 是为了补足九位数之用。</p><p class="ql-block">此外,各岸台在NAVTEX试验进行播发时,可先用通电把NAVTEX拨发时间、格式和电文通告发给各有关船岸电台,到时开机接收,并记录当时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还请中远总公司将上述情况转告各分公司船台,以便把收到情况函告我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各岸台验收设备顺序安排为上海、天津、大连、广州和湛江</p><p class="ql-block"> 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日</p><p class="ql-block">抄送:中远总公司无附件)</p> <p class="ql-block">下左图、右图是同年9月编写对引进NAVTEX设备进行验收、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技术条件。无委办1988年12月在上海召开大连、天津、上海、广州和湛江等NAVTEX岸台会议,部署各岸台覆盖 400浬海区信号强度测试任务和进度要求,讲述测试方法和格式场强仪使用。并请林祖乙副部长特批,从部划拨专款,批准岸台工程技术人员1989年随远洋船出海,测试各个NAVTEX岸台覆盖海区信号强度资料向IMO备案。1989年春以(89) 交委字143号部《关于印发海岸电台NAVTEX发射台覆盖区测试工作大纲的通知》。自此,中国成为,亚州第一座采用数字技术NBDP播发 NAVTEX格式航行安全和气象信息台链的国家,将促进海上航行安全。船上的NAVTEX接收机,收到信息自动打印报文,结束人工报务员抄报历 史。</p><p class="ql-block">1988年与部教育司程景琨副司长前往广州组织交通部GMDSS无线电人员会议。结朿人工报务员历史,开创GMDSS人才培训新纪元。</p><p class="ql-block">1989年春受命带领应届毕业生前往挪威,接受海事卫星地面站设备培训,告别中国实施GMDSS十年的工作历程,去建设中国首座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遗憾的是还没有完成GMDSS全部船用设备研发、生产任务,其中一项就是中文NAVTEX接收机。</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代部拟稿关于布置航行警告 电传(NAVTEX)发射台覆盖区测试工作的通知)左图附件第一条至第三条,右图附件笫四条至笫五条。验收主要项目:1.设备外观检查,2,主要电器性能指标测试,3,操作试验,4,运行试验第五条1,发射机电气性能指标测试(1)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2)输出功率(3)谐波幅射(4)噪声电平(5)互调失真(6)调幅失真(7)带内发射功率</p> <p class="ql-block">左图、右图附件笫五条。(8)绝缘试验(9)风机噪声电乎(10)发射类别(11)驻波比</p><p class="ql-block">2,操作运行试验(1)发射机采用本地或遥控方式以A1A,A2A,H2A,F2B,或J2B类别发射连续通报48小时后,抽测下述各项指: a频率稳定度 </p><p class="ql-block"> b输出功率</p><p class="ql-block"> C带内发射功率</p><p class="ql-block"> d绝缘等指标应符合笫五条第1款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下左图、右图附件笫五条。</p><p class="ql-block">3,本地和遥控运行试验(1)本地运行试验要求:由发信台本地操作发射机,包括启闭低高压,工作选择,电键电路,频率选择(天线匹配器随频率不同自动调谐),输出功率调节,发射机各种监测信号等项目均应正常和符合指标要求(2)遥控运行试验</p><p class="ql-block">要求:做用各岸台现用用普通电缆内的一对(两根)遥控线由各岸台中央控制室或收信台遥控发射台JRS-503</p><p class="ql-block">发射机运行,在遥控过程中,同一电缆内各种键控电路,电报,电话电路,数据传输音频选呼电路同时工作条件下,远距離遥控发射机收监测功能均应正常和符合各项指标要求。上述(1)(2)两项操作运行试验分别试验50次。各次都不应出现错误或失灵</p><p class="ql-block">4,报警与安全试验</p><p class="ql-block">要求:各项报警和安全断电必须准确无误,具体项目如下:(1)过荷试验(2)驻波比试验(3)过热试验(4)门开关安全保护试验</p><p class="ql-block">上述各项试验连续20次均应符合技术要求</p><p class="ql-block">5,终端设备试验与实际工作检验</p><p class="ql-block">要求:鉴于中方培训人员在日本JRC公司没有学到终端设备课程,按协议,应由日方人员在华技术服务阶段,分别为各岸台技术人讲述终端设备原理、维修要求和操作说明,然后进行下述试验和实际工作检验:</p><p class="ql-block">(1)NAVTEX报文编辑连机发谢试验必须符合CCIR-476 建议和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V/CIRC.426号通函。关于NAVTEX手册的要求,特别是自动输、报文必织先入后发射,后入先发射射(2)符合CCIR-476建议的四位和五忙数字识刿码ARQ和FEC突际通报和广播试验</p><p class="ql-block">(3)符合CCIR-625建议的九位数字识别码ARQ和FEC实际画报和广播试以及476建议设备进行兼容通报试验</p><p class="ql-block">(4 )选择性FEC试验</p><p class="ql-block">(5)双频半双工和单频单工ARQ通报试验(包括近距离和远距离试验,考核其延时电路功能)</p><p class="ql-block">(6)断电后存报清零时间长短试验</p><p class="ql-block">上述试验还应包括:键盘输入储存,屏幕删改,纸带发报,手键和自动发报功能及打印机等功能试验</p><p class="ql-block">6,接收机检验</p><p class="ql-block">要求:接收机技术条件必须符合IMO1983年11月17日第十三届大会通过的A.525:(13)决议:关于船舶接收航行、气象警告和紧急信息的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的性能标准其主要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1)自检功能项目是否正常</p><p class="ql-block">(2)内部储存电文份数,自动清零时间</p><p class="ql-block">(3)误码率检查</p><p class="ql-block">(4)接收报警电文,报警准确性性(5)灵敏度测试试</p><p class="ql-block">(6)断电六小时内储存报文不应清零</p><p class="ql-block">(7)打印机每行至少打印32个字符,换行时单字符如分开应有连字符标谂(指英文),并自动进纸,收到错误文字应自动打印一个星号或特殊标记以资识别</p><p class="ql-block">(8)接收机所带附件,应符合定货清单和附加协议要求,即带天线放大器及天线,在交流220v能工作。</p> <p class="ql-block">下左图、右图附件笫六条至笫十条。</p><p class="ql-block">弟六条:发射机电性能指标測试,除了符合笫五条笫1款的(1).(2)(3)(7)和(11)节的内容必须测验外,各海岸电台可以根据各自情况相应增減一些测试内容和操作运行试验项目,各项测试指标,操作运行数据记录,必须由各岸台派出专人列表逐项记录,并由中、日双方人员签字认可。</p><p class="ql-block">笫七条各岸台验收测试记录以及附加说明和签字副本,分别送给JRC公司,还需分送交通部无委办、中仪公司和吉田号驻京办事处各一份(天津岸台分送一份给香港海通公司)备案。</p><p class="ql-block">第八条日方来华人员前往地岸台的日期,请日方提前三天用电报通知有关岸台主管部门负责人,以便做好接待工作(按附加协议二项笫5条办理)</p><p class="ql-block">笫九条上述人弟二、三、四和笫五条都符合规定,由中方有关海岸电台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日方调机人员共签字验收。自签字之日起,日方按咐加协议一项一弟1条(2)款和二项笫3条,第4条要求,了冰担维修和免费更换元器件义务。保修期过后,一旦专用元器件和部件发生故障,JRC公司应以优惠价格向中方提供专用另备件及接收机专用打印纸。</p><p class="ql-block">笫十条在验收过程中,发射机及其配套终端设备如达不到JRC-503技术条件和附加协议有关规定时,中方有奴拒绝签字,并要求日方在一个月内采取措施达到报标和有关规定,如果一些关键指标,如发射类别,NAVTEX播发终端……。在三个月内仍达不到要求,中方除了要求日方赔偿延误设备投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外,还有权向日方进行索赔谈判,必要时还可以退货。</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八月三十一日于北京</p><p class="ql-block">附:各岸台主管负责人 电报掛号 电话</p><p class="ql-block">上海海运局 陈德斌 0001 219600-2701</p><p class="ql-block">天津港务局李刚 3263</p><p class="ql-block">大连海安局黄宝琢 </p><p class="ql-block">广州海运局黄明辉0053 446800-2455</p><p class="ql-block">湛江港务局黄涛 9054 24255-4491</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邮电部组团出席ITU无线电行政大会。</p><p class="ql-block">(下图右起交通部陈少友、汤绍华、邮电部宋直元副部长、邮电部外事司局长、交通部李丽珠、冯雪傍)</p> <p class="ql-block">广州750无线电厂,依据我们提出九位字织别码CCIR技术文件,研制出新型窄带印字报NBDP船舶终端设备,并参加87年10月日内瓦国际电信设备展览会展出,引起国外同行注意,一些与会国外代表赞扬说:没想到中国这么快就研制出符合CCIR技术建议和IMO要求GMDSS船舶配备九位识别码NBDP终端</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们参观中国展台时,与750厂关总合照左起关总,邮电部刘总、交通部冯雪傍、陈少友)</p> <p class="ql-block">1988年4月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CCIR中期会议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下图前排左起邮电部丁益兴、交通部陈少友、邮电部上海笫一研究所杨留清后排民航局吕树平)</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88年10月13日代部拟稿(88)交海字615号《关于布置航行警告电传发射台覆盖区浏试工作的通知》</p><p class="ql-block">广州、上海海运局,湛江、天津、大连海上安全监昂局,湛江港务局:</p><p class="ql-block">为使我部设在湛江、广州、上海、大连和天津航行兽告电传(NAVYEX)发射台能在一九八九年开始播发NAVTEX业务,各航行警告电传发射台,应在一九八八年底前完成以发射台为中心,400浬为半径的覆盖区场強测试任务,并在海图上标出其覆盖区范围。经与有关部门商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1.请广州、上海海运局,湛江、天津、大连海上安全监督局组成测试小组,制定测试方法和测试时间,报部批准执行。</p><p class="ql-block">2.请湛江港务局在一九八八年底前将湛江海岸电台航行警告台全部工程(含进口全部设备、仪器及发射天线工程)移交湛江海上安全监督局,并在已建成通信枢纽楼内l提供遥控终端设备和工作人员用房(含空调和电力),为湛江海上安全监督局播发航行警告业务提供方便。</p><p class="ql-block">3,请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有关海运、航运公司和各救捞局等船舶单位,为有关测试小组上船完成测试任务提供方便。</p><p class="ql-block">4,请海军和国家海洋局为测试任务提供方便。</p><p class="ql-block">5,具体测试技术问题和协调工作请各有关单位与我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系。</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抄送:海军海司航保部、南海、东海、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等各分局,农牧渔业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省(区)交通厅,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及各分公司……及部内有关司局等单位</p> <p class="ql-block">1988年10月27日代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拟稿,《关于转发NAVTEX终端研讨班备忘录的通知》</p><p class="ql-block">广州、上海海运局,湛江、大连、天津海上安全监宿局,湛江、天津港务局:1988年7月部无委办组织有关单位在广州与日本JRC公司举办的NAVTEX终端研讨班已结束,各海岸电台518KHz NAVTEX发射设备己验收完毕,双方代表在英文”备忘录”上已签了字,现将英文”备忘录”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备忘录”执行,个别单位尚未付清款项的,请与中仪公司和香港海通公司结算。</p><p class="ql-block">附件:英文”备忘录”复印件</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日</p><p class="ql-block">抄送: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香港海通公司</p> <p>根据交通部(88)交海字615号文通知,1988年12月交通部无委办在上海组织召开各发信台发射信号测试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各岸台主管和工程师,会上提出测试方法并将我88年4月出席CCIR第八研究组中期会议,回国后写的专题报告《航行电传(NAVTEX.)系统》发给与会单位,并在《航海技术》杂志上发表,供大家参阅,专题报告共10页</p><p>(下图是1-2)</p> <p>根据交通部(88)交海字615号文通知,1988年12月交通部无委办在上海组织召开各发信台发射信号测试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各岸台主管和工程师,会上提出测试方法并将我88年4月出席CCIR第八研究组中期会议,回国后写的专题报告《航行电传(NAVTEX.)系统》发给与会单位,并在《航海技术》杂志上发表,供大家参阅,专题报告共10页</p><p>(下图是3-4)</p> <p>根据交通部(88)交海字615号文通知,1988年12月交通部无委办在上海组织召开各发信台发射信号测试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各岸台主管和工程师,会上提出测试方法并将我88年4月出席CCIR第八研究组中期会议,回国后写的专题报告《航行电传(NAVTEX.)系统》发给与会单位,并在《航海技术》杂志上发表,供大家参阅,专题报告共10页</p><p>(下图是5-6)</p> <p>根据交通部(88)交海字615号文通知,1988年12月交通部无委办在上海组织召开各发信台发射信号测试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各岸台主管和工程师,会上提出测试方法并将我88年4月出席CCIR第八研究组中期会议,回国后写的专题报告《航行电传(NAVTEX.)系统》发给与会单位,并在《航海技术》杂志上发表,供大家参阅,专题报告共10页</p><p>(下图是7-8)</p> <p>根据交通部(88)交海字615号文通知,1988年12月交通部无委办在上海组织召开各发信台发射信号测试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各岸台主管和工程师,会上提出测试方法并将我88年4月出席CCIR第八研究组中期会议,回国后写的专题报告《航行电传(NAVTEX.)系统》发给与会单位,并在《航海技术》杂志上发表,供大家参阅,专题报告共10页</p><p>(下图是9-10)</p> <p>   NAVTEX岸台覆盖区测试工作 </p><p> 会议记要</p><p>为了统一各岸台关于NAVTEX发射机发射场強覆盖区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交通部无委办在上海召开了NAVTEX岸台覆盖区测试工作会议,参加的有广州、上海海运局,湛江、天津、大连海上安全监督局等单位十名代表,上海、天津、大连、广州和湛江代表先后在会上介绍了各自的测试方案、计划和细则,无委办代表就NAVTEX岸台覆盖区的测试目的、任务和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经与会代表认真讨论,</p><p>制定了下述原则和要求供各岸台测试时参照执行</p><p>一,组织准备</p> <p class="ql-block">1,各岸台测试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学习NAVTEX发射设备、NAVTEX接收机和浏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掌握。</p><p class="ql-block">2,对本台不同功率发射电波传播,要事先进行理论分析,并标出100、200、250、300、350 和400浬,每米场強微伏数,如有条件亦应标出对应距离的大气噪声电平值值。</p><p class="ql-block">3,请上海海运局对LocatoNAVTEX接收机,在確保接收机误码率条件下,在若干信/噪比情况下浏试场強以供实测参考。</p><p class="ql-block">4,制定则试方案,选择合而又可行的航线,带齐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工具和打印纸。本着先沿海后近洋方案进行测试。</p> <p>二,测试</p><p>1,自测与互测相结佥,在本台发射时间内,应测试本台场强值,遇上其它台发射时间,也应测试它台场強数值,以补充各台自测不到的海域。</p><p>2,普测与专测相结合,可利用各种航线的船舶搭載NAVTEX接收机,请驾驶人员记录正常接收时的海况及经纬度。专业测试,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上船,带上接收机和测试议器,测出相应地点的噪声电平,场強值和接收机误码率。</p><p>三,岸台发射时间分配</p><p>为避免各岸台测试时,可能出现的相互干扰,在一九八九年一月至六月测试期间,暂定各岸台每小时验试播发时间为:</p> <p>湛江台00-10分、广州台12-22分、上海舌24-34分、</p><p>大连台36-46分、天津台48-58分</p><p>各岸台应按上述分配时间,每小时按规定分钟播发试验电文,如果仅有一个岸台在测试时,如需要增加播发时间和间隔,除了船岸电台自行联系外,该岸台也应用公电方式通知各岸台,如有两个岸台同时在测试,则应协商并征得它台同竟时,方可采取行动,从而避免干扰。</p><p>四,岸台发射的试验电文</p><p>为便于检验接收机误码率和场强值测试,特规定如下的试验电文格式</p><p>ZCZC B1Z2 B3B4</p><p>某某 RADIO STATION TEST MESSAGE</p><p>日期 小时 分钟 TX(几号机) A(几号天线) KW</p><p><br></p> <p>0123456789(空一格)ABCDEFGHIJKLM(空一格) NOPQRSTUVWXYZ(回车换行)</p><p>0123456789(空一格)ABCDEFGHIJKLM(空一格) NOPQRSTUVWXYZ(回车换行)</p><p>0123456789(空一格)ABCDEFGHIJKLM(空一格) NOPQRSTUVWXYZ(回车换行)</p><p>0123456789(空一格)ABCDEFGHIJKLM(空一格) NOPQRSTUVWXYZ(回车换行)</p><p>NNNN</p><p>说明:</p><p>,每一份编号B3B4=01开始电文至少发三分钟钟。</p><p>2,更换发射机、天线或增减功率时B3B4编号要更换否则接收机不能打印。</p><p>3,接收机电文中出现星号*不超过两个为正常接收。</p><p>五,岸台上报资料要求</p><p>1,台名、呼号、位置、海拔高度、发射类别和带宽,白天和晚上输出功率(dbw)覆盖区(经纬度)发射合为中心,有效半径(Km),地岐有效覆盖区(Km)</p><p>2,发射机型号,天线型式,天线效率,天线增益(dBi)</p> <p>3,覆盖区的100、200、250、300、350、400浬噪声电平,接收机正常工作有效的电场强度dB微伏/m</p><p>4,试好测试虿姑记录复印件,台括所用仪器,接收机船舶类型和吨位,仪器所处位置,测试日期,时间,海况,环境温度,测试地理位置,航线,接收机打印记录。</p><p>5,在海图上标出覆盖区及其有效场强值dB微㐲/m</p><p>六,记录表格</p><p>1,海上测试点埸強,噪声和误码率资料</p><p>表……不便手写参见图片。</p><p>2,岸上发射设备及监视资料</p><p>表……不便手写参图片。</p> <p>七,高频NAVTEX试验</p><p>为了检验高频使用NAVTEX播发海上安全资料(MSI)可靠程度,在各岸台进行近洋试验的518KHz NAVTEX覆盖区已趱出400浬情况下,靖各岸台利用已有西德1000瓦固态发射机在6314,.8416.5。1279KHz频率上,采用NAVTEX发射(白天和夜间各发射十分钟),船上利用518 KHz接收机打印装置连接SSB接收机接收岸台用高频播发NAVTEX电文,试验在高频上检验其有效性和误码率。</p><p>为使上述试验获得结果,在测试前应在岸上做好设备调试和实际接收成功后,才进行超过400浬外发射和接收试验(科研性质)</p><p>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于上海</p> <p>这是当年IMO提供建议覆盖区海图一</p> <p>这是当年IMO提供建议覆盖区海图二</p> <p class="ql-block">根据交通部(88)675号文精神,1988年12月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上海召开大连、天津、上海、广州和湛江等NAVTEX岸台会议,部署覆盖 400浬海区信号强度测试任务和进度要求,讲述测试方法和格式场强仪使用。并获得林祖乙副部长特批,从部划拨专款,供各岸台工程技术人员1989年随远洋船出海,测试各个NAVTEX岸台覆盖海区信号强度资料向IMO备案。</p><p class="ql-block">无委办根据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在上海召开的NAVTEX岸台覆盖区测试工作会议纪要,1989年3月23日无委办代部拟文,以(89) 交委字143号《关于印发海岸电台NAVTEX发射台覆盖区测试工作大纲的通知》。自此,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座采用数字技术播发 (NAVTEX)航行安全和气象信息台链的国家,1990年正式对外采用数字技术在518KHz频率上播发NAVTEX航行、气象警告,船上配套的NAVTEX接收机,收到信息自动打印报文,结束人工抄报历史,促进海上航行安。</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航海学会上报《中国实施全球海上遇险(呼救)安全系统GMDSS总体方案论证建议报告》,1988年12月24日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部教育司共同组织交通部GMDSS船岸无线电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会议,我与教育司程琨副司长,前往广州组织主持这次会议,结束人工报务员历史,开创GMDSS人才培训新纪元。</p><p class="ql-block">1989年春调入新组建的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受命带领应届毕业生前往挪威,接受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设备培训。告别在交通部从事中国实施GMDSS项目十年历程,去建设中国首座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遗憾的是还没有实现中国GMDSS船舶配备国产数字选呼(DSC)终端、9GHz救生艇雷达应答器和406MHz船用自浮式卫星示位标研发、生产任务,其中还一项就是中文NAVTEX接收机。</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代部拟稿89交无委字143号《关于印发海岸电台NAVTEX发射台覆盖区测试工作大纲的通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少友1959年12月从广州南海舰队无线电技师现役军官,转业到北京交通部海河总局电信处任技术员兼北京航务发信台台长。被编入预备役海军技术军官</p><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58年春在广州南海舰队时相片)</p> <p class="ql-block">陈少友1935年9月出生于广州湾(湛江市)1950年10月于湛江市一中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就读于广州市黄埔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南海军分校,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交通部注册机电监理工程师。中国通信、航海、造船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委员兼通信学组副组长。1992年享受国务逐月发放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会堂专家委员会专家、交通部海事、通信和救捞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船舶检验局技术委员会通信导航分委会委员、交通部航海教育研究会理事、交通部北京航务发信台台长、交通部通信组技术组长、交通部331卫星通信工程办负责人、交通部通信导航局支部委员、技术处负责人、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第一任站长兼地面站支部书记。60年将《北京航务发信台》革新成为无人值班由收信台遥控发信台,圆满完成北京首次与前往印尼接侨《光华轮》远洋船通信任务,受到交通部团委通报表扬。75年力主卫星通信代替短波船岸人工电报通信。78年以部331卫星通信工程办和中远总公司通信导航处与美国COMSAT在北京新侨饭店举办航海卫星(国际海事卫星前身)通信技术交流会,得悉美国在日本建设印度洋和太平洋卫星两座网络协调站。79年得知国家331工程通信卫星83年才能发射,且无覆盖三大洋的计划,作为交通部331卫星通信工程办负责人,就建议用通信导航局对外《北京船船通信导航公司》名义参加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为建设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作准备。83年起曾六次参加中国代表团,前往日内瓦和伦敦,出席国际电联(ITU)、国际海事组组(IMO)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会议,编写提交预案维护国家权益。85年采用数字技术负责建设亚洲第一座518KHz航行警告(NAVTEX)台链,结柬人工抄报历史,在对外谈判中挣回144万外汇人民币,受到基层单位好评,获得部、局瓴导书面表扬。86年研究规划设计《中国实施GMDSS总体方案论证建议报告》作为各单位实施GMDSS指导性文件并获得中国航海学颁发技术咨询奖金。88年组织交通部召开GMDSS船岸电台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会议,结朿船岸电台培训人工电报历史,开创GMDSS人才培训新纪元。89年在工程关键时刻出任《北京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第一任站长,负责建设和组建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1991年6月3日地面站建成开通投产,会议由林祖乙副部长主持,国家副主席王震剪彩并与航行在太平洋上《乐平岭》远洋船长通话。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和历届离休部长出席开通典礼,分别与航行远洋船通话,中国海上通信一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1996年1月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副总工师岗位退休。同年被电子部研究院开发部聘为教授兼科林公司副总经理,采用海事卫星、GPS和电子地图进行技术集成,成功研发全球移动车辆和船舶导航定位系统。曾任北京、安徽和河北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总监理工程师,2011年回家安 度晚年。</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陈少友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木协会、中国科技会堂专家委员会专家时相片)</p> <p> 《证书》</p><p>陈少友同志:为了表彰您为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九二年十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p><p> </p><p>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p><p> 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p>

播发

航行

交通部

设备

会议

下图

警告

频率

电台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