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十景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纵湖秋色(大纵湖旅游度假区)</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一湖一城,心灵的栖居之所。800余年古湖泊,30平方公里水域从南宋流到今。大纵湖畔,东晋古城墙边,一日看尽前世今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盐城新十景 (网络评选 专家评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己经去过好多次了,好多景点也非常熟悉,庄严高大的水上观音圣像,壮观的兴湖塔,古老的龙兴寺,迷人的芦荡迷宫,漂亮的影视基地,印有红色印记的柳堡村,悠长的景观长廊等景观印象深刻。令人难忘的是站在堤边眺望退圩还湖后的湖面,只见日光照耀下的浩翰的纵湖水面,波光粼粼,金星闪耀,仿若置身于无垠海边。今年听说建设几年的东晋古城五一开始试营业了,看了报纸上的广告语“美丽大纵湖,自在东晋城“,你很难拒绝她的诱惑,真的很想去一睹芳容。五月初,受华夏在线朋友邀请去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今年因疫情原因,一直闷在家里没有出去,正好借这个机会出去看一看,以解心中之闷。到东晋古城去放飞一下心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是一个有着美好传说的地方。宗保救母、王祥卧冰、镇湖塔和蟒蛇河等传说流传了几百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沉入湖底的东晋古城的重见和重建,见证了大纵湖的古老和青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是一个有故事地方。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非常敬佩写讨伐曹操檄文的陈琳,祖籍就是大纵湖,他的墓就在大纵湖,后来知道大纵湖有个“建安七子”的"七子岛",大纵湖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敬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是一个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地方。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曾在此教课授业,宋曹等名人大家在大纵湖地区更是家喻户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是一个印有红色基因的地方。听到《九九艳阳天》的优美旋律,就会想到大纵湖畔的柳堡村和那美好的爱情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这些传说、历史和故事等等能不勾起你重游大纵湖的欲望吗?</span></p>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大纵湖景区</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泰州市兴化两地,当地又名平湖,为古射阳湖经分化解体后的残迹湖之一。地处里下河平原腹地,是运东湖群中地势最为低下的地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湖不在大,有景则灵。大纵湖自有其壮丽的景色,波光云影,汇于一湖,四季而不同。至若春明。湖水清澈,湖田苇青,春风吹拂,碧浪翻滚。夏日炎炎,湖堤杨柳如烟,莺啼蝶舞。接天莲叶,千顷一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艳。待到八月,春华秋实。藕壮菱饱,稻香蟹肥,湖中又是另一番景色:月满平湖,光耀千里,螟烟漠漠,濒露零零。严冬腊月,湖中苇白如雪,游鱼潜底;来自北国的越冬鸟,不时在湖面出现……</span></p> 漂亮的景观长廊 古老的传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大纵湖传说</b></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古时候,大纵湖原为一座繁华古城一一东晋城,因突然地陷而被水淹没。东晋城古时比较繁华。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叫宗保子。因家里比较贫困,还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生活的担子全落在他身上。宗保子靠做豆腐度日,每天上街卖豆腐,回家时都要经过一座祠堂做书房的门前,在这个门两边有一对石狮子,石狮子旁边有一个烧饼摊子,他总要买几只烧饼和油条带给母亲,自己一个也舍不得吃。这种孝顺母亲的精神感动了天上的一位神仙,这个神仙下凡了,就在石狮子跟前等宗保子经过。这天,宗保子走到石狮子旁边又买烧饼油条了。那仙家将他叫住,将他的豆腐全买下来,随即说:“宗保子,你是很孝顺的人,这里要发洪水了,要每天都到这个石狮子面前看看,看看石狮子的眼睛红不红,如果红的话,洪水将要来了,你就赶快驮你妈妈去逃命,这座城要被水淹掉的”。那仙家说完就不见了。宗保子虽感到奇怪,但他认为那老人家是仙家,说话不会错的。于是,他每天挑着豆腐担子到石狮子跟前,都要看看石狮子的眼睛红不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这事情被来读书的学生看见了,问宗保子为什么在石狮子面前看得发呆,宗保子就老老实实地说了这件事。学生们听后就哈哈大笑起来。“石狮子的眼睛会发红吗?”“你是不是疯了?”宗保子听到学生在嘲笑他,就挑着担子回家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第二天,有个顽皮的学生偷出先生的朱砂笔,走到石狮子跟前,将石狮子的眼睛涂红,看看宗保子看见了会怎么办。宗保子同往常一样,走到石狮子面前,看一看石狮子的眼睛,这一看,他大吃一惊,石狮子的眼睛红了,便放下担子,飞跑到家,背起母亲就跑。果然,天地一声巨响,刮风下雨,打雷闪电,只听得后面的哗哗洪水汹涌而来,宗保子背着盲眼母亲跑呀跑呀,风狂雨大,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叫他放下来歇歇,宗保子只得将妈妈放下来,想息口气再跑,说也奇怪,宗保子把妈刚一放下,风停雨止。此时,一条大鲤鱼从他母子俩头上跳过,再一看,东晋城不见了,只见他母子脚下留有一个大泥墩子,这个墩子前面也变成了湖。看着前后白茫茫的湖水、满湖的鱼虾跳跃,母子就落脚在这个土墩子上,靠捕鱼捉虾生活。从此,东晋城就变成了大纵湖,而宗保子落脚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宗保庄(湖东南方向隐约可见的村庄便是宗保庄,即为兴化市中堡镇)。这里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有女不嫁宗保庄,后头有湖前有荡,沉不沉、‘乓’不‘乓’,大浪掀上后檐墙,出门无船难动步,隔湖望娘难见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宗宝救母,诉说东晋古城与大纵湖的沧海桑田。</span></p> 九曲桥、龙兴寺、兴湖塔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大纵湖呈椭圆形,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享有苏北第一湖之美誉。大纵湖度假区建有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宋曹的祖居、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墓、“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教书馆等景点。围绕“湖荡绿洲、渔家水寨、苏北明珠、度假天堂”的主题定位,集湖荡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采风、生态教育、科考探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平湖秋月”为古盐城八景之冠。如今,“纵湖秋色”又被列为“盐城新十景”之一。平湖,指的是大纵湖。秋夜眺望湖面,明月清光,天水一色,风景如画。清人高岑题《平湖秋月》诗云:扁舟一棹泛秋湖,月色平铺似画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红蓼花疏波滚雪,白苹叶细露凝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一天星斗凉如洗,两岸人烟泼欲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最是夜深风浪涌,水晶盘里走龙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大纵湖为古射阳的一部分。京剧有出戏叫"鸿门宴",项伯救了刘邦的命,刘邦得了天下,赐项伯姓刘,封他为射阳侯,他的封地在今盐城、宝应一带。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从古射阳分出盐渎县,盐渎县与射阳县(今宝应县)"分湖而治",在射阳县为镇 (今沙沟镇),在盐渎县为村(今东沙沟),村西有河,为二县界沟。这个分界线,历时两千一百多年,至今未变。大纵湖原为盐城百万市民生活饮水的源头。湖水清冽甘甜、水草丰茂、野鸟翔集、水产品极为丰富,“大纵湖清水大闸蟹”闻名遐迩,“盐城八大碗”、“纵湖十鲜湖鲜宴”誉满江淮,八方食客慕名而来者甚众。湖区内各种植物多达 120 余种,野生动物 50 余种,这里的人与自然已臻完美的和谐境界。</span></p> 镇湖塔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镇湖塔的传说</b></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传说在古时候,这个大湖很不安宁。干旱水灾连年发生,弄得百姓日不潦生,不知何年,一场地震,房屋倒塌无数,偶有一白发长须老者路经此处,见其凄凉景象,便指点说:这个大湖下有条大蟒蛇,盘在湖的四周,想修成正果,去东海成龙。可它很不安份,常常吸一口能将湖水吸干,吐一下,使湖水漫天,摇身一动便地震水啸,你们想安宁,必须在湖东南蛇头七寸处砌一座五层宝塔。当地老百姓认为这是神仙点化,便找来能工巧匠,日夜建塔。正好建塔的工匠又姓郑,人们就把这座塔取名为镇湖塔。后来这条大蟒经不住神仙的折磨,便强行向东游去,半路上大蟒的肚皮被一条鳜花鱼脊背上的剑刺刺破,大蟒未游到东海,鲜血流尽死去。蟒蛇游过的地方,便成了一条大河,这条河就是莽蛇河,至今民间还留有蟒蛇河的传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观湖楼,建于1988年,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手书匾额“观湖楼”。楼形古朴,飞檐翘壁、雕梁画栋、四周廻廊,登楼远眺,赏心悦目。九曲桥,建于1997年,全长220米,号称双九曲,双曲之间设有亭台,名“云台”,夜幕降临,云台霓虹闪烁,如彩虹卧波。兴湖塔,建于1997年,7层,高38米,雄姿挺拔。每层有菩萨像一尊,四周芦苇环生,与寺庙曲径相通。登塔远眺,云低湖阔,浩渺烟波,水天一色,宁静致远,美不胜收。</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明末清初书法家,明弘光朝授“中书舍人”的宋曹,祖籍在大纵湖镇北宋庄,现宋曹故居已修复一新;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祖籍在大纵湖镇,现发现陈琳安葬的墓穴;清朝书法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前曾在大纵湖执鞭教书,现留有书画手迹存放在板 桥书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虽然地方偏僻。可历史上却出了不少名人。相传“二十四孝”中的王祥,为使病中的老父食到鲜鱼,寒冬腊月卧于冰上,至孝感动天,得以偿愿,至今,湖畔仍存有王祥卧冰处的遗址。东汉时的陈琳,也出生在这里。他与阮瑀、孔融、王粲、徐干、应旸、刘祯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他初为古射阳(即盐渎)地方官, 后任何进主簿。董卓之乱,避居冀州,为袁绍所重用。其后,袁绍与曹操两军相争,陈琳为袁绍作讨伐曹操的檄文。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曾写了这个故事:袁绍带三十万精兵伐操,命陈琳草檄,陈琳 “援笔立就”。“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文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问守在身旁的曹洪:‘此檄何人所作?’洪答:‘闻是陈琳之笔’。曹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不足何!’”后袁绍兵败,陈琳做了曹操的从事。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陈琳病卒,归葬古射阳堤畔射阳村(原盐渎境)。唐著名词人温庭筠曾到坟前凭吊。有诗一首:</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零过古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石麟埋没藏秋草,铜雀荒凉锁暮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莫怪临风倍惆怅,俗将书剑学从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毛泽东很爱读这首诗,曾亲笔写了放在书房内,现已收入 《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公开发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明朝朱元障的谋臣朱升也隐居在大纵湖畔,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名谏,曾被毛泽东所借鉴,作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决策,朱升的后裔至今还住在这里,并保存着他的画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郑板桥从山东潍县任上辞官归隐,在大纵湖畔宋东皋家坐馆,宋东皋是势利之人,轻师重佛,一次,郑板桥批改完学生作业,到大纵湖畔散步,见宋东基与龙兴寺和尚,装了一船募化来的稻谷,往龙兴寺内搬运,不禁愤愤不平,当晚他留下一首《自嘲》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半夜鸣梆稻满船,胜吾教馆许多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波罗谒蒂真为宝,之乎也者不值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曾见读书朝北阙,哪闻念佛上西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收拾行囊归故里,惟有东皋不敬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二天,郑板桥就跟东家不辞而别,离开了大纵湖。</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晚年时期被大纵湖风光吸引,在此地执教多年,至今仍有他的教书馆在延续。</span></p> 七子岛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王祥卧冰求鲤”, “宗保救母”的传说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绎得淋漓尽致,秀静灵雅的自然景观与高深幽远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已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水上名刹龙兴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香火依然旺盛,高达二十五米的苏北水乡第一佛 ----- 水上观音圣像彰显出佛教文化的无限魅力。</span></p> 王祥卧冰求鲤处 龙兴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龙兴寺的传说</b></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龙兴寺的前身叫龙兴庵,座落在北宋庄(今大纵湖镇政府所在地)东南,朝阳河上“东闸桥”畔。相传大明天启四年(1625年)初秋,山西五台山一个云游和尚身背一尊跷腿长须、一手拿板的文殊菩萨,一路化缘到南海修炼。一天,途经大纵湖北滨的北宋庄歇脚,入夜,忽见庄东南藕池塘盛开的荷花上端坐着一尊弥陀大佛。一觉醒来,已是清晨,和尚来到庄东南,见有一片四、五亩大的荷塘,周边有五条小沟向不同方向延伸。和尚看罢心想,这地方真是宝地,若将荷塘填平建庙,岂不成为五龙戏珠?!妙哉!妙哉!夜里所梦,莫非神灵点化于我,随即打听到荷塘主人乃北宋庄宋氏十三世祖大富户宋复隆。便向宋说明心意:“我不再往东海化缘修炼,愿在荷塘上建一座庙宇供世人修行,普渡众生,今日与你结个缘,望你让出荷塘。”主人答应施舍荷田数亩建庙,从此,和尚挑土填塘。日复一日,肩头磨起了“肉疮”,仍坚持不懈。庙墩挑好后,和尚便以化来的钱财购买木料,模仿南海庙形,以木桩打基础,建起了“龙兴禅院” 。据北宋庄梅赋堂《宋氏宗谱》记载:逸史射陵讳曹公(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宋曹)为之序并手书:“因除之曰龙兴禅院,其义盖取诸腾飞焉”。后又改名为“龙兴庵”。</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龙兴庵计有楼房瓦屋35间,主体是前后两大殿,后有藏经楼。前殿即韦陀殿、后殿即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东锁马居和西锁马居。东西锁马居楼上立有红、黑木马各一匹。据说夜间常出来偷吃庄稼,后被人用铁钉将四脚钉住得以安宁。大庙两侧建有厢房,除供佛徒食宿外,分别设有两个“理堂”,一日叫“同善堂”,一日叫“益兴堂”。佛徒叫“在理”。凡参加佛教的人都必须在此两堂戒烟酒、戒性欲,学坐禅,练修身养性之功。大庙东厢房东侧为一巷道,巷道东另有两幢楼房,前为文昌阁,后为魁星楼。前后殿天井间有一座小花园,遍植梧桐、银杏、绿竹、曲径通幽,清静幽美,天井中间立有丈余铁鼎香炉一座,旁边不远处放有石头一块,此石放到水里不沉,人却搬不动,出家人都把它当着一块仙石,坐此石上削发烫戒疤。后来,人们便把这块石头叫“求戒石”。后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毁于战火。</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95年11月重建龙兴庵为龙兴寺。次年9月19日举行释迦牟尼大佛开光典礼。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席、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大师手书“龙兴寺”匾额。盐都区佛教协会设在该寺内。2000年6月,原佛教徒退俗离寺,新调来广州广学寺年轻佛徒6人,念经诵课。寺内有前后大殿,前殿佛座有大肚弥勒、护法佛陀各一樽。后殿为大雄宝殿,有佛像13樽。其释迦牟尼佛像高9.6米,东厢房五间,设有五观堂(斋堂)。全年来寺观光的香客络绎不绝,每季有大香期活动,暮鼓晨钟,可与苏州寒山寺媲美。寺外建筑有长廊,建于1997年,长210米,气势磅礴,亭廊相间,令人心旷神怡。</span></p> 影视城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影视城,始建于2012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大纵湖影视城由火车站、民国街、码头等多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以民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在大纵湖影视城取景的有电视剧《我的绝密生涯》《热血》等作品。</span></p> 芦荡迷宫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芦荡迷宫位于该湖西北部,芦苇迷宫以天然芦苇滩为主,并适当进行了人工扩建和改造。迷宫总面积为140905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为70169平方米,芦苇面积约为70736平方米。迷宫内有三条主航道,平均水深约为1米,航道总长度约7650米。由于天然芦荡一直处于原生态,该区域内的芦苇长成后最高可达5米。该迷宫内的芦苇品种也优于其它芦苇,具有生长期长等特点。芦苇长成后叶面阔大厚实、香味浓郁。成熟后的芦苇具有皮薄、壳黄、光洁度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坐船置身于14万平方米、拥有33个岔口及66条水道的“芦苇迷宫”中,令人兴奋不已。周围青色的芦苇就好像一道道密密的围墙,谁都猜不出这些围墙后面的秘密,只能怀着一肚子的好奇,随着船的前进一路探索过去。每穿行过了一道围墙下的水道,抬眼望去,又似有无数道芦苇墙错综复杂地出现在眼前,而水道则形成了好多个岔口,这些岔口中只有一条是活道,可以继续前进,而其他的岔口通向的要么是死道,要么是循环道,船走了一圈还回到原来的地方。这里的水道和芦苇丛组成的迷宫极像一个八卦阵,不熟悉地形的人驾船进入其中,没有两三个小时是绝对转不出来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在迷宫中探路,船顺水漂流,享受初夏芦荡里的种种妙处。船行,惊动了芦苇丛中的各种野鸟,一群白鹭会突然出现在船头,优美的身姿十分曼妙,一群野鸭在船旁与船并驾齐驱。各种不知名的野鸟叫声此起彼伏,应合着清风吹过芦苇的飒飒声,非常动听。据说运气好的话,还会有鲤鱼从水里直接跳上船呢。芦苇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味,深呼吸一下,满心芬芳。</span></p> 红色记忆的柳堡村 一个古老的传说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史书记载:位于盐城西南的东晋古城景区,是借1929年大旱时期从大纵湖底发现的东晋时期古城遗迹建造的仿古景区。该古城在水患以前与盐渎(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前盐城古称)为一体,因被淹没于水下,残迹中保留了东晋时期的历史风貌。</span></p> 东晋古城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大纵湖东晋古城项目占地面积975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由入口综合服务区、历史人文主镇区、旅游商品餐饮购物区、特色会所集中区、酒店休闲娱乐区等组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商贸于一体的旅游服务集聚区,名副其实的水乡岛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东晋古城入口包括城门楼、码头、客运站、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商品展销中心等。位于大纵湖景区东侧,其结构为“三街、七河、九岛、二十四桥、两广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从空中俯瞰,九个小岛宛若北斗七星的造型,故将九岛以北斗七颗现星和两颗隐星命名。一条主河道石梁何贯穿九岛,二十四座风格各异的桥将九座岛屿婉曲相连。</span></p> <p> </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座曾被遗落在湖底的古城,如今以一座宛如仙境的古朴岛屿矗立于大纵湖畔。</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今年"五一"开园的 盐城 大纵湖东晋 水城 ,位于 盐城 市盐都区大纵湖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距 盐城 市区42公里,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999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依托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水来做文章,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水中‘群岛式’建筑布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大纵湖东晋古城旅游度假区依托大纵湖优越的水资源,结合“东晋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水为魂、以“水城”为特色的“东晋古城”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别具一格的“岛屿式”古城,描绘出一幅“船在城中游,人在岛中居”的水乡风格的“清明上河图”。</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看到这游人如织的繁华盛世;我们看到了一幅“船在水中游,人在岛中居”的水乡古城。眼前分明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充满古韵的“东方威尼斯”。</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国庆节期间,伍佑中学九零届高中毕业生聚会。下午,应同学之邀,我随六班的部分师生来到东晋古城看夜景,看灯光秀。正好把五月份没有看到的灯光秀补起来。晚餐后正准备出发时,天公不作美,一场夜雨不期而至。但雨水挡不住我们的热情,大家冒雨观看《九九艳阳天》水幕电影、国庆大型灯光秀。尽情享受这为之震撼的视觉的盛筵。这雨夜也成了师生三十周年的特殊印记。</span></p> 师生在游客中心合影 宋街上的宋氏祠堂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里下河地区人才辈出,尤以宋氏为尤。北宋年间曾出过宋郊、宋祁一门双状元,止双双官至宰制。还有明末清初书法家宋曹。宋祠以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为主,有“苏北首祠"之誉。</span></p> 引云阁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意为“引云入阁”,象征将周天祥云归引东晋水城,归引大纵湖之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历劫重建的引云阁,造型奇伟,具有历史建筑的传统结构风格,脊角高翘,重檐翠瓦,彩绘雕镂,光彩辉煌。:</span></p> 饭前掼个蛋 夜雨中的建安大街 雨中灯光秀 九九艳阳天水秀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当年《柳堡的故事》讲述了水乡姑娘小英莲和新四军副班长李进的红色浪漫爱情故事,主题曲《九九艳阳天》感动了几代人。现在通过现代技术再现那个时代浪漫纯真的爱情故事,生动展现了里下河人民向往自在生活的大爱。</span></p> <p>印象大纵湖光</p> 印象大纵湖光影秀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通过光影传奇,讲述了大纵湖的历史变迁、文化故事、深刻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的追求向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这声光电的画面中,将这种地域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勾起本地人家乡情怀的同时,也让游客感受到这里炽热的风俗民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今年两次游览大纵湖和东晋古城,特别是雨中夜游,看到了古城水灵的一面。在古城漂亮的七彩外衣上,在这梦幻般的霓虹闪烁中,细细品味大纵湖的古老历史、美丽传说、深厚的人文底蕴。真实的体味她的古老,感受她的青春和活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感谢华夏在线的朋友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感谢伍佑中学九零届六班的同学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美丽大纵湖、东晋古城欢迎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谢谢你的阅读和分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因制作需要,下载了几幅美友和网络上的图片,再此一并表示谢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