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山西 碛口

扬州综艺

<p>自驾游山西</p><p>20209.20-21</p><p>第四站:碛口</p><p>一早从平遥古城出发,去碛口古镇,用了3小时10分先到的是北武当山。</p> <p>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南距离石区32公里,东北离太原 216公里。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p><p>北武当山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p> <p>一到北武当山,小商户告诉我们登香炉峰,就从这里上,为了能买她的东西很热情地介绍说这是主峰有最大的庙,其实是新建的道观。几百级台阶上去,没见一个游客。</p> <p>因为登顶有点累,又加上赶路,我们放弃了其他景点,直接向碛口前进。</p> <p>去碛口的路上必定经过于成龙故居。</p><p>于成龙作为一代廉吏,被人们所熟知,活跃于顺治康熙两朝。现在这里修建的已经比较好了,除了几处老宅,还有文化园可以欣赏,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可能是疫情的原因关门,拍了两张门面,继续前行。</p> <p>车没开多远,路边人很多,停车一看是山西嫦娥晋剧送戏下乡为老百姓演出,这里是临县林家坪镇。</p> <p>过了林家坪镇,就是南圪垛村,路边就能看见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p><p>1947年8月至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驻扎于此。1941年5月13日,由原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岗、习仲勋先后任书记,谢觉哉、马明方先后任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派出机构,领导整个西北地区党的工作。</p><p> 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吕梁市、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p> <p>到了碛口境界</p> <p>碛口古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碛口镇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下辖镇,地处吕梁山西麓,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与柳林县黄河名镇孟门镇相接,东与林家坪镇相连,北与丛罗峪镇接壤,西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全镇面积108.45平方公里。</p><p>到达碛口古镇,在古镇中心黄河边找了家乡土旅馆住宿午休。</p> <p>入住的乡土饭店</p> <p>几年前的老店</p> <p>休息到三点,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碛口第一处景点:黄河画廓,花400元包了艘小船游画廓,到终点船靠岸拍了几张照片返回。</p> <p>黄河画廊是由砂岩石经过多年黄河水冲刷,风化自然形成的浮雕壁画。具有浓烈的艺术感,或像书法,或像建筑,或像人物,或像鸟兽。不同角度,不同人或会看出不同的意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黄河百里浮雕,仿佛一幅书卷,在记载着什么?多年的沧桑、多年的历史、多年的沉寂,很壮观很宏伟,大自然把曾经经历的那段历史记录成册,等后人来发掘、理解。您能看懂吗,这些有记忆的大型象形文字符号?</p> <p>看完黄河画廊,天已傍晚,赶紧在太阳落山前进到李家山村,路上遇到一群回家的羊群,为了赶路就在车内乱拍了一张。</p> <p>李家山村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它坐落在碛口镇南3公里处,隐于黄河边的大山深处,空灵优雅。1989年10月,吴冠中来此地采风时,惊呼这里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进去却是古老讲究的窑洞,如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村里有大大小小上百个院落,220多户人家,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是豪华的清代建筑,院落中还带有“影壁墙”;有的只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窑洞之间由蜿蜒的小路相连。这些北方的明清砖瓦民居与西北窑洞完美的结合,构成了李家山村的独特之美。虽历经百年时光洗礼,或破败,或荒凉,始终是黄土高坡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如今,在弯曲的小路上,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画家和摄影人。</p><p><br></p> <p>算是"人品爆发",到达李家山天已渐阴,刚住足,一缕阳光把对面的村庄上部照得光亮,赶紧飞,抓紧拍。</p> <p>最后一张落日片,结束一天的行程。</p> <p>碛口古镇</p> <p>21日一早,来到西湾,老村妇只收20元给我们老俩口做了当天开张导游。</p><p>西湾村距离碛口镇一公里左右,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p><p>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这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随势而上,如波涌浪卷,层次感极强,村内有两横五纵七条小巷均匀地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楼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不同地势随行程序、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都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各种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西湾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p> <p>西湾民居</p> <p>东财主院</p> <p>院落里能见到卧龙山头的卧龙</p> <p>绣楼</p> <p>老百姓的院里标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p> <p>门当户对</p><p>我们中国人婚姻里讲究一个“门当户对”,一般人以为“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境和条件什么的对等。殊不知,门当和户对其实是大门口的两样东西。</p><p><br></p> <p>“门当”,就是指大门左右两侧立着的一对扁形的石墩或石鼓,也称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霹雳,人们以为其能避鬼祛邪。有的抱鼓石上面还会雕刻有狮子。一般来说呢,有狮子的抱鼓石都是高级官员或者皇族用的,而一般低级官员或者普通富贵之家用箱形的石墩。寻常老百姓家就只能用箱形木头或者门枕石了。</p> <p>“户对”, 就是门楣上出来的挂灯笼的木柱。这种户对一 般垂直于门楣,且为双数,所以称为户对。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p><p>一般老百姓家只能有一对户对,就是两根木柱子。要是有4个或者更多,就说明这家是有财势有功名的,社会地位往往比较高。皇帝家是九对,因为是天子,九五之尊嘛。老百姓家不能有九对,那是要杀头的。</p> <p>影壁</p> <p>门后有三道栓,其中一个门闩还带有小机关。</p> <p>非遗</p> <p>恩进士院</p> <p>黄河边的碛口古镇</p> <p>黑龙庙</p> <p>黑龙庙门楼</p> <p>黑龙庙全景</p> <p>山坡上见的黑龙庙</p> <p>进入黑龙庙</p> <p>庙内戏楼</p> <p>黑龙庙前拍黄河分流</p><p>黄河水黄湫水河青</p> <p>碛口对岸是陕西</p><p>宝塔镇河妖</p> <p>再见碛口,下次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