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1月27日,冬日午后,日影映窗,新教学跨区域云上联合教研——实验区(校)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如约举行。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云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教授进行专业指导。“新教育”语文项目组组长陆志平、副组长戴晓娥,南通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王爱华、常州新北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薛辉,以及参与新教学实验各区(校)实验教师云端参会。活动由徐州市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刘春主持。</p><p> 会上,来自上海、常州、连云港、徐州四地区的八个“新教学”实验区(校)分别进行了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汇报。</p> <p> 徐州市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范敏老师第一个汇报,主题是“聚焦亮点,围绕中心抒写生活真意味——六年级上册五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范敏老师从立足学程,统合资源的角度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与说明;从学习体验,试错尝鲜进行新教学实践与反思的阐述;从迁移认知,丰厚底色盘点外延的生长。范老师的汇报,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在生长,教师在生长,课堂也在生长!</p><p><br></p> <p> 南通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王爱华随即进行了点评,结合对“大主题”的解读,回顾以上两个单元围绕大主题设计和实施的精髓之处,帮助老师们厘清了“大主题”是什么,围绕大主题展开的教学既是儿童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又是儿童精神生长的过程。</p> <p> 第二个汇报的是来自连云港市灌云实验小学的董志荣老师,她汇报的主题是“六上第八单元 致敬鲁迅先生”,从“走近鲁迅”、“听先生讲自己的故事”、“围读会:永远记住他”三个主任务进行实践交流。</p><p> </p> <p><br></p><p><br></p><p> 第二组,首先汇报的是来自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秦嘉乐老师,她围绕“五上第三单元 讲不厌的民间故事”这一主题进行汇报。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的吴燕华老师,汇报主题是“舐犊情深,流淌在血液里的爱与温暖——第六单元的实践与思考”。常州市新北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薛辉老师提出几点建议,老师们在实践中还要关注学习规则、学习工具的测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等四方面。</p><p><br></p><p> 第三组,上海市嘉定区聂娟娟老师与常州市同济中学的胡文男老师、常州市新闸中学的葛璟璟老师、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的朱苏兰老师,从“爱在细微处真情最动人”“七上第四单元设计与实践 做一个好人”“八(上)第一单元:好记者讲‘好故事’”“智能互动平台支持下的大单元教学——以九上为例”进行汇报。语文课标组成员、上师范大学的郑桂华教授从任务的“真实性、学习性、复杂性、进阶性”四个方面对老师细致指导,为下一步如何更细致设计任务指明了方向。</p><p><br></p><p> </p> <p> 语文课标组、首都师范大学的王云峰教授重点阐述了怎样让语文学习有意义。强调教师设计的语文学习任务应该是有意义的任务,从儿童经验和成长需要出发,打通儿童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让语文成为儿童理解世界、理解自我和他人,完善自我、建构自我的工具。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p> <p> 活动最后,“新教学”语文项目组陆志平组长对本次云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并对八个单元的主题做了进一步阐释。他欣喜地看到,实验在深入,理解在深化!</p><p> 古人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天,当自然界收敛了锋芒,也让人在向内寻找的过程中,建造起精神的家园。我们相信,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让语文与生命一同成长,在语文中获得幸福,在生活中得到力量,且让我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p> <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翟曼</p><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孙然</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范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