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1月25日,我们来到了马关县马洒村。青砖堆砌的拱形寨门,门上的迎宾楼,敞开着,喜迎四方来客。面对寨门左侧一块巨石,红色字迹赫然写着“马洒”,一侧附壮文。</p> <p> 进寨门右侧,一砖壁上挂着马洒的由来。原来马洒,在壮语中为“纸马”之意。400年前搬迁至此的田、王、高、李四姓的祖先很是喜欢跳纸马舞,故为家园取名马洒。</p> <p> 马洒村距马关8公里,距文山43.8公里。马洒村是马关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13年8月马洒村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传统村寨”;2019年9月马洒村被授予“文山州最美民族村”;2019年12月获得“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12月12日,马洒入选2019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2019年12月31日,马洒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12月马洒村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景区,现正开展国家4A级景区的创建申报工作。</p> <p> 进入寨门,遥望村落,密集的吊脚楼沿着山坡层叠而上,错落有致,铺满山岗。泥土色的墙,青色的屋顶,木质的门,木质的窗,皆本色,无需雕琢就已很美。</p> <p> 马洒村的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养花种草。</p> <p> 进寨子的这条路上的这户人家,门头上有一块牌子“示范户”,据了解,这样的“示范户”,马洒村共有5户,他们或因非遗技艺传承,或因一家出了7个大学生,或因返乡创业带动一方致富等被评为榜样。</p> <p> 走着走着,来到了神蛙广场。神蛙广场是马洒村村民活动的场所。</p> <p> 我非常敬佩这里的村民的精神,修建神蛙广场,有19户村民让地搬迁。</p> <p> 神蛙广场前描绘着壮家“乾坤神蛙”图案,对应着壮族“神蛙祈福”的古老崇拜。广场长廊具有民族元素和现代元素。</p> <p> 往这楼梯上去,便看到,有村民在这打牌的,有在这休憩的,悠闲自在。</p> <p> 神蛙广场背后,有个水车,水车自由转动,溪水叮咚流淌。</p> <p> 水车的右边,有个邮政便民服务站。往左边转过去就是村民委员会。</p> <p> 马洒村的房屋大多是传统干栏式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错落有致。</p> <p> 从村委会走上来,到了老人亭,这房子有点古老,观一侧石文知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风雨百年,依然屹立村中。马洒老人亭为马关县文物保护单位。屋檐正面中部有一块木质扁牌上书“神农殿”。据说这里是村中圣地,按照族中长老制度,凡村里有矛盾纠纷,便请老人到老人亭中调解,逢年过节或村里的祭祀活动都要到老人亭内举行。古风犹存的老人亭,传承着家训,如今依然备受村寨人敬重。</p> <p> 在老人亭附近有一家叫“水与小院”的民宿客栈,这也是马洒村唯一的一家民宿客栈。</p> <p> 再往前走,便到了北边的寨门,出了寨门就走出了马洒村了。马洒村有东南西北四道寨门,我们进来的那道是南门。</p> <p> 往水车右边这知恩巷进去,就看到一家叫“甜小筑”的,我以为是卖甜白酒的,便问老板,老板说是卖饭的餐馆。</p> <p> 再往上走,又要出寨门了。</p> <p> 往下走,再往神蛙广场左边游览。</p> <p> 这些人家的门前都有溪水流淌,好美啊!</p> <p> 目前,马洒村的古井、古树、老人亭、八仙桌、泉眼、柱墩、古寨门等保存完好。这里的“侬人古乐”、“壮锦刺绣”、“传统银饰”等,已成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传统文化保护。</p> <p> 顺着这条路往这边走,观赏田园风光,看一池残荷和山坡滑道。</p> <p> 我们走马观花的游览了马洒村,仿佛穿越百年,感觉这里的民风民俗很好,村民都很客气。马洒给人一种安然、悠闲、清净的享受,这个文化浓郁的壮族村寨,于山水田园秘境之中,拥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和容颜。我每到一个地方,除了赏美景外,还喜欢了解风土人情、人文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