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红岩魂主题阅读活动纪实

黑骏马

<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红岩专题读书会</p> <p class="ql-block">红岩英烈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献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p> <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晚,国民党反动派在崩溃前夕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对关押在渣滓洞的二百多名未来得及分批屠杀的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进行了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集体屠杀和纵火焚烧,以毁尸灭迹,消灭罪证。这名单上的烈士是我们现在能知道的被他们枪杀的,这些烈士在牺牲前总结地下工作的经验教训为“狱中八条”,让罗广斌带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部分烈士的照片。按顺序分别是①杨虎城将军遇害处。②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和他妻子徐林侠、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③宋绮云一家遇害处。后边分别是陈然烈士和黄显声将军。王朴、齐亮烈士,电台岚垭江姐李青林等三十多名烈士殉难处。后边是李青林烈士、江竹筠烈士与丈夫彭咏梧烈士(1948年1月在奉节云阳起义的时候为掩护战友而牺牲),儿子彭云合影。</p> <p>我在为学生讲解本次主题阅读活动的具体方案。</p><p>第一阶段:学生从我准备的书籍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认真阅读。</p><p>第二阶段:朗诵或表演或讲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知道的红岩故事。</p><p>第三阶段:谈感受谈收获,分享心得体会。有机会认真深入阅读《红岩》,观看电影《烈火中永生》,电视连续剧《红岩》,纪实连续剧《红岩魂》等。</p> <p>准备阶段,我为学生搜集了有关小说以及红岩英烈事迹的史料三十多种,不包括电视连续剧《红岩》1984版和1999版,《红岩魂》纪实电视连续剧1997版,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电视连续剧《江姐》各种戏曲《江姐》,舞剧《红梅赞》京剧《华子良》电视连续剧《双枪老太婆》,越剧《红色浪漫》。</p> <p>围绕“信仰的力量”展开,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发扬先烈奉献精神,树立远大理想。</p> <p>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罗广斌杨益言合写的长篇历史小说《红岩》风靡全国,鼓舞国人战胜三年自然灾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名作所高扬的理想主义旗帜,满满的正能量,宏大的叙事结构,放射着耀眼的光彩,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也是革命的教科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发行量最大的红色经典作品。迄今为止,已发行超过两千万册。</p> <p>感受共产党人为大众解放前仆后继勇敢斗争的精神,坚守共产主义崇高信仰,为捍卫真理不怕牺牲的牺牲的精神。</p> <p>翻阅英烈事迹画册,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英烈事迹,比较直观地感受红岩精神。</p> <p>从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到回忆录《守望歌乐山》,可以让学生了解红色经典名著《红岩》的创作艰辛历程。</p> <p>《信仰的力量》是厉华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红岩英烈纪实的书籍,为弘扬红岩精神,树立远大理想,重塑四有新人,坚持四个自信,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p> <p>认真阅读,不只记住故事情节,更要感受信仰的力量。</p> <p>从这些书中了解无数英烈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富强染头惧怕热血的光辉事迹和家国情怀,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p> <p>认真阅读,深入思考,我们还怎样做。</p> <p>革命烈士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依旧积极进取,始终抱持为国为民情怀。尤其是许建业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义凛然,成善谋坚持学习,始终坚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牢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p> <p>张倩倩同学在认真阅读《守望歌乐山》,了解红色经典名著《红岩》从提议到成书的经过,见证这一巨著的诞生历程。</p> <p>真实的红岩故事原型是怎样的呢?这部书给你一个答案。让你感受红岩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精神。</p> <p>王瑞林同学在阅读《红色家书》,从江竹筠等烈士给家人亲人的书信中感受她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随时为真理献身的精神。</p><p>江竹筠书信里有这样的话: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活着。</p><p>如果我有不测的话,云儿就交给你了,孩子千万别娇养,粗茶淡饭足矣,盼教养他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己任。</p> <p>这位同学读的是《红岩密档》,了解进步与落后,忠诚与背叛,从而认识到为民众谋幸福必将流芳万代,而自私背叛出卖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为人民唾弃,遗臭万年。</p> <p>《红岩密档》里介绍了许多特务穷凶极恶,费尽心机破坏地下党组织,迫害共产党人革命群众民主人士的血腥卑劣手段,叛徒为了活命,享受短暂的荣华富贵而出卖组织同志的无耻嘴脸,也突现出一大批革命者“成功济苍生。失败膏厚土”,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高尚品格。</p> <p>这位同学在看连环画《江姐》,了解她在丈夫牺牲后继续坚持战斗。在酷刑面前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从容面对死亡的事迹,深切感受到英烈崇高的气节。</p> <p>连环画《江姐》将《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抽出来,让我们完整了解江姐的感人事迹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p> <p>这本纪实文学《红岩魂》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红岩英烈英勇斗争慷慨悲壮生动鲜活的历程中去。</p> <p>《红岩档案解密》让这位同学看到小说《红岩》里边诸多人物原型及其真实的故事。</p> <p>诗言志。《革命烈士诗抄》已成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旨在解读《<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岩</span>》小说人物的原型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同样也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萧三汇编的《革命烈士诗抄》作为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代表,也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p> <p class="ql-block">瞧,同学们读得多么认真,多么投入!</p> <p class="ql-block">用阅读向先烈致敬,用践行提升境界。11月2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先烈献血和生命筑城的丰碑,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红色家书》与《革命烈士诗抄》属于革命文化的姊妹篇,是红色文化的最典型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有力的活教材。</p> <p>认真的阅读,寄托着对先烈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p> <p>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是从渣滓洞白公馆脱险的罗广斌杨益言刘德彬撰写的回忆录,真实记录了革命先烈齐效轩陈然江竹筠等狱外狱中斗争的故事,成为刚成立的新中国最感人的作品。</p> <p>八年级一班的汪研硕同学非常专注的阅览大型画册《红岩魂》。</p> <p>大型画册《红岩魂》用大量照片附以文字说明,让我们了解并感受红岩英烈们英勇斗争的事实和红岩精神的传承以及深远的影响。</p> <p>八年级五班的康宇星同学在翻阅连环画《红岩》,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式感知了解红岩精神。</p> <p>这是田翔宇同学在阅读连环画《红岩》。</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厉华老师多年来一直在宣讲红岩精神,这本《厉华说红岩》着重解读红岩英烈留下的“狱中八条”,这是英烈们含血带泪的嘱托,也是地下斗争惨痛教训的结晶,对今天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深刻有力的警示作用和现实意义。</p> <p>学生名著导读版《红岩》,让学生学会分析借鉴,更便捷地吸收其中的营养。</p> <p class="ql-block">这是长篇红色经典小说《红岩》的压缩版,大体保留了小说故事主干,适合小学学生阅读。</p> <p>学生在认真阅读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版连环画《烈火中永生》,集中注意力,感受许云峰江雪琴等艺术形象和精神力量。</p> <p>这部连环画后边附录了银幕背后的故事。将烈士原型与银幕形象对比参照,也将真实的特务头子徐远举与银幕上的徐鹏飞放在一起对比,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电影相关资料下边都有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电影《烈火中永生》的导演水华。</p> <p class="ql-block">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三位作者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p> <p class="ql-block">电影《烈火中永生》电影文学剧本的作者(编剧)夏衍。</p> <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后的惨象。</p> <p class="ql-block">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和江姐的扮演者于蓝老师。</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许云峰的原型许晓轩烈士和许建业烈士与扮演者赵丹老师对照。</p> <p class="ql-block">反角儿徐鹏飞的原型徐远举和扮演者项堃对比。</p> <p class="ql-block">李敬原的扮演者张平,彭松涛的扮演者庞学勤,刘思扬的扮演者王心刚。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帅哥,当红影星。</p> <p class="ql-block">在烈士们英勇就义十二年后的1961年冬以他们的事迹为原型的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岩》诞生,时间不久,词作家剧作家闫肃根据《红岩》改编的歌剧《江姐》诞生,在小说正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住院的演员于蓝看到以后很激动,大力推荐,北影厂的编剧导演们看过小说,并采访作者,搜集更多资料,由著名剧作家写成剧本《烈火中永生》,六五年拍成电影,在1984年拍成十集电视连续剧《红岩》,二十一世纪初又拍成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红岩》。</p> <p class="ql-block">《挺进报》是在《新华日报》编辑部被国民党勒令返回晚安后,为粉碎敌人的新闻封锁,戳穿敌人的谣言和对我党的污蔑,让重庆人民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了解解放战争的最新进展,由陈然成善谋等人收听来自延安的消息,由别的人刻成蜡版,由陈然主持油印。涂孝文彭咏梧等人都担任过这个报纸编委的领导工作。有人极左冒进的同志把这份只在党内发型报纸邮到了国民党西南最高行政长官桌上,甚至贴到抗战胜利纪念碑上,引起敌人的震怒和高度关注!勒令徐远举(另一个名字就叫徐鹏飞)尽快破案,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p> <p>长篇小说《秘密世界》是《红岩》作者杨益言在搭档罗广斌去世后独立创作的另一部红岩题材,以华子良为中心人物,将军统电台特支案的张露萍烈士、罗世文车耀先烈士的英勇事迹展现出来,对深入了解红岩精神的传承发扬光大是有益的补充。</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翻阅画册《红岩英烈》</p> <p>画册《红岩英烈》用图片告诉你红岩英烈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事迹,图文并茂,用最直观的图片,最浅显明白的文字,让学生深切感受红岩英烈的精神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学生在翻阅大型画册《红岩魂》。</p> <p>这是共和国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哥哥写的回忆录,真实记录了小萝卜头从襁褓之中入狱直到八岁牺牲辛酸而又悲壮的 事迹。更能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p> <p>《黑牢诗话》将叶挺将军罗世文车耀先何雪松古承铄何敬平蔡梦慰刘国綕等红岩英烈用献血生命理想信念谱写的诗篇汇集成小册子,作为历史的见证,一座精神的丰碑。</p> <p>这是特务头子徐远举(《红岩》小说里徐鹏飞的原型,他的别名也确实叫徐鹏飞。)写的罪行交代材料——回忆录《血手染红岩》。告诉我们红岩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有事实依据的。</p> <p>这是《血手染红岩》里民族功臣杨虎城将军和江竹筠烈士的照片,右边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遗址和白公馆的照片。</p> <p>这是陈启兵写的长篇纪实小说《1949川东川东》,真实再现了彭咏梧烈士和王璞烈士为迎接解放军入川组织川东武装起义悲壮故事。</p> <p>这是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另一种版本。</p><p>最后谨以拙作向先烈致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向红岩英烈致敬&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田宏刚&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投身革命岂为奢?自信腥风应有涯。&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铁牢有底可坐穿,红岩无春不飞花。&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孔曰成仁何惜命,孟教取义未顾家。&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腔热血染歌乐,千秋正气吐丹霞。</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