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优课评选”活动总结

静好

<p>  11月19日至20日,江苏省举办了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在此次优课评选活动中,我校小学部全体语文老师有幸通过网络平台观看了“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优课评选活动”。一节节高水品,高质量的语文课精彩纷呈。在感叹老师们极高的自身素质的同时,他们对教材的精准解读,对语文素养的准确认识和对各年段学生的学情了解,深深的折服了大家。</p> <p>  汪东玮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作为第一堂课就让大家眼前一亮,老师大方的教态、有魔力的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老师引导着学生从字音和停顿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再深入到个别疑难句子的分析中去,串起了整篇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把课文内容仿照古文的样式作竖排列、去掉标点再次朗读挑战,当孩子们表现得好时自然而然的要掌声。</p> <p>  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理,读的形式多样。如:带着问题读,抓住关键词语读,感悟人物品质读,分角色读等,每次读的要求不同,指导效果层层深入。</p> <p>  课后,专家的点评起到了很好的画龙点睛之作用。专家的“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学生就会经历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这样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等观点,深受一线老师的赞同。</p> <p>  开学初教导处给四年级三位老师布置了“同课异构”活动。而在这这次的优课大赛中佘钰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牛和鹅》一课,又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教导处就安排了校本教研活动———让四年级的三位老师就《牛和鹅》一课进行同课异构。听课一结束,我们四年级的三位老师就把学习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她们积极地就《牛和鹅》一文展开了备课活动。三位老师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切入,为我们展示了三节常规课。</p> <p>  三位老师讲完后,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语文老师就这次同课异构,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评课后,大家一致认为几位老师根据本班的学情设计的教学过程的十分详细,但本文更应该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的体现,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进行。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成,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让课堂更具活力并落到实处。磨课后,教研组让几位老师重新构建这节课,让大家下周再去学习。</p> <p>  直播课,课课精彩,每听完一节课大家都积极地交流自己的感悟。学校集体教研时,老师们又就这次学习谈了自己的收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教研会结束后教导处要求老师们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并以电子稿的形式提交。</p> <p>  此次优课大赛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再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出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成长得更快!</p>

老师

语文

优课

学生

四年级

教导处

三位

课后

同课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