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题:校友聚会</p><p>时间:2020年10月28日</p><p>地点:徐家汇金时代顺风大酒店</p><p><br></p> <p> 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因为防疫,大门紧闭。每当我们走近,仿佛合眼就能看到那早已熟悉的新上院、工程馆和红砖绿瓦的图书馆,还有第三宿舍、文治堂……。亲爱的母校,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您永远是我们梦牵魂绕的家;即使我们远在异国他乡,睡梦中也总有您的身影。还记得今年1月15日,我们合唱队及交大老校友艺术团领导和兄弟队代表在校内铁生馆举行了一次丰富多彩、让人难以忘怀的迎春联欢会。 </p><p><br></p> <p> 但正当大家怀着无限憧憬,期待着下一次欢聚的时候,一场新冠疫灾突然袭来,势如雷霆万钧。感恩党中央习主席,指挥若定、力挽狂澜,全国全军万众一心,迅速控制住了排山倒海、来势汹汹的疫情。神州大地英雄辈出,战斗激情可歌可泣!现今,一切都在有序恢复之中,人流、车流、信心流,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疫情整体受控的国家。</p><p> 大疫之后,惦记亲人;鸟儿开笼,振翅欲飞。距离上次的迎春聚会,已经过去了整整九个月,久久宅家的我们,热切盼望着和老友的团聚。</p><p> 10月13日,陈静英队长和朱慈堃老队长发出一封热情洋溢的慰问信并召唤大家欢乐重聚。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全队上下群起响应,按照信中建议的几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日期、地点:10月28日,徐家汇顺风大酒店见!</p> <p> 清晨的徐家汇,端庄洁净,即将迎来繁忙的又一天。</p> <p> 顺风大酒店,交大人聚会的“老饭店”,招牌高悬。</p> <p> 大堂经理,端坐前台,万事俱备,静候客来。</p> <p> 金碧辉煌的过道,很快就会人头济济。</p> <p> 我队的聚会就在五楼825【顺心厅】</p><p> </p> <p> 热心勤快又善于协调的陈覌荣受陈队委托联系聚会场所。几经周折,终于在徐家汇订座满满的顺风大酒店觅得一处三桌的大包房,五楼825号【顺心厅】。真是好极了,大门一关,里热外静,不怕扰民,到时候大家又可以打开心扉,无拘无束,放开喉咙,尽情高歌了。</p> <p> 陈静英队长双手扶着带伤而来的夏维湘学姐,亲切又热情地交谈着。</p> <p> 一眼看见左膀受伤吊臂的夏维湘,陈碧蓉学姐也赶快老远伸手招呼,问候;老指挥潘邦中学长忙着与陈建雨学长握手,老学长江佩石,学姐何霈也乐呵呵地看着学弟、学妹,呈现一片祥和与温馨。</p> <p> 聚会人员,先来后到,陆陆续续,史茂祥学长、王吉星学长亲切交谈又忙着四面招呼,小别重逢,不亦悦乎。</p> <p> 施福昇团长和费尽周折刚从美国回来的杨宗栋指挥交谈正酣。</p> <p> 我们的钢琴伴奏何学姐与江学长都是55年进入交大,一年级末考入交大文工团舞蹈队。56年暑一起随校迁往西安,成立西安交大文工团时,二人都是文工团团部委员。57年江学长所在系迁回上海,他又回到舞蹈队任队长。何学姐多才多艺,不仅能歌善舞还会一手好书画、出过书,真可谓多才多艺。他们都是值得大家尊敬的老前辈。今天一早就来到了【顺心厅】。</p> <p> 老队长朱慈堃、庄起黎指挥、施逢胜学长,隔座与对面队友热烈交谈。</p> <p> 史茂祥、孙浩祥、关爽、陈建雨。男声部两位高音、两位中音,“四大金刚”欢聚一堂。</p> <p> 周建国学弟和于 进小学妹 ,正在专心致志翻看着手机上的曲谱,他(她)们都已准备了一大筐节目,今天要一展歌喉。</p> <p> 看到刚从美国平安返回,宅家隔离顺利出关的杨宗栋指挥,陈碧蓉学姐伉俪,梁美训学姐、吴伯康学弟等纷纷上前问候。久别重逢,特别高兴,话语滔滔,停不下来。</p> <p> 那边王吉星学长拉着摄影师徐行南学长,催他,“快快,抢镜头!” 徐行南捧个手机取镜,看得他只顾“哈哈,哈哈”,差一点忘了“咔嚓,咔嚓”。</p> <p> 特殊经历后的重聚,兄弟姐妹们要说的话实在太多。身在新西兰,因疫情阻隔无法亲临的Jack.汪文豪联通了远洋视频,大家争相传阅,相互问候。</p> <p> 亲人相聚,天南地北,无所不聊。这边,我们的摄影师徐行南也忙开了,来回穿梭,方寸之中,给大家留下珍贵的纪念。</p><p><br></p> <p> 刚从美国归来的万曼影学妹和孙浩翔大哥也赶紧合影留念,原来他们还是徐汇合唱队的老队友呢!</p> <p> 梁美训学姐、杨惠菊和朱初玲,留住开心一刻。</p> <p> 杨惠菊、朱初玲和难得见面的崔庆渝老队友合影。</p> <p> 凌兄(凌顺章)、徐行南、杨宗栋指挥、施福昇团长、孙浩翔和新加入的林官村学妹合影。哦!原来他们都是向明中学的校友啊!</p> <p> 69届:林官村、潘美英、杨惠菊(68届)、陈静英、朱初玲和李志航一起来一张。</p> <p> 同系同小班的老同学:陈静英、庄起黎、林官村一起合影还是毕业后的第一次呢!</p> <p> 难得相聚,崔庆渝,朱初玲,杨惠菊,李志航和潘美英也来一张。</p> <p> 陈静英和夏维湘合影。夏姐和她身后的模范丈夫陈建雨笑得多开心啊!</p> <p> 再来一张夏维湘,陈建雨伉俪的开心照。</p> <p> 队友们交流甚欢。施福昇团长是交大闻名的专业级书法大师,借此极佳机会,何霈学姐带上自己多年来在展会上的书画作品向施团请教。</p> <p><br></p><p> 聚会的重头戏,高潮迭起,场面感人!</p> <p> 首先抓紧时间拍个集体照太重要了。老小孩们排排坐,笑呵呵。</p> <p> 听从指挥,这是合唱队的最大特点。今天拍集体照的指挥主要是凌兄。你看,凌兄右手高举,调度排位,有条不紊,施团对他含笑赞许。</p> <p> 拍一张人人满意的集体照真不容易呐。</p> <p> 全家福合照,个个人脸上泛起幸福的笑容。正是,拍照不怕地方小,就靠排位调度有章法,还凭摄影师功夫好。 </p> <p> 开场大合唱:《我的祖国》</p> <p> 小小队伍,大大气场!合唱《我的祖国》一开腔,气势雄伟、地动山摇、无比震撼,唱出了特殊时期我们澎湃的激情和深切的爱国之情!这就是我们交大老校友艺术团合唱队!</p><p> 站在前面指挥的庄起黎激情满满,一边指挥一边还忍不住激动地拉开喉咙高唱,别说大家情绪会有多振奋了!</p> <p> 看!施团和大家一起引亢高歌。杨宗栋指挥、史茂祥学长、孙浩翔学长、王吉星学长……个个都唱得如此认真投入!</p> <p><br></p><p> 经常在外忙碌的凌兄今天第一个早早就到了。这位配曲调音大师,不负陈队和大家的拜托,在聚餐点菜上又露了一手。琳琅满目一桌菜,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抓住每个人的味蕾,满足了大家的胃口。个个腹饱,正好光盘,给他点个大大的赞!</p><p><br></p> <p> 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尽情享受美食。</p> <p> 老队长朱慈堃有话要说。朱队表扬夏维湘抱病而来,不过他自己也是肩周炎严重发作,右手无法抬举,但怎么也不肯放过这大好的相聚机会。</p> <p> 老前辈何霈、江佩石、潘邦中……、杨宗栋和施福昇团长在这桌。</p> <p> 陈碧蓉学姐与陈静英分别这么久要好好聊一聊。</p> <p> 拍个三桌集体照。</p> <p> 陈观荣:我们几个也要来一张。</p> <p> 换个方向拍三桌。精心享受今天的美食,边吃边聊多开心。</p> <p><br></p><p> 合唱队人才济济,个个多才多艺,上台表演总能博得满堂彩。</p><p><br></p> <p> 喜获今年第二届全国中华经典朗诵大奖赛(上海地区)一等奖的梁大为下午有任务,临走之前先来朗诵一首是必须的。他即兴朗诵了模仿毛主席57年对苏联留学生说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蒂是你们的!…… ” 施团高兴地说:让我们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p> <p> 热情似火的梁美训学姐事先做足了功课,将原歌曲《年轻的朋友们》重新填词,改为《年老的朋友来相会》唱出了大家的心声:“年老的朋友们大家来相会……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七八十岁的这一辈!……”。大家一起进入了角色。</p> <p> 史茂祥学长一曲《黄河颂》,高亢嘹亮的男高音一开喉,声震四座,瞬间掌声雷动。他的歌声唱出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我们民族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p> <p> 歌手的正面照,台风气质真不凡!</p> <p> 陈队点歌,高潮迭起。</p> <p> 周建国学弟演唱,他的《草原之夜》百听不厌,今天带来的新歌《雪花》,高音歌唱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p> <p> 吴伯康学弟最拿手的是英文歌曲,今天他自带扩音器唱了两首歌曲,第一首,《她永远不会知道》,是钢琴曲《致爱丽丝》改编的歌曲;第二首是《红烧肉》,是《啊,朋友再见》改编的歌曲,获得大家好评。</p> <p> 欢歌来了——关爽学长的歌总是动感十足,他唱了两首歌~《祝酒歌》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带动一众氛围。</p> <p> 凌兄未雨绸缪,带来了过去队友曾经唱过的伴奏乐,給欢歌学长的歌声插上了翅膀。坐着的,站着的,一起进入角色。此曲正酣,孙浩翔学长已经如痴如醉。</p> <p> 享受音乐,放飞心情,你看凌兄笑得多有味啊。</p> <p> 于进学妹,她的一曲《梨花颂》令人至今难忘。今天她准备的节目多多,随时随地发挥。</p> <p> 陈碧蓉、梁美训学姐二人合唱一曲《我亲爱的爸爸》(外国歌剧巜佳尼-斯基》选曲,洛莱塔的咏叹调)。堪比专业的花腔女高音,歌声太动人,太醉人了。</p> <p> 陈建雨,朱初玲,男女高音对唱《小河淌水》,音色美极,歌喉动人!</p> <p> 凌兄唱了评弹开篇《寻娘》选自《玉蜻蜓》。他今天的苏州评弹别具一格获得了满堂彩!</p> <p> 女声合唱《我爱你塞北的雪》气氛飞扬。</p> <p> 陈队领唱《我和你》,全场跟上“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友谊千里行……相会在上海(交大)!”。</p> <p> 可惜!时间匆匆,余兴未尽。</p> <p> 漫步来到母校大门口,紫气东来。</p> <p> 虽然母校大门口的留影已经无数,但从不嫌多,镜头虽然留不住我们青春的步伐,却能留下历史的记忆!</p><p> </p> <p><br></p><p> 最后还要衷心感谢老学长潘邦中和摄影师徐行南等。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呈现了10月28日聚餐活动中队友们的精彩表演和许多热烈愉快、难以忘怀的场景。</p><p> 用原合唱队老队友的话来说:看到活动的照片、视频如身临其境,像是又回了一次“娘家”。</p><p> 我们还要衷心感谢因各种原因未能出席这次聚餐活动的队友们为我们送来的祝贺与祝福。</p><p> 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p><p><br></p><p><br></p><p><br></p> <p>编辑:陈静英</p><p>摄像:潘邦中</p><p>摄影:徐行南</p><p>撰文:徐兰藻</p><p>制作:陈观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