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门前》解读与赏析

遇见幸福

<p>作者:顾城</p><p>声音:遇见幸福</p><p>配图: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p> <p>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p><p><br></p><p>早晨,阳光照在草上</p><p><br></p><p>我们站着</p><p><br></p><p>扶着自己的门扇</p><p><br></p><p>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p><p><br></p><p>草在结它的种子</p><p><br></p><p>风在摇它的叶子</p><p><br></p><p>我们站着,不说话</p><p><br></p><p>就十分美好</p><p><br></p><p>有门,不用开开</p><p><br></p><p>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p> <p>早晨,黑夜还要流浪</p><p><br></p><p>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p><p><br></p><p>我们不走了</p><p><br></p><p>我们需要土地</p><p><br></p><p>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p><p><br></p><p>我们要乘着它</p><p><br></p><p>度过一生</p><p><br></p><p>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p><p><br></p><p>然而,它有历史</p><p><br></p><p>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p><p><br></p><p>一份露水和早晨</p><p><br></p><p>我们爱土地</p><p><br></p><p>我们站着</p><p><br></p><p>用木鞋挖着泥土</p><p><br></p><p>门也晒热了</p><p><br></p><p>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p><p><br></p><p>墙后的草</p><p><br></p><p>不会再长大了</p><p><br></p><p>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p><p><br></p><p>1982年8月</p> <p><b> 作者简介</b></p><p><br></p><p>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p> <p><b> 赏析</b></p><p><br></p><p>顾城的诗歌《门前》可看作一首情诗,诗人写两情相立门前,写出了“家”的温馨,是顾城对恋人谢烨爱的表白;《门前》亦流露出诗人对农耕文明的留恋,对朴实田园生活的向往。</p><p><br></p><p>《门前》文字浅近,情感恬静美好。它描绘了自己与恋人依偎门窗前,阳光温和,风摇草结的一幅图景。“阳光照在草上”“风在摇它的叶子”,既是描写,又更是象征,“照”写出阳光对草儿的情义,“摇”写出风对草儿的情义,它们都象征着诗人对恋人温柔的爱的情义;“草在结它的种子”,孕育的幸福徜徉其中。这是一种家的温暖、深情!</p> <p>《门前》后面也写到了诗人和恋人“挖着泥土”,在门前土地上劳作的场景。诗人说“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这可看作顾城对农耕文明,朴实的田园生活向往的明证。对于农耕的艰辛,诗人并不惧怕,顾城写道“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然而,它有历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们爱土地”,诗人恬然于农耕的辛劳。</p><p><br></p><p>《门前》中反复说着“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体现一种无比默契、心心相印的情义、美好。其虽不言说,却早已胜过千言万语。</p> <p> 文学常识拓展</p><p><br></p><p>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80年代新诗潮运动的起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