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岳化第一幼儿园日常急救知识培训

美友18341681

<p>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意外无处不在,幼儿教师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双重任务,教育和保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p><p> </p><p> </p> <p>  为了进一步规划和完善我园卫生保健的各项工作,提高我园全体教职工的急救知识与现场急救能力,保证我园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能从容面对并妥善处理幼儿的突发状况,岳化第一幼儿园2020年11月27日诚邀蓝天救援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海姆立克”“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p> 海姆立克急救法 <p>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海氏急救法,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p> 急救要点 <p>  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双手一手握拳,另一手握紧握拳的手,从腰部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一次不行可反复多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p> <p>  幼儿会厌软骨发育不完全,再加上幼儿好动、好奇心强等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容易发生异物进入气管,堵塞气管的情况。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通过快速挤压胸部,使腹腔压力骤然增加,膈肌上举,随之胸腔压力急剧增大,将异物喷出的急救方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p> <p>  蓝天救援队讲师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并请老师体验,强调老师在具体实施中的注意事项。</p> 心肺复苏术 <p>  心肺复苏术就是通过胸外心的按压,开放渠道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最基本的血液氧气的供应,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尤其是脑供血。</p> <p>  蓝天救援队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大家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通过现场问答的方式,讲现场救援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以及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p> <p>  培训采取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现场演练三种形式,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理论常识和操作流程。</p> 急救要点 <p>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p><p>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p><p>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p><p>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打120叫救护车!带除颤仪!</p><p>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p><p>5、松解衣领及裤带。</p><p>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p><p>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检查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p><p>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p><p>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p><p>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p><p>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p> <p>  通过本次心肺复苏培训活动,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了解了“黄金救援四分钟”的重要性,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的顺序和要点。</p> <p>  学习中,我园教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并在蓝天救援队讲师认真细致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一进行了模拟演示,进一步加深CPR的操作方式,对心肺复苏由陌生认知变得更清晰了。</p><p> </p> <p>  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心,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真正意识到保教结合保为先的育儿理念,掌握了幼儿突发意外状况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了卫生保健意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老师们会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幼儿多一层保护,让家长多一份放心,我们共同携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

急救

心肺

幼儿

按压

气管

急救法

海姆

立克

复苏

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