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苍茫大地,仰望浩瀚星空 ——教研员成长之路

Inner peace

<p>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生产、实践、战斗中来的。——毛泽东</p><p><br></p><p>教研员的思想从哪里来呢?且听今日课程——朱道荣之“教研员成长之路。”</p> <p>朱道荣,洪湖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初中物理教研员。洪湖市府场镇中心学校名誉校长。正高级教师。湖北省首批“荆楚教育名师”、首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特级教师。曾兼职初中物理教师和教研员十年时间。</p> <p>我的课堂追求:</p><p>灵魂的自由对话,</p><p>精神的愉悦交往,</p><p>人格的平等交流,</p><p>思维的激烈碰撞。</p><p> ——朱道荣</p> <p>带着对课程的无限期待,第四组学员代表徐爱荣老师进行了激情飞扬的导课。</p> <p>朱老师讲课有理科老师的特点。表述简洁,逻辑清晰。开课便开宗明义:教研员是老师中的老师,教研员要行动起来,才能让教研为教学插上翅膀!</p> <p>朱老师虽是物理专家,却勤思爱读善写,下面是他的微言系列,句句道出教育教学真谛。</p> <p>朱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好多他自己读过的书。让我不禁想起一位前辈说过的话:“和精粹文本对话,和杰出人物对话,和高尚灵魂对话——这已成为我精神生命的呼吸。” 阅读更应该成为教研员精神生命的呼吸。教研员阅读的价值与意义在于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同时,教研员的书香、书韵、书情、书魂,会如春风化雨般熏染教师的心智,有无为之益、不教之功。</p> <p>朱老师极富亲和力和激情的讲课方式,让老师们印象深刻,回答问题的老师络绎不绝。</p> <p>其中第四组学员舒畅老师作为我区初中物理教研员与物理专家朱老师切磋学术,并向大家介绍什么是5G时代。</p> <p>物理课还是音乐课?朱老师以身示范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有艺术文学情怀的魅力教师形象。</p> <p>咱们区教研员们认真专注地听课学习,是真正在践行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理念。意在体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美妙触动,志在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p> <p>教育研究既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也要有具体而微的课堂教学实践。教研员是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设一座桥梁,在专家与教师之间开辟一条广阔的通道,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学、思、写、行、研、教融为一体的研修模式,真正体现知行结合。</p> <p>报告最后,金勤炎主任和张春霞特级教师分别对朱老师的课程进行了一句话总结并对教研员的成长发展提出了期望。</p> <p>教育局分管领导郑小元同志和继教中心熊本钱主任坐镇后方,带头学习。</p> <p>半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朱老师生动有趣又富有深度的报告结束了。第四组杨志新老师对今日的课程进行了诗意般的结课。</p> <p>我们第四组学员以刘利霞组长为核心,以罗耀兵班长为榜样组成了“爱学习,互比拼”的小组学习氛围。下面是小组成员学习状态记录和笔记展示。</p> <p>教研无止境,共研共成长。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br></p> <p>最后附上第四组组长刘利霞老师的学习心得。</p> <p>指导:刘利霞</p><p>摄影:舒畅 </p><p>审稿: 罗耀兵 杨志新</p><p>素材:艾新明 蔡志明 胡宜银 徐爱荣</p><p>制作:李锐</p><p><br></p>

教研员

老师

第四组

教师

刘利霞

学习

物理

课程

对话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