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 《水浒传》原著的传世版本大致有三种,70回本、100回本和120回本。70回本是金圣叹腰斩的删节本,这位清代著名的水浒评论家认为,《水浒传》在梁山聚义之后的文字水准已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而且招安后的梁山也是满亏盈泄朝着悲剧发展,最后轰轰烈烈变作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不讨喜,索性就在一百零八个星魔齐聚梁山后的七十回给截流了。金圣叹这样做是否有失厚道我们却不谈,只从小说排座次的前后行文,我们的确感受不到了七十回之前使人热血喷张的气势没有了。小说人物的个体性格刻画已经完成,那些曾经性格鲜明的人物在进入梁山的体制内之后,也逐渐褪色失去了光彩,面目变得模糊起来,这是比较遗憾。所以这对追求完美的读者来说腰斩本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好。这和《红楼梦》八十回的残本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一样,残缺也是一种美。</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七十回的《水浒传》有他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当然,后两种也拥有不少的读者。尤其是一百回本里去掉了一百二十回里讨田虎、王庆画蛇添足的章节,又保留小说叙事脉络的完整性,所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毛伟人就说过: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没有招安后的散伙这部小说的批判力度就削弱了不少。没有蓼尔洼梁山也就不称之为梁山了。</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水浒传》里的征方腊就像《红楼梦》里的抄捡大观园,所谓月满则亏,有封赏也就必然有清算。《红楼梦》里的主子们最后死的死,流配的流配,出家的出家,反而是那些不太显眼的此等人物最后人生结局比较好,落了一个圆满,我们归结那些人物锋芒收敛是上天眷顾,也是做人清醒明白的结果。当然,《水浒传》中的梁山也有这样的边缘人,最后却获得主咖们都要好的结果。他们一些人是靠老天赏饭吃,因为有着一技之长,被朝廷以特殊人才留用,没有随宋江去征讨方腊,保全了性命(名医安道全御前听用、 治印高手金大坚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兽医皇甫端任御马监大使、 圣手书生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铁叫子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另一部分人就是靠自己的生存绝技最后熬到了班师还朝,最后又靠敏锐的世事洞察力及时调整策略,或全身而退,或封官加爵,庇荫后代。我们说这些人就是聪明人明白人,就是“混世魔王”,是人生角逐场上的胜利者。下边我就盘点一下这些明白人的圆满人生。</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果梁山搞一个不记名的民调,评选谁是梁山最仗义的人,我想第一名一定不是“孝义黑三郎”宋江,也不是“花和尚”鲁智深,得票最多的极可能是排在天罡星第十二位的“美髯公”朱仝。朱仝没有受到作者施耐庵立传特殊待遇,他的故事多穿插在晁盖、宋江以及雷横的故事当中,属于配角之流,但他又左右了那些主角的命运。义释晁盖、义释宋江、义释雷横成全了两代领导人在梁山的事业和一个好朋友的性命。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最后不仅丢了工作,吃了官司,最后还被梁山恩将仇报拖下水,最后良民做不成也只得上了梁山。这件事,梁山人做得不地道,也伤了朱仝的心。在此后做土匪的日子里,朱仝心中对梁山是绝望甚至愤慨的;在梁山受招安之后向朝廷传递了自己与梁山划清界限的信息,并得到朝廷高层的信任。征方腊回朝之后,梁山上的那些功臣一个个受到陷害或被愣在了一边,唯有他大展鸿图,不随着宋江集团没落,他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 他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军节度使这样大军区司令级别的高官,可以说是梁山人物中混得最风生水起的一位。朱仝在三十六天罡星中应天满星。也就是人生圆满的意思。在梁山,最后结局鲁智深坐化成佛,是高境界的一个。论事业成就,朱仝则是最成功的一个。朱仝的成功就是他最后洞悉了人性,也看明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不显山不漏水的情况下就完成了质的飞跃,这股机灵聪明劲儿,真是山梁中难得一见。 </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朱仝之外另一个从梁山走出来,最后成就甚至更高的就是“混江龙”李俊。他在征方腊之后,不仅没有受到迫害,甚至做了海外一隅的国王,而他之前的表现更是表现出了他超人的见识和才能。李俊原是杨子江上的一个艄公,兼揭阳镇一带的黑社会老大。童威童猛兄弟,穆弘穆春兄弟,以及张横李立都是他的追随者。宋江发配江州,路过他的地盘九死一生,几次差一点儿被他的人给“安排”了。后来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被判了斩刑,梁山来劫法场,吴用机关算尽却没算到撤退的后路,等他们好不容易劫了宋江和戴宗杀出城来,却看到眼前一条大河波浪宽,就在后有追兵,前有大江横担的危急时刻,李俊带着他的几个小弟,乘舟前来接应,算是把一干人等从危机中解救出来。上了梁山,他排在三十六天罡星的二十六位,又是梁山水军的第一大头领。同他一块上山的小弟也相应得到了不错的排位。李俊自身具有很强的领导才干,又有极好的人脉。而且此人眼光过人,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身居梁山要职却能低调做人。梁山被朝廷招安,没有看到他有很明显的立场和态度。但这时他已经开始为自己和弟兄考虑后路了,“韬光养晦”力求保全。平定江南后,李俊随大军班师。他行至苏州时,诈称中风,要求留下童威、童猛看视,让宋江先行回朝。宋江怕耽误行期,只得留下李俊三人,自率大军回京朝觐。宋江走后,李俊依照旧约,与童家兄弟前往榆柳庄,寻找费保四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一带)的国王。李俊上应天寿星,也是真正的“海贼王”,他也是梁山上的明白人。</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除了上述二位,能称得上明白人的还有“入云龙”公孙胜和“浪子”燕青。公孙胜心机很深,在晁盖招惹宋江上山,初排座次的时候,他已经预见到将来必将有一场为争“一哥”引起的腥风血雨。他不愿蹚那浑水,就声称回家探亲而一去不回返,后来梁山攻打高唐州受挫,就想起公孙胜,派李逵去请他救援。结果只得二上梁山。宋江攻打方腊时,他又是第一个主动要求脱离队伍的人,从此隐身江湖潜心修道以终天年。”浪子“燕青的社会地位不高,是卢俊义的家奴。但此人聪明乖觉,又有一般人没有见识和职场公关能力。他也是最早觉醒的一个,认识到官场的险恶,因此劝主人卢俊义急流勇退,隐姓埋名以终天年。卢俊义不肯。燕青又以汉高祖杀戮功臣之事劝谏,仍遭卢俊义拒绝。最后他只得拜辞卢俊义,并留书给宋江,当夜便挑着一筐珠宝离军而去,从此下落不明。燕青走得很潇洒,虽然作者没有交代他最终的去向所终,但凭他的一身的才艺,俊朗的外表和机巧的为人之道,想必不会混得太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