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光明街建于五十年代初,是由9栋乙楼组成,是两家住一头,有各自的住室和厨房,两家共用一个厕所,每户住室面积统一为12.6平米,一铺大炕,住室地面全部是紫红色地板,走廊、厨房、厕所是水泥地面。隶属于本钢房产处管理。当初居住在这里主要是本钢机关处室和厂矿机关科室的人员、本钢职工(厂矿长、处长住的是双室,没有两家共用一个厕所的烦恼)。那时周围的师范街,花园街,溪园街等都是一片小平房。居住在光明街楼房的人都引以为傲。</p><p> 我就出生在光明街我家的房子里,如今六十八年过去了,当年房前屋后种的一些杨树,现在己经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己经枯死伐掉了,有的楼前还有,仅有的几棵大树显得很孤单,但粗壮的大树时时向人们诉说着它成长的历史!</p><p> 与大树旺盛的生命力不同的是,当年引以为傲的楼房,经历过地震、经历着风霜雨雪、经历着人们使用时的磨损,早己风烛残年。近三四十年周围花园街,师范街,建设街,溪园街早已是新楼林立,光明街这个当年的小巨人早己被淹没在周围高楼之中,在二十年多前就因房屋破损严重进行了封户启动了动迁的程序。人们年年翘首以盼,老一辈己溶入大地,中青这一代也在期盼中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尤其是近几年房屋不只是风烛残年,而是岌岌可危,建筑部门和政府部门己明确光明街是危房,并正式启动了动迁程序,政府部门与每户居民签属了协议,居民们望穿双眼,一晃三年又过去了……</p><p> 前些天为我们当年一起入小学(从光明街一起入学六十周年)的同学回老房子拍些纪念照片,实地一看震人心魄,愿政府早日作为,不要让光明街成为新时期的贫民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