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宝贝”顺利出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给早产儿带来新生

李天文

<p>  近日,32岁的吴女士与其家人向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我院)儿科医护人员表达了他们的感谢。此前吴女士在孕24周时曾因出血在我院产科住院保胎治疗,尽管产科采取了积极的保胎治疗,但在26周时吴女士仍出现难免流产而进入分娩程序,我们儿科与产科医疗团队密切配合,经过一轮紧张的抢救后,吴女士顺利娩出了宝贝女儿昕昕(化名)。宝宝出生时体重仅有860g,是近年以来我科医护人员接收的体重较小的活产婴儿之一,出生时与一成人的手掌大小一般,是名副其实的“掌中宝贝”。在经过我科医护人员将近3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昕昕体重增长至2500g,最终顺利出院,出院前,吴女士及家人还特地准备了一面锦旗赠予我科表示真挚的感谢,并与我科医护团队进行了合影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女士一家与儿科医护人员合影</p> <p>  由于胎龄只有26周,昕昕出生体重只有860g,各器官功能发育极不成熟,如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死亡风险极大。孕前产科团队与我科积极沟通,吴女士分娩前我科会诊医师就早早到达产房准备好新生儿抢救器械和药物严阵以待。所幸宝宝出生时Apgar评分良好,未出现窒息情况,但因为肺部发育不成熟,很快出现了呼吸呻吟的症状,随后宝宝第一时间被转入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进一步的监护与治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出生的昕昕身长仅接近成人手掌</p> <p>  我科张秋月、郭少丽教授和所带领的新生儿医疗团队通过给宝宝气管插管、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肠内外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袋鼠护理等救治措施,顺利让宝宝渡过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感染等各种危及生命的难关。经过新生儿医护人员将近3个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昕昕的病情逐渐稳定,各器官功能指标良好,也顺利地从无创CPAP辅助通气过渡到鼻导管吸氧,最后成功停氧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CPAP辅助通气</p> <p>  宝宝在住院1个多月的时候,因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仍需要吸氧,新生儿科护理团队每周都安排吴女士进行数次袋鼠护理,护士们还给吴女士讲解了早产儿喂养知识与注意事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护士安排吴女士进入病区进行袋鼠护理</p> <p>  昕昕住院的2个多月期间,新生儿的护士们担起了“代理妈妈”的责任,每天给宝宝喂奶、更换尿布、洗澡、哄睡,尽管吴女士产后身体虚弱,但仍然坚持每天送母乳来监护室。除了肠内营养,我们还通过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予了宝宝肠道外营养支持,以保证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热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准备出院的昕昕</p> <p>  在妈妈母乳的滋养和代理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昕昕从一开始的每次只能喝0.5m奶逐渐增加到最后出院前的每顿奶50ml,体重也从开始的860g逐渐增长至2500g,颅脑、眼底及血常规和生化等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达到出院标准。</p> <p>  本例极早早产儿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儿科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团队协作精神。自建科以来,我科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经验和技术,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护团队,与我院生殖中心、产科为海南省新生儿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得更多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得到了更高效的救治,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家后的昕昕</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辑:李天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图:李玉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核:张秋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