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互助”——一场师生共赢的新教育理念

 把心安顿好

<p>几年前,我校自从第一次接触了山东省即墨28中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就深深体会到这种模式的优点,因此,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不断前行,学校也因为这种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老师。为巩固我校“和谐互助”课改成果,给课改工作注入更强的后劲和更大的活力,2020年11月9日开始,学校特邀请了山东即墨28中孙甲诚校长来我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和谐互助”教学培训、指导工作。</p><p><br></p> <p> 所谓的“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课堂上学习棒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共赢。接下来,我将自己一周的学习收获进行整理,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p> <p>一、“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p><p> 教师彻底摆脱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突出让学生“自主求索”,师生交流中教师真正做到“三不讲”,即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讲。由“教师教”变为“学生教”——“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几乎颠覆了原有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p> <p>二、“和谐互助”的核心思想——雷锋精神。</p><p> 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实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师友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了自己,因此,在和谐互助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会说一句话:“感谢你,因为你帮助了我;感谢你,因为你提升了我。”</p> <p>三、“和谐互助”的过程:独立思考——互助交流——集体展示</p><p><br></p><p>(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很重要。</p><p>  “对学”的基础是“独学”,没有充分的“独学”,对学就可能沦为一种形式,所以课前预习(“独学”)尤为重要。</p><p><br></p><p>(2)“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互动交流的基础。要使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敢于插话质疑、补充,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急于作无谓的争吵,要设法拿出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p><p> </p><p>(3)集体展示时,教师要面向全班学生,可以在一组师友展示后,继续让班级里其他师友点评,补充,这样可以全班交流,集体沉浸在思考的氛围中。</p> <p>四、教师适当的“追问”很重要</p><p> 课堂提问、特别是首问之后的持续追问,是不可或缺的链条与环节。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拓展、补充、深化和升华。课堂追问之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甚至爆出新彩。这对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 <p>五、课堂“追问”需要注意的问题</p><p>1.追问要有目的性。</p><p>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用心思考,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p><p>2.追问要有科学性。</p><p> 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比较适宜,这很有学问。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教学全局,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在有疑处释疑;老师还往往通过提问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学习的情绪。</p><p>3.追问要有激励性。</p><p> 追问一方面是激发学生思考,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问题的提出既要有思考的价值,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p> <p>六、班主任是推动课改顺利进行的关键和核心</p><p>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它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因此,要想把“和谐互助”模式更好的进行下去,班主任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p> <p>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白莲中心校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和谐互助”模式的推动下,定能继续创造辉煌,为家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优秀学生!</p>

学生

互助

和谐

追问

教师

课堂

师友

交流

思考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