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山越野赛

Eddie Chan

刚过去的这个周日,我与一班志同道合的纺织服装业戈友(一起走过戈璧沙漠赛的好友)去参加第一次在中国的越野赛。这次赛事在五桂山的逍遥谷开跑,有近1500名选手参加。赛事设有50km精英组、30km挑战组、13km体验组及5km亲子组四个项目。 我们戈友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参加了30km挑战组。因为我以前在香港也走过麦理浩径及卫奕信径,想着30km应该应付得来;加上大会指定关门时间是10个小时,于是带着一个颇轻松的心情去参加了。心想只要完成比赛,拿个纪念奖牌,还能与戈友们一起过两天,吃两顿饭,交流一下,也不错。 11月21日星期六下午,大家各自从不同地方出发,来到逍遥谷度假酒店汇合。安放好行李后,中山的聪哥非常好客,做东请大家吃了顿非常丰富的晚餐。席间大家喝了不少酒,回酒店后还意犹未尽,又买了一打啤酒,与戈友们开怀畅饮,直到深夜才各自回房间休息。 11月22日早上,闹钟5点多便叫醒了我。洗完澡,换好衣服,我便去饭堂找大家一起出发。以前我参加马拉松,跑前都从不吃东西,怕吃太饱影响发挥。但这次戈友们都劝我吃些包点或其他碳水化合物,避免血糖低,于是我还是吃了两个包。 我们30km组是在50km组出发后10分钟才起步,早上7:10大会赛事就开始了。中山市这次投放于这个赛事的资源及支援都相当不错,赛事开始得很顺利。 30公里赛的最初2公里是平地,各选手在这一段路上都力争前列。因为后续一旦进入山路,宽度只能容下一人,那时候想超过别人就颇难了。我在前2公里基本保持在前列位置。 去年参加过30km的戈友提醒说,缺水是之前很多选手被迫退赛的原因。所以这次我背了3公升的水,一下子发觉负重了;而且途中水在小背包里翻来滚去,跑起来很不舒服。 谁知一进山路,便要急速爬升200米上五桂山峰。由于坡度很大,虽然五桂山路段有石阶,但很多是鹅卵石梯级,每步向上时,身体都会消耗大量体能。 上到山峰后,风景非常美丽。而且地处地级生态市,丹桂香味飘送,也有地质公园等可供游人享受攀山之乐。加上赛道途经岐澳古道,能俯瞰长江水库的全貌,山脊连绵,非常漂亮。 从五桂山顶峰下山时,很多选手开始纷纷快步下石阶,出现了很多因超过前方选手产生的碰撞。约50分钟左右,到了第一个补给站CP1,位于岐澳古道出口。因为我背了3公升水,所以不担心水不足,于是便继续前进,没有停留。过CP1后,赛段开始比较困难。首先,有很多溪涧,一不小心很容易扭到脚。地面要么是沙地,要么是湿石。其次,这段路要爬升几个小山坡,近1000米的爬升,途径马填岭及白云顶。白云顶后,还有一个叫夺命坡的路段最艰难。一来我没有防滑的跑鞋,所以脚抓不住地面。在夺命坡时,有很多选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下;我则小心谨慎,一步步走,避免发生意外。所以被很多选手在这处赛段超过了。<br> CP2在百草园。赛事到此为15km,但之前的赛段极具挑战性,我大部分体力已经消耗殆尽,带的3公升水也全部喝光,饥肠辘辘。于是我在CP2补给站吃了些香蕉及粿条,加满了3公升水,才再次出发。 过了CP2,便要立刻爬升约200米,坡度非常大,上到山顶时,大约已用了6个小时。接下来的13公里则比较轻松,但这时我两腿的肌肉紧绷,若奔跑发力,必定抽筋。所以只能保持10-15分钟一公里的速度,走完这13公里。途中我见到一个女参赛者失足跌崖,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救援队说她可能摔断了腿。因为没什么我能帮得上的,而且救援人员已在处理这名受伤的选手,于是我只好继续前行。这个事件更令我意识到,跑越野赛真的要很小心,山路崎岖,一旦体力不支,很容易便会摔倒。我有两次摔跤,差一点便摔下山谷。幸好那时我还能平衡身体,不至于跌下去。不过每次作平衡时,腿部都会立刻抽筋,苦不堪言。终于到达CP3时(即原來的CP1),我实在太疲累了,又停下吃了些东西,补充了水,才继续起行。回程尾段与第一段相同,所以有经验,没走得太辛苦。有部分选手走了捷径小路,但我坚持跟着大会指示路牌而行。最后32公里下来,用了9小时23分。 作为第一次跑中国越野赛,我觉得很多选手均很出色,体能与技术非常好,大家的体育精神也很好。当我有点抽筋时,其他选手总是会主动问我要不要帮忙。其中一队跑手,沿途帮我做过好几次腿部拉伸。人情味浓,实在难得。 这次,由于跑鞋是跑马拉松的,而不是跑山路的,所以很多次差一点便摔倒。让我更深切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道理。 最后还是那句:所有的好成绩都是练出来。随便去跑跑,不但取不到好成绩,发生危险的机会也大。希望自己从明天开始,能保持每周跑四次;明年的中山越野赛,希望能在8小时30分内完成。 星期日晚,邝总请参赛的戈友们一起吃盆菜,味道非常好。跑步其中一个好处,大概就是能让我们多吃一些好吃的东西了。<br><br>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保持运动,保养健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