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山西晋中市祁县渠家大院</p><p><br></p><p>文/邵勇敏</p><p><br></p><p>渠家大院地处晋商老街东端,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传统民居建筑,距今已有300年历史,当年渠家在县城内有40个院落,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渠家大院是中国清代院落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主要由渠家住宅大院和长裕川茶庄两部分组成。</p><p>渠家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神韵,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和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定、歇山顶、卷棚顶和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p><p>整座院落外观为城堡格局,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240间房屋,占地面积5317平方米,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接,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去,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和戏台院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层次分明,屋内屋外彩绘华丽、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p><p>长裕川是渠家最大的茶庄,开办于清乾嘉时期,距今已有200年历史,位于祁县城内段家巷14号,有4个大院和2个偏院组成,共有砖瓦房100多间,其中的石砖木雕,刻工精细,堪称一绝。</p><p>渠氏原籍为上党长子县人,明朝时先祖渠济经常往返于祁县与上党之间倒贩土特产,他们肩扛车运,用上党的潞麻酥梨和铁器换回祁县的粗布和红枣,利用两地价格的差异从中赢利,后有了点积蓄,便在祁县定居下来,他的儿子仍以小贩小卖为谋生手段为生,随着买卖的日渐兴旺,渠家逐渐富裕起来,到第九世时,家道初步呈小康景象,结束了摊贩买卖,开始设立铺面,创立字号。到第十四世渠同海“走西口”经商致富,他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在包头独自开设了“长源厚”字号;第十五世渠映满,是商业奇才,他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长源川、长顺川两大茶庄,打通了纵贯欧亚大陆的万里茶道,把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湖北咸宁的茶叶贩卖到西北各省区以及蒙古俄罗斯等国,他是万里茶道的缔造者之一;第十七世渠源桢,自己投资开设了“三晋源”和“汇通源”票号,并相应开设了茶叶铺、当铺、绸缎庄、药材庄等店铺,并允许百姓直接用渠家票号的存根在各地渠家的店铺直接购买货物,就是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渠家三晋源票号逐渐做大,渠家也靠着这些票号积累了近千万两的财富,使渠家的生意走向了黄金时代,到达了辉煌的顶点。渠源桢希望儿子渠本翘继承父业,但渠本翘天资聪颖,从小就有“神童”之誉,不愿意经商,更热心考取功名,中进士后,曾被清政府派驻日本横滨领事,1898年清政府以极低廉的价格将山西煤矿铁矿的开采权出让给英国商人,山西全省哗然,商民各界奔走呼号,开展长达数年的争回矿权路权的斗争,在晋商保矿运动中渠家父子配合默契,渠本翘在保晋公司担任一年多总经理后,再次入京为官,1919年渠本翘病逝于天津,此后渠家的后代再没有涉入商界,大多成为学者、教师和作家。</p><p>渠氏从第十三世渠锡畴开始到清末的渠氏十九世的这七代人中共有26人有官职,最高官职为正二品,最低官职为正八品。</p><p>祁县商人云集,号称祁帮,是清代商界的一支劲旅,渠家是晋商中的老牌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p><p><br></p><p>2020、12、25</p> <p>渠家大院外为城堡式,墙高10余米,高大的拱门式大门洞,上有玲珑精致的眺阁。高高的门楼上有“纳川”两个字,有海纳百川之意。</p> <p>进入院内,有各自独立的八个大院,第一院是石雕栏杆院,石质雕刻栏杆起到防护作用和分割空间的作用。</p> <p>进到大院后只看到偏院,看不到主院,渠家人有财不外露,外人看不到他们家的财气。</p> <p>经过一座10余米的木制牌楼,就进入渠家大院主院,“五进穿堂院”(里五外三),全长99.8米,取“九九回春之意”。五进院的五个院子,从南到北,一院比一院高,有让后人步步登高、平步青云的意境;院子从外到内,一处比一处宽,有“先窄后宽宝贵如山”的说法。</p> <p>戏台院坐南朝北,面阔五间中间三间较大,门前有凸出的卷棚顶抱厦,下用明柱支撑,形成20平方米的戏台,是整个院落最宽阔的地方,戏台天井占地100多平方米,东西厢房占地108平方米,门前有木制隔扇,隔扇一除,便是典型的包厢看台,院内青砖铺地,可容纳400多人看戏听戏。大院主人渠源金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他喜好戏曲,承办了“上下聚梨园”,是晋剧历史上第一个字号班。当年院子里可是高朋满座,笙歌悦耳。</p> <p>统楼院“三晋源”票号,是渠源桢在祁县独自经营的票号,经历了72年。渠源桢在经商中是公认的高手,经商一生几乎没有赔累亏损,有“旺财主,有眼力,赚钱不钻钱眼子”的顺口溜。</p> <p>牌楼院是渠家主院,主楼是祁县最高点。</p> <p>渠家大院文化气息浓重,从门窗到牌坊的各种砖石木雕等,承载了中国古老的传统习俗,院与院之间的牌楼、匾额楹联透露出书香气息。</p> <p>祁县段家巷深巷内的14号,渠家长裕川茶庄。现为万里茶道博物馆,这里是晋商万里茶路起点。</p> <p>精美的石雕,可惜被毁严重。</p> <p>长裕川初以经营茶叶为主,后也贩盐和布匹,它的总号设在祁县,分号有</p><p>10余处。</p> <p>大院展示了当年运送茶叶的器具和实物。我们循着历史斑驳的记忆,探索着风靡明清时期的晋商商帮,万里茶路从这里启航,走出了一条堪比丝绸之路的晋商经商活动的足迹。</p> <p>祁县老街的十字街风景。</p> <p>渠家是晋商的一个代表,晋商执清朝经济之牛耳200多年的辉煌历史已离我们远去,但晋商那种逐利四海,抢占市场的豪迈气概;开拓商道,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穷则思变,放眼世界的远见卓识;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有胆识,敏锐应变的经营思路以及选贤荐能,知人善任的人本思想等等这些晋商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深深的晋商大宅院里。</p>